温格在阿森纳期间战术有什么变化?

阿尔赛纳·温格,阿森纳历史上最好的教练之一,也许我们应该除掉一个。他充满争议,让阿森纳球迷又爱又恨。笔者从2002年看球开始就是阿森纳球迷,多年来真的很难加冕。起初,我爱上阿森纳是因为亨利。当亨利转投巴萨的时候,我想我会跟着他去看巴萨。然而事实证明,我爱上阿森纳是因为亨利,而这种对枪手的深情,可能更多的是对温格“真正的”美好足球的热爱。阿森纳就像“刀尖上的舞者”。虽然很美,但行走起来却异常艰难。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温格一直在寻求改变和不断进步,以赶上时代的潮流。然而,对漂亮足球的追求逐渐降低了阿森纳在格雷厄姆时代的韧性。温格的履历也证明了光靠美貌是拿不了冠军的,足球有它的铁和激情。

博格坎普已经成为温格为阿森纳播下的技术种子。每一棵参天大树都是由一颗种子慢慢长成的。温格到来之前的阿森纳和现在大不一样。“粗鲁”、“野蛮”、“肮脏”是对阿森纳最好的注脚。所谓的“五老后卫”似乎并不是一种褒义,而是对枪手打法落后和暴力的一种诠释。长期远离欧洲赛场,英格兰足球无法与大陆足球接轨。当全世界都在研究如何让足球在地面上跑得更流畅的时候,英格兰人还在力推标准442和边路传球。

温格是阿森纳历史上第一位非英国籍教练。这样一个局外人要获得更衣室的信任并不容易。当然,温格也不是当时媒体眼中一文不值的教练。他赢得了法国冠军,发现了非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乔治·维阿。第一个世界足球先生是温格带到法国的,但这一切在英国人眼里都不算什么。

阿森纳的更衣室烟雾缭绕,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更衣室的主旋律,亚当斯是更衣室的负责人。这个偏向日耳曼文化的氏族,有着和德国人一样的傲慢。我们不知道温格到底是如何管理更衣室的。这个工作估计不是任何一个主教练能这么快这么好完成的。

修好更衣室后,温格开始了自己对球队的改造。他不喜欢格雷厄姆的军火库。他崇拜技术,相信数据。他来自法国,甚至去了亚洲。技术足球是他的最爱。当时阿森纳的阵容里有一个他非常喜欢的球员——博格坎普。

当博格坎普还在努力提高自己在禁区抢分的能力以适应快节奏的英格兰比赛的时候,温格告诉他远离禁区,那不是你可以发挥才华的地方。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合理的。一个身高超过1.85米,速度很慢的前锋,你让他在禁区外做什么?

这是温格对阿森纳最初的改造。博格坎普是技术足球的种子。他优雅的控球,富有想象力的传球,不可思议的传球,都来自于温格的战术转变。阿森纳的锋线从简单的双塔变成了速度冲击+技术组织。阿内尔卡和后来的亨利都在博格坎普的配合下发挥出色。

当时有句话:要不要看艺术足球?要么去伯纳乌看齐达内,要么去海布里看博格坎普。新的战术风格让阿森纳的442在英格兰鹤立鸡群。混搭防线的稳定性,加上锋线的技术因素,让阿森纳的双前锋变得难以防守,不在禁区的中锋该如何防守?对方中后卫不知道。正是因为博格坎普的到来,阿森纳中场的组织任务变得轻松了许多。所以在温格全盛时期,阿森纳的中场组合一直是两个防守型中场维埃拉+佩蒂特/吉尔伯托。虽然是技术足球,但阿森纳的腰是欧洲最硬的。

所以技术阿森纳的雏形在温格上任初期就悄然种下了,这颗种子就是博格坎普。冰王子独特的技术优势被发挥出来,温格把他从一个禁区冲锋的战士变成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诗人。新世纪之后,他在博格坎普联赛的进球从来没有超过十个。但是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他是顶级前锋,他也开创了高大中锋不一定要争头球的先例。

温格在阿森纳早期的转型无疑是成功的。这个转变的核心是博格坎普。温格独特的双中锋战术让对方中后卫的防守失去了重心。解放博格坎普的好处是阿森纳的中后卫可以保持足够的硬度。在这个时候,阿森纳是最好的,也是最平衡的阿森纳。

“法国帮”的形成,造就了“双时代”与曼联的竞争。阿森纳虽然在执教的第一个完整赛季就获得了双冠王,但仍然不具备挑战曼联的实力。随着92级的成熟,斯科尔斯、吉格斯、贝克汉姆逐渐挑起大梁。那时候曼联不仅可以称霸英国,还可以做欧洲之王。然而,这一切在新世纪到来后悄然改变。

虽然温格很喜欢英格兰,但他曾经说过:如果他是二战中的一名士兵,他宁愿和英国士兵在同一个战壕里。但是温格从来没有掩饰过对自己祖国球员的热爱,正是他的法国同胞帮助他在本世纪初压倒曼联成为英格兰国王。

技术足球的因素更加强烈。温格在选择博格坎普的搭档时,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冲击能力和技术能力,而不是他能在禁区内拿下多少头球。阿内尔卡和后来的亨利一样,在运动中可以更有力量,而不是呆在禁区等待传中的中锋。

世界杯冠军维埃拉和佩蒂特组成的中场,绞杀能力很强。他们是齐达内在国家队的保镖,博格坎普在阿森纳的保镖,维埃拉远射不错,而佩蒂特更擅长调度,他们在进攻端可以为阿森纳提供充足的支持。

2000年欧洲杯结束后不久,一个名叫罗伯特·皮雷斯的法国人加入了阿森纳。他是法国人,但他是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遗产。技术是他最大的优势,温格在引进他的时候只打造了一个“法国帮”亨利+维埃拉+佩蒂特+皮雷。

温格在阿森纳早期有许多突破性的战术变化。比如博格坎普的转变,让人们意识到一个没有速度的高中锋不一定需要呆在禁区抢分,博格坎普之外还有伊布;对于阿森纳中场的改造,中路攻防组合不再是固定模式。后来尤文图斯创造了埃莫森和维埃拉的超级中场绞肉机组合。至于皮雷的转变,他对抗边锋是有先例的。很长一段时间,他让右脚的皮雷打左路,但他在边路的作用不是传中,而是随时和亨利交换位置,攻击对方的肋骨甚至禁区。

温格当时对皮雷的改造,如今已经成为边锋的主流踢法,在当时看来还是有点不一样的。阿森纳的进攻套路基本都是从左路发起,皮雷负责推进,到了禁区肋后选择内切而不是底切,滑底线的工作就交给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左后卫科尔。皮雷和亨利轮番换位,命中禁区。一旦对方防线被压扁,他就给科尔传中,右路的永贝里随时打禁区。

但是,很多时候,亨利和皮雷是可以一对一进球的。49场不败是阿森纳的巅峰时期,亨利和皮雷都出场超过40场。亨利恐怖的39球掩盖了皮雷的23球,阿森纳的碟形4-4-2,双腰防守,无前腰。当时的温格,在4-4-2的招牌下,开始了足球史上第一次4-2-3-1的革命。博格坎普哪里是前锋?

因为双中场补位保证边路防守,所以科尔才能疯狂助攻。“左前卫”皮雷开始频繁甚至疯狂的切球,切远射,切单刀。博格坎普随时在中路等待,利用超高的球商和技术配合,而这种战术的核心就是当初被视为意甲“左前卫失败者”的亨利。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那时候阿森纳的防守是顶尖的,甚至是令人绝望的。右后卫(先是迪克逊,然后是劳伦)很少助攻,还有右后卫辅助防守,固若金汤。另一边是亨利+皮雷+科尔组成的超左走廊。对手基本上进攻不了,如果进攻了,也只能反击。但鉴于还有左后腰保护,阿森纳其实也不怕反击。所以当时的阿森纳并没有依靠华丽的技术和进攻能力来压制对手,防守端也相当稳固。

虽然当时禁区缺少中锋,但很少在边路传中的阿森纳并不依赖这种类型的中锋。相反,右边的皮雷、亨利、永贝里依次进攻禁区,让那些高大的中后卫很难对付这些技术好、速度快、灵活的球员。此外,亨利抢分的能力其实很强。虽然不擅长头球,但是身高1.88米加上吨位。事实上,亨利,

依靠这样的比赛套路,阿森纳在本世纪初压制曼联,“法国帮”自然是最大的功臣。虽然荆州在2002-2003赛季失去了连续三次夺得英超冠军的机会,但是没有人否认在2001-2004这三年英超属于阿森纳。

技术流进一步加强,温格逐渐让血消失在阵容中。2005年对阿森纳来说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年。那一年,阿森纳获得了球队未来八年的最后一个冠军——足总杯。直到2014阿森纳才最终捧杯,结束了八年的冠军之路。所以,温格在中国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温格出生的那一年,是我们新中国走向成功的一年,温格和我们中国都经历了八年的艰苦岁月。

温格的缺席和一个人的离开有很大关系——维埃拉。无论是为了给法塔赫腾出位置,维埃拉的离开对阿森纳来说都是致命的,并不是简单的让阿森纳的后腰变弱。其实一个技术型中场也可以支撑一支球队,比如布斯克茨。维埃拉的离开对阿森纳精神层面的影响更大。阿森纳从此变成了一支“心软的球队”,过于追求技术的温格,开始逐渐将铁血和意志力抛离他的足球。

如果说锋线的技术种子是博格坎普种下的,那么中场的技术种子就是法布雷加斯种下的。所以,笔者更愿意相信温格此时想要改造中场。以前阿森纳的中场都是两个防守型中场搭档。卖掉维埃拉后,温格又从德甲买了赫莱布和罗西基。你能说阿森纳卖维埃拉是为了钱吗?从那个夏天的引援来看,情况并非如此。阿森纳有钱,但温格更愿意把钱花在技术型球员身上,他选择了抛弃一切与技术无关的因素。

迪克逊、亚当斯、基翁、维埃拉的相继离开,让阿森纳彻底告别了过去。2005年,温格建造了一个技术兵工厂,甚至排出了一个相当奇怪的阵型。博格坎普逐渐淡出阵容后,阿森纳用雷耶斯取代了冰王子的位置,中场由三名10号——赫莱布、法布雷加斯和罗西基组成。当然,这三个10号和米兰的还是有点区别的。罗西基和赫莱布都不是传统的10号,他们更接近前腰,这种阵型更加多变。因为赫莱布虽然速度绝对不快,但也是当时德甲的王者,他可以组成边锋。这样阿森纳就可以改造成433,亨利在中路,雷耶斯和赫莱布分在两边,法布雷加斯可以循环使用,和吉尔伯托组成双腰保护两边。简而言之,温格在追求技术上更进了一步。

然而,有利有弊,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无法回头的温格,也让阿森纳陷入了常年被冠的尴尬历史。我们无法衡量温格的追求是否正确,但足球需要热血和激情,单纯的美好真的无法赢得应有的冠军。

由于负债累累,阿尔赛纳·温格错过了这个机会。阿森纳有机会成为另一个追求完美足球的巴塞罗那。阿森纳和阿尔赛纳·温格确实玩得很开心。2009年,巴萨的成功让传球足球上了台面。人们发现,不是只有穆里尼奥的防守反击才想夺冠,阿森纳和巴萨踢的是一脉相承的足球。然而,在人员配备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其实巴萨足球成功的核心不在于梅西,而在于哈比的中场组合。毕竟西班牙没有梅西依然可以统治世界四年,温格也打造了堪比巴萨的中场配置。凭借范佩西的得分能力和两翼的速度优势,阿森纳在战术上并不逊色于巴萨。

当年巴萨打遍天下,都是在酋长球场被打。人们称那个游戏为“地球保卫战”。人们开始意识到,打巴萨不能只靠防守反击,或许阿森纳可以在没有范佩西第二轮争议红牌的情况下创造一个伟大的奇迹。

然而,温格虽然在战术层面达到了巅峰,但却受到了球员水平的限制。他们因为500万欧元错过了里贝利,因为3万英镑的周薪差距把自己培养的科尔卖给了同城对手。虽然缺钱,但温格培养的青年军已经逐渐成型。纳斯里+小发+宋的组合,很像巴萨“哈拜布”的配置。但是两年时间,三个人都跑路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钱。

这期间温格确实赶上了好时候。这是一个技术流的足球时代,可惜阿森纳阵容太弱。即使是顶级中场配置,人员变动也让阿森纳无法与巴萨形成默契配合。温格赶上了好时机,却没能赶上好球队。

在拥有两翼的齐飞时代,温格在最后时刻为简单的足球插上了技术的翅膀。随着塞斯克·法布雷加斯的离开,阿森纳进入了另一个时代,这也是温格在阿森纳的最后时光。虽然这个时代阿森纳结束了无冠的历史,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阿森纳是最没有希望的阿森纳,也是天花板最低的阿森纳。

当球员的实力已经不能支撑温格追求技术足球的时候,教授也失去了另一个功能——认人的能力。第一期,温格低价买下维埃拉。阿内尔卡和后来的亨利,第二段,法布雷加斯、图雷、沃尔科特撑起场地;这时候温格已经满脑子都是失败案例了。无论是巴萨的米盖尔或梅里达,还是德尼尔森和弗里姆庞,都无法再次完成阿森纳对技术足球的改进。这一次,他像现实一样低下了头,他开始尝试一种类似穆里尼奥的简单足球,迅速将球推向前场。但在前场,温格还是希望借助配合突破对方防守,这可能是温格对技术足球的最后一次坚持。

左后卫不再按照普通战术安排冲向左翼门柱,蒙雷亚尔和吉布斯都开始在禁区内直接得分;两个首发边锋几乎每场比赛都要被换下,因为他们在各自的边路同时扮演边锋和边后卫的角色,体能注定在70分钟左右开始急剧下降。所以当时阿森纳基本上至少有四名优秀的边锋可以首发,比如波多尔斯基、热尔维格瑙、张伯伦、沃尔科特、伊沃比等。这时候阿森纳的边锋们还挺热闹的。

中锋吉尔并没有像球评人预测的那样利用身体和头球,他的跑位和禁区内的传球频频给队友创造机会。风骚天下无双,唯有大吉禄。他的体型和会拉小提琴的左脚是否让你想起当年的达沃苏克?

卡索拉和阿尔塔组成的中场充满技术含量,可以保证防守,给阿森纳在禁区前沿打出高质量配合的基础。所以这个时候阿森纳虽然前场依旧风景如画,但是比赛内容却比以前少了很多。

这就是温格最后日子里阿森纳的样子。他也为教练赢得了最后的冠军。直到温格离开,阿森纳的技术因素才彻底消除。去年夏天拉姆塞离开酋长球场后,阿森纳已经没有了温格的影子。直到一个扛着技术足球大旗的教练上任,阿森纳似乎才有了前教授的影子。只是在这个动荡的赛季,我们真的不知道阿尔特塔的阿森纳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2018夏天,温格释放了执教的重任,成为阿森纳球迷。这个时候,就连那些当年期待他离开学校的人,都觉得有点舍不得。这种感觉非常复杂。人们觉得阿森纳是时候换教练了,但是当该换的时候,我们觉得太快了。许多球迷,尤其是年长的阿森纳球迷,无法适应没有温格的阿森纳。当温格把头转向酋长球场的时候,亨利、博格坎普、奥维马斯、维埃拉、佩蒂特、亚当斯、基翁、西曼、爱德华多、福科特、法布雷加斯、坎贝尔、莱曼、范佩西、吉尔、阿尔塔、卡索拉等人的影子依然挥之不去,但我们不知道阿森纳的22年枪手生涯是否就在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