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秦书的历史演变
清光绪二年,舒勤艺人在宿迁县皂河镇西王春圩设香堂。创始人是柴门,定门规,定字号(字代)。字代号为“道清而静,远清而守之,忠而诚,如何教永。”力推李艺成为一代宗师,称呼他为教主。光绪末年,兄弟陆和陆与他们的老师李义诚不和,不受他们的规矩约束。他们跳出柴门,自创门户为流明。从那时起,舒勤分为两个学校,柴门和卢门。古树前位于北面,泗洪在南面,故称南北门。
“扬琴”形成后,迅速向周边地区传播发展,北至山东,西至安徽,东至淮阴、连云港等地区。此时苏北的鼓书已经在宿迁地区流行,北方的评书也一直在流入。“扬琴”艺人靠早期的小程序已经无法生存。他们开始唱长书,包括李以成等艺人根据乾隆年间发生在宿迁东关的真实故事编撰的看家书目《打人船》。以及《王天宝下苏记》、《李双喜借年记》、《张秀才补考记》、《金镯玉环故事》等30余篇长篇书目。从此,群众称之为“扬琴书”。
抗战前,苏北秦书长书目发展到60余种。唱腔方面,也由体裁形成初期单调的凤阳歌演变为四花头牌、牌、等固定唱腔,后来吸收了四花头牌的音牛丝、怀红调等曲调,发展为四级调、哀乐调,并加杨为二板。在表演形式上,也从最初的“独腿梆”发展到两三个人一起唱,且多为男女搭档,俗称“鸳鸯当”。
抗战爆发后,苏北的一些艺人,如南流、宿迁的于友良、张明爱、张、泗洪的郑和宿迁的三大名姐于、于,定居南京演唱,高德山、魏怀东定居上海演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舒勤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完善,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对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发证,进行演出。1952年,宿迁成立曲艺家协会,1961年,改为宿迁曲艺队。从1955到1961,宿迁县文化厅先后举办了四期钢琴、书法培训班,招收培训了一批新学员。编辑上演《借驴》等新书目20余部,改编上演《林海雪原》《火与金钢》等现代书目20余部。表演形式也从长期的“地摊”走上了舞台。
在1957年举行的全国曲艺调进、曲中调查中,原来从宿迁、苏北传承下来的地方琴书,全部以其地域命名,山东琴书在鲁南,安徽琴书在皖北,徐州琴书在徐州。从族谱中可以看出,到80年代,徐州、鲁南、皖东北的书法家都是宿迁第一代书法家李义成的后代。据张斌《鲁剧音乐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最早流行于淮河中下游地区。1886年,诸城县艺人朱希泰到江苏宿迁学习,带回“董斌戏牡丹”发展山东舒勤。可见,山东秦书也起源于宿迁的苏北秦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曲艺组织恢复,苏北琴书脱胎换骨,出现了辉煌时期。1983年,宿迁县有专业琴书艺人68人,非专业艺人80多人。其唱腔艺术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一些优美的唱腔,如怀洪戏、吕剧、泗州戏等,都被揉进了原有的人声基调,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他在政府举办的许多艺术表演和展览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