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吗?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总是有一套标准来评价学生,每个问题也希望学生向着一个标准答案来回答。但是,在这本人生大书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不会有一套标准答案提供参考?
相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对就是错,但是在生活中的某些情况下,并不是这样。生活中很多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更多时候需要面对的是中间的灰色地带。这些老师学校里都有教授吗?真正的教育遇到现实生活,有时显得苍白无力。
看了《给学生的教育》这本书,我发现了一些特殊的老师:比如王雄老师喜欢带领学生问“什么是历史”,拒绝让学生背诵现成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公民素质;马小平老师发现很多年轻人“有技术但没良心”,于是他在弥留之际开发了自己的人文素养课程。他很少讲课本,却把梁漱溟、哈维尔、王小波带进了课堂。这样的老师的存在,是中国教育的幸运。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王雄老师充满思辨的历史课,但也有学生在作业中写道:“如果我们这样教,我们以后怎么办?”马小平老师用“学习的信心”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家长,但家长会结束后,他被20多名家长围住,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或许是应试教育对家长和学生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又或许是高考的指挥棒并没有打断应试教育的“七寸”在应试教育的阴云下,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被推到了边缘。不同天性的孩子只能在越来越狭小的空间里跳舞,在考试的路上逐渐模糊。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良知。如果一个老师只专注于教学而不是专业层面的育人,那么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
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千师教人求真,万师学做人。”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学生的生活中,老师更像是一个领导者,而不是掌舵人。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高人生的“三度”。一是通过传授知识提升学生生活的厚度,二是通过拓展视野提升学生生活的广度,三是通过训练思维提升学生生活的深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永远学不完,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有迹可循的。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更要让学生真正明白,面对不同的人生,答案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