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历史名人有哪些小故事?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和作家。当他年轻时,他在绘画方面表现出超人的才能。唐伯虎在大画家沈周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绘画技巧,得到了沈周的高度赞扬。
没想到,由于沈周的夸奖,一向谦虚的唐伯虎渐渐变得自满起来。沈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时,沈周让唐伯虎打开窗户。唐伯虎发现他的窗户其实是沈周老师的一幅画。唐伯虎感到非常惭愧,并致力于绘画。
2.陈平忍辱负重,努力学习。
陈平在西汉时期很有名。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和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维护父亲的命令,他以家庭为荣,不生孩子,闭门读书,却得不到大嫂的允许,以消除兄弟姐妹间的矛盾。
面对大嫂的一再羞辱,她忍了。随着大嫂的愈演愈烈,她终于忍无可忍。她离家出走,想环游世界。被哥哥追回后,她既往不咎,阻止哥哥和小姑离婚,成为当地的一段美谈。后来有个老人来这里免费授课。完成学业后辅佐刘邦,立下赫赫战功。
3.汉文帝亲自品尝了汤剂。
有一次,文帝的母亲病了,一直没好。文帝没日没夜的照顾她,把服侍她当成大事,怕宫女不够细心。文帝在服侍母亲生病时,总是细心体贴。晚上睡觉的时候,眼睛不闭,衣服不解开,睡不好。
对于母亲的汤,你必须亲自品尝,看看它是否会太烫或太苦,然后才能放心地带给母亲。汉文帝侍奉母亲,从不懈怠。他母亲病了三年,他服务了三年,母亲的健康才有所好转。
4.称鹿为马
秦二世时,宰相赵高把持朝政,不仅独揽大权,还想进一步登上皇位。为了测试朝中大臣是否服从他,他想出了一个当众测试的方案。
他让人给秦二世带了一头鹿,并在大臣们面前指着那头鹿说:“这是我给你的马。”秦二世笑着说,“你在和我开玩笑吗,总理?明明是鹿,怎么能说是马?”
赵高接着问身边的大臣:“这是鹿还是马?”大臣大多怕赵高,所以有些人沉默。有人说,献马是为了讨好赵高。只有几个正直的大臣坚称自己是鹿。赵高偷偷记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后来以此为借口杀了他们。
5、苏轼的《梁挂钱》
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因为他的工资减少了很多,他穷得活不下去了。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得到了一块土地,自己耕种。为了不浪费一分钱,他还打算花:先把所有的钱都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个月用一份;每份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都付完了,按数额挂在梁上,每天早上拿一袋,作为一整天的生活费。拿到少量的钱后,他要仔细掂量,买不到的肯定不会买,只允许有剩余,不允许超支。苏轼把钱存在竹筒里,以防不测。
6.范仲淹打破了粥。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军事家,童年时代酷爱读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学。10岁时,住在常山礼泉寺的僧房里,刻苦读书。他每天煮一小锅稀粥,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上两块,晚上两块,再切点咸菜吃。这就是“破粥”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7.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贫穷,无人依靠。她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尖家。(范仲淹)长大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泪告别了母亲,离开家乡到应天府的杜南书院学习。他白天努力学习,晚上学习到很晚。五年里,我从来没有脱过衣服,上过床。
有时候晚上会犯困,经常往脸上倒水。(范仲淹)我经常白天努力学习,什么都不吃,直到太阳西沉。就这样,他明白了六经的主旨,后来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经常告诉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陈凡愿扫天下。
陈凡十五岁的时候,曾经一个人住在一个地方,院子和房子都很乱。他父亲在同一个城市的朋友秦雪来拜访他,对他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呢?”
陈蕃说:“君子处事,以扫除世间不良为己任。你不能在乎一个房间。”秦雪认为他有澄清世界的雄心,与众不同。
9.班超参军了。
超人有远大志向,不计较小事。但家里孝顺勤俭,往往过着艰苦的生活,劳动并不可耻。他能言善辩,粗略看了很多历史名著。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招为校书童,班超和母亲也带着同学去了洛阳。因为家里穷,班朝昌给政府抄书挣钱养家。
他临摹了很久,很努力。有一次,他停下手中的工作,掷笔叹息道:“君子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就应该像赵迪时期的傅介子、梁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乡立下丰功伟绩,从而得到一枚印章。他怎么能长期在笔砚之间忙碌呢?”
他周围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一个少年怎能明白壮士之志!”
10,宗熙(què)乘风破浪。
宗彝是南阳聂阳人,性格干涩。他的叔叔宗炳很有学问,但拒绝做官。宗小时候,问他长大后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说:“我希望驱使强风驱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即使不能非富即贵,也一定会孝敬祖先。”)有一次宗弼的哥哥结婚,新婚之夜被劫匪抢劫。
当时宗羲只有14岁,但他挺身而出,与强盗搏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体无完肤,根本进不了主宅。那时候天下太平,稍微有点名气的人都认为读书成名才是正业。由于宗炳的学识渊博,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读儒家经典。由于宗彝的任性和对武术的热爱,他没有得到老乡们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