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如何区分历史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历史测量是什么意思?公允价值计量是什么意思?
历史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输入值。
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其历史成本,即取得该资产时的实际资本消耗,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估。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允价值也在不断变化。相应的,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能固定,需要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调整。
2.资产摊销对象的确定。
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的摊销对象无疑是其历史成本,或平均摊销,或加速摊销。
3.会计反映的形式。
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只需要单一账户反映资产的实际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时,由于资产的摊销对象仍然是其实际成本,会计核算既要反映其公允价值,又要反映其实际成本,因此需要设置复式账。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取得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取得资产时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负债根据其流动义务实际收到的货币或资产的金额,或承担流动义务的合同金额,或根据日常活动中负债的偿还金额及其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所能支付的价格,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代表了会计计量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的或为转移负债所能支付的价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