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近代史
据统计,到2007年底,总人口为5002万人。
其中常住人口4768万人。
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654.38+08.53万人,占38.86%。
壮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人口654.38+05.66万,占自治区常住总人口的32.85%,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
秦朝以前,广西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区。
秦始皇(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统一中国,开凿运河,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促进了广西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秦朝时,广西属桂林郡,所以简称“桂”。
宋朝(960-1279)实行地域制,全国分为15路,属广南西路,称为“广西路”,故名广西。
壮族起源于古代百越部落中的Xi瓯、落月部落,是广西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自南宋起,称铜人。
几千年来,勤劳、勇敢、善良的彝族和其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民国时期,广西建省。
在* * *反动* *和地方军阀的统治下,广西贫穷落后,各族人民深受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49 65438+10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5438+2月11,广西解放,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
1956随着国家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中央根据彝族的历史和人口状况,为了更有利于广西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和繁荣,提出建立省级彝族自治区。
1957年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设立广西仡佬族自治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指导下,1958年3月5日,广西彝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正式废除广西省建制,庄严宣告广西彝族自治区成立。
1965根据僰人的意愿,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僰人改为壮族,广西僰人自治区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从1978开始,自治区成立纪念日设置为65438+2月11,与广西解放和百色起义纪念日一致。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具体体现和伟大胜利,标志着在中国的领导下,广西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