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历史沿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分地区隶属南郡,西北、华北、西南部分地区隶属汉中、南阳、长沙、贵州、九江五县,几县并列。
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荆州刺史部,属湖北省;东汉时(25 ~ 220),南郡、南阳郡、江夏郡、汉中郡、庐江郡等。
三国时期(220 ~ 280),魏、蜀、吴为争夺荆州,后魏、吴分封江夏县、武昌县、南郡、宜都县、建平县、武陵县、长沙县、襄阳县、南阳县、南翔县、宜阳县、魏星县、新城县、尚勇县。
晋朝(265 ~ 420)时,湖北大部分仍属荆州的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益阳、南翔、南阳、尚勇、新城、南平、长沙、天门、武陵、维辛等县,华侨开始在州、县、郡定居。
晋怀帝永嘉年间至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移民向南方迁移。其中,湖北长江流域中上游江陵、松滋地区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江苏淮河流域。长江下游武昌、黄梅移民多来自河南,也有部分移民来自安徽淮北。但湖北接纳移民的主要地区是汉江流域,从郧西、竹溪到翼城、钟祥,以襄阳为中心。
南北朝时期(420 ~ 589),湖北主要属于南朝,仍有州、郡、县,而华侨聚居的州、郡、县增多,变动频繁,建制混乱。
隋朝(581 ~ 618)全国统一后,先废侨,定居州、郡、县,隋朝三年(607)恢复。今天,除了西北部分和东角,湖北省的大部分属于荆州,它指挥南郡,夷陵,竟陵,绵阳,清江,襄阳,涪陵,汉江,安陆,永安和江夏县。隋开帝九年(589年),江夏县一度改名鄂州,辖江夏,后鄂州成为治所。湖北,现简称鄂,起源于此。
唐初(618 ~ 907),全国分为十路,后增至十五路。湖北以西是山南路,以东是淮南路,东南是江南路,西南是贵州中路。鄂州归江夏管辖,京山、富水位于云州,共十五州,包括襄州、随州、周俊、周放、周霞、抚州、全州、周琦、安州、黄州、云州。后成立山南东道节度使、京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领导各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 ~ 960年),湖北境内的项、君、方、隋、应、府、安七国一直属于五代,而黄、齐、鄂三国初属吴,后属南唐。黄和齐回到了后周。江陵(924 ~ 963)江陵地区南平国的都城,分荆、桂、夏三国。石州属蜀。
宋代(960 ~ 1279)在鄂中设置镜湖道(湖北名称由此开始),包括湖北、福建、西夏、贵州、江陵府、德安府、荆门军、汉阳军(下辖33县),占湖北大部。京西南路位于北部,包括隋、晋、方、君、郢、襄阳、光华军(19县)。东至长江,北至淮南西路,齐、黄二洲(5县),南至江南西路,为兴国军(3县);西有石洲,属夔州路;鄂西南是即墨地区。靖康之乱后,湖北省江汉平原三分之二来自南昌府。鄂东鄂北来自饶州南昌。
元代(1279 ~ 1368)中国有三个中书省,11个中书省。在今天的湖北,长江以南属于湖广省(治江夏,今武汉武昌),包括武昌路、兴国路、汉阳府、贵州;长江以北属于河南省,包括襄阳路、黄州路、周琦路、中兴路、周霞路、安禄府、绵阳府、荆门府。西北角属于陕西省,西边的夔州路和即墨府属于四川省。
明初(1368 ~ 1644),湖北为湖广一省。之后又分为13个部。今天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的政治部(管江夏,今武昌、武汉),包括武昌、汉阳、黄州、承天府、德安、荆州、襄阳、云阳、永州、岳州、汉阳、衡州、常德、郴州、长沙、宝卿、黎平。
清初(1644 ~ 1911)仍沿用明制。康熙三年(1664),湖广一分为二,以洞庭湖为界,南部为湖南政治部。北为湖北政治部,定为湖北省会武昌。湖北领先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云阳等。,湖北省行政区划的概貌已基本形成。到清朝末年,湖北省* * *领导武昌、汉阳、安陆、襄阳、云阳、德安、黄州、荆州、宜昌、市南等地10府,以及荆门直隶州、鹤峰直隶厅等60县6散州1散厅。康熙十六年,清军为了消灭叛军,滥杀无辜,人口枯竭,荒无人烟。根据清廷的法令,江西、湖南和湖北的许多居民被迫搬迁。人们把这次大迁徙称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民国时期,湖北省的整体划分变化不大。1911年,湖北武昌爆发“辛亥革命”。1912年,废除府、州、部建制,重新划分,全省分为路、县两个行政区;1927,取消一级建制,实行省县行政区;1932,省县之间增加一个行政监管区;到1949年,湖北省* *建立了1市(武昌市、汉口市为国民政府直辖市)、8个行政监察区、69个县。
1927以后,中国* * *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力量建立了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安农民政权建立并扩大为鄂豫皖苏区政府和鄂豫皖苏区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加入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和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
1941年4月,鄂豫边区行政公署成立,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扩大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
从8月1946到5月1947,鄂西北建立了五个区域。
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署、鄂豫行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