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记录的原理

老式的电唱机是留声机,它的发声原理是:

在唱片上记录声音的振动,就是在唱片上刻下坑洞,也就是唱盘上的轨迹。这样,声音信号就转化成了机械信号——振动。

演奏就是把机械信号还原成声音。关键设备是拾音器。唱片转动时,拾音器的唱针在轨道上相对滑动,轨道上的坑洼或曲折使唱针振动。这时候即使没电,仔细听也会听到声音,只是音量太小。

针获得的这些振动通过拾音器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一系列的解调放大,通过终端也就是扬声器产生声音,这就是记录下来的声音。

扩展数据:

发展历史—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发明了声学振动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也是留声机的鼻祖。

1877年,爱迪生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留声机,开始储存媒体。在过去的100年里,它一直在不断创新。从最开始的用锡纸做鼓,用钢针打,导致每个鼓只打几次就没了,到现代激光视听存储软件的DVD,在21世纪已经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视听境界。

虫胶唱片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时候,是用锡箔鼓录音的。早期一次只能录一个鼓,每个鼓听五六遍就磨坏了。1887年,德国技师艾米丽·伯林纳(Emily Berliner)以镀金铜模为母模,以硬蜡为原料(虫胶,也称洋干漆)制作出日后的原版复制品。第二年,唱片开始像其他商品一样大量生产。

留声机于1879年首次传入日本,1899年成立了第一家唱片公司三光堂。当时录音和制作唱片的技术都是欧美控制的,日本的唱片还得欧美生产。所以日本早期的唱片都是由国外的技术人员渡海到日本,带着师傅回欧美做唱片,再出口回日本销售。

日本第一家以生产留声机和唱片而自豪的公司是日美留声机制造有限公司,它是在1907年由美国和日本通过技术合作建立的。同年,日本人朋美圭吾开发了平盘唱片的制造技术,突破了欧美的技术垄断。此时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人民消费能力增强。因此,Rimi音乐录音机制造公司于1909年4月开始从其位于川崎的工厂生产国产唱片。

1910日米留声机制造株式会社增资,改组为日本留声机商会(以下简称“日旭”)。日本存储成立后,除了生产唱片,留声机也开始大量生产,与欧美进口商品竞争。随后,新兴的唱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日本留声机商会成立于1910。同时在台湾省台北市(今台北衡阳路)成立了股份公司——日本唱机商会,开始在台湾省销售唱机和唱片,并开始录制台湾音乐。

据日本人山口龟之介所著《唱片——文化发展史》中记载,1914年,日本留声机和唱片于1910年传入台湾省,至今已95年。

记录材料从国外的干漆到带PC组件的DVD,记录技术也从单轨记录到多轨记录,播放介质从笨重的留声机到轻薄的DVD机。

百度百科-留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