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泉寺景点简介
香泉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文化胜地之一。早在6世纪中叶,北印度高僧纳连·提里耶舍(Nalian Tiriyeshe)就曾来此讲学,传播佛教文化,历史上被誉为西天。
相传庙的所在地是雪宫,战国时期魏安立王的出发宫。香泉寺始建于隋朝五年(公元609年)。当时登封少林寺第二任主持人厚禅师游历于此,发现林罗山的泉水甘甜纯净。他喝了一小口,一股香味扑面而来。他高兴地说:“这里可以建一座庙。”后来这里建了一座寺庙,取名“香泉寺”。然而,那时还没有寺庙。元代时,修建悬崖,重修香泉寺。香泉寺规模宏大,亭台楼阁,碑碣佛塔,佛像雕塑比比皆是,蔚为壮观。寺庙被山隔开,分为东、西两座寺庙。
西寺内有一座厚重的佛堂,佛堂前有一座神头宝塔(又称无顶宝塔),整座宝塔由佛祖雕砖砌成。说起神头塔,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道士在这座塔前练武,练武不久,小道士就能飞到塔腰。他们乐得说不相信师傅的话,远远地仔细一看,发现塔顶藏着一条蟒蛇,正想把正在练武的小道士吸引到塔腰,却因为力不从心而放下了。师父把真相告诉了小和尚,小和尚捡了很多柴火,在塔下点燃。巨蟒受不了火,一扫而空,把它从塔顶带走了。可惜这座塔在“文革”中被毁。塔的两侧,有厚重的佛教石塔和千佛石亭(即千佛碑):石塔有六层,残高3米,各级塔的两侧各刻有三尊佛像,须弥山;亭子高约3米,宽1米,厚100米。阴阳两面雕刻有17排佛像,每排有10尊。雕刻精美,形象逼真。这是两座寺庙中较为完整的宗教艺术石雕建筑。
沿着石板路向东北走,梵语朝天,就是东寺。一股清泉从东四的石缝中流出,穿过山石,在悬崖上溅起水花,汇成瀑布。陡峭的墙壁就像一个切割的悬崖,蜿蜒着一条石板路。枕崖上矗立着一个一室宽、高约4米的石头广场。方形建筑的顶部被脊兽、额头、斗拱、杨炼等环绕。这个广场叫“南天门”。石坊的屋檐下刻着“竖亥·田翔”四个大字。方柱上刻着“两天可分东土,南海要北移”的对联。穿过石坊,可以看到东崖上的华严洞,里面雕着佛,外面刻着经书。现在已经剥落了,但在其残迹中还能看到宋人的题字。寺后有一石池,是香泉之源。山崖上有明代鲁建王题写的“香泉”二字,大如斗,清澈如初。旁边还有一幅麻姑的线雕画像,线条流畅,笔法洒脱,衣如风,据说是唐代吴道子所画。悬崖附近有几十个小龛,大部分是宋代雕刻的佛像,只有一个大龛里有七个道士像。山顶有玩轮胎、狮子岩等景点。登上山顶,远眺,如在蓬莱仙境。香泉寺因其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环境优美,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名人来此游览、题诗、留言。
北宋时期,也就是6世纪中叶,印度高僧纳廉·提里耶舍建立了中国第一所麻风病院,收容了许多无家可归的麻风病人。唐代《续僧传》说:“蓟县西山,建三庙,倚泉溪谷,使山极美,采瘴,舍男女。”2007年4月4日,在《河南日报》10版,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李邦如在《解读中原文化》中写道:卫辉香泉寺是中国第一个佛教慈善场所,专门治疗麻风病,开创了中国佛教慈善医疗的先河。男女分开治疗麻风病人,减轻了人民的痛苦。人民的疾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亮点,它将照亮后人!
那块当年立在庙里,代代相传造福麻风病人的石碑上,刻着治疗麻风的配方。抗战时期,为防止这块碑落入日寇手中,政府军撤退时将其掩埋,至今下落不明,可能成为香泉寺留给后人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