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从历史中来”

“从历史中讨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正因如此,上海课改二期《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学要“从历史中讨论,从历史中证明;证据与历史一致,历史与理论相结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六字方针”。这个十六字方针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逻辑体系,即“史料——史学理论——历史观”。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十六字方针呢?如何有效的训练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本期《焦点》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处理好历史证据、历史事实和历史理论的关系

文/上海市育才中学山长岭

“历史来源于证据,证据的历史是一致的;“从历史出发,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严密的认知层面,是历史库尔特的一种思维方式。”证明”是对客观历史事实的呈现或描述,是认识的基础。没有“证明”,一切“历史”和“理论”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历史”是以“证明”为基础的,即在客观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的解释和说明。这种解读和解释是一种主观认识,受解读者和被解读者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价值观、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制约。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同一个“证”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解读和解释。”《论》是在解读和阐释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总结得出的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这一结论一旦上升为理性的或规律性的认识,就会反过来指导对历史的解读和阐释。”《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将“历史来源于证据,证据与历史相一致”定义为初中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学习水平,即在建立“证据意识”的前提下,如何理解和解读历史;“从历史出发,史论结合”作为高中生研究能力的体现,提升到分析、综合、总结的更高层次,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论证历史事实,解决历史问题。

“历史来源于证据”,首先涉及的是“证据”,即“史料”。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离不开史料,但史料不是历史。“史料”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不仅要弄清史料的真伪、优劣,还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储存、统计和研究。所以,“用什么观点,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方法研究史料,同样重要。”这就是如何做到“证据与历史一致”。因此,“历史来源于证据,证据一致”这一命题的核心是强调历史学习者或研究者要有理有据,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公正客观地解读和解释历史,真正做到“历史来源于证据,证据一致”。

在“历史来源于证据,证据与历史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概括,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另一方面,把这个结论放到史实中去检验,做到“理论来源于历史,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只有在充分占有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观察、理解和把握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和规律性的认识。这种方法是“从历史”。同样,只有在正确思想和科学理论方法的指导下,才能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判断。否则只能满足于表面现象,局限于实际事务。这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是历史和理论的有机结合。

总之,要做到“历史来源于证据,证据的历史是一致的;论历史与理论的结合,即处理好历史证据、历史事实与历史理论的关系,即树立“证据意识”,秉持客观立场,运用科学方法。正如简伯赞先生所说:“研究历史,必须有正确的科学方法,但方法本身不是历史,也不会自动成为历史。当我们知道了历史方法,就应该带着我们知道的方法,走进史料的宝库。不钻研史料,学不了历史;如果你不能逃离史料,你就不了解历史。在这里,我强调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是说方法不重要;相反,没有正确的方法,不仅不能对历史进行科学研究;也不可能从事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史料与方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为了使历史学登上科学的阶梯,史料和方法必须合二为一。即以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批判史料;并用历史数据来衡量和检验科学方法。方法体现在史料中,史料溶于方法中。“我认为这个论点同样适用于历史学习者。

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证据意识。

文/上海向明中学蒋蓉

一,引导学生论证对教材的看法

通常情况下,教科书会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给出一些结论性的意见,而这些意见,在历史学领域基本上是结论性的,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当然可以通过教学来依次讲解这些观点,但如果可以反过来讲,就应该先给出教材的观点,然后再问学生“为什么教材会有这样的结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找这个结论的依据,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避免知识点的碎片化,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理论来源于历史”的概念。至于找依据,有几种方法:让学生直接从课本内容中找;?教师提供一定的补充材料;?课后让学生自己找补品。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述《南京条约》的内容,然后分析其影响。而是直接给出了课本上关于鸦片战争的结论,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教辅材料来回答: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果同学们先列举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五大变化,然后我问:为什么是这些变化?因此,学生们结合补充材料和《南京条约》中的条款来展示这些变化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以便充分理解教科书的结论。

二,引导学生质疑教科书的观点

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历史研究的发展性决定了它们大多是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史料不同,对史料的解读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因此,在论证教科书观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对于历史领域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在论证教科书观点的同时提出其他意见,从而把我们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还是以《鸦片战争》这一课为例,在学生们论证完对教材的看法后,我问:大家对教材的评价有什么补充吗?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结果有同学提出,教科书里都提到负面影响,鸦片战争有没有一些正面意义?我又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同学们马上提到了鸦片战争后香港的快速发展,也提到了最早沦为半殖民地的东南沿海地区,现在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我马上抓住机会,让有同样问题的同学组成专门的探究小组,在课后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给予充分的论证。

第三,引导学生形成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质疑就是“破”,这当然很重要,但破之后的“立”更重要。鼓励学生突破传统后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了见解后用科学方法论证,也是强化“历史来源于证据,证据与历史相一致”原则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鼓励学生“大胆假设”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小心求证”。要求学生查阅史料——辨认史料——选择史料——解读史料——运用史料进行论证的过程,是历史研究的普遍过程。在前面的例子中,学生大致确定了“鸦片战争是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后,我让他们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更多的证据,并确定论证这一观点的主要角度和层次。最后,学生们在这几个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历史潮流下,自然经济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鸦片战争对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的发展;鸦片战争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为洋务运动和日后的维新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鸦片战争提前结束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虽然是被动的,但中国毕竟进入了近代的行列...当然,观点是否正确还有待商榷,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证据来源于历史,证据来源于历史是一致的”的方法,形成了强烈的证据意识,养成了“求真”和“求实”的科学精神,这不仅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教学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