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近两千年的过程,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从北朝青瓷到白瓷,再从白瓷到彩瓷。其中,青瓷向白瓷的转化完成于唐宋时期。从白瓷到彩瓷的转变是在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什么是五彩瓷?按陶雅的说法,“康熙是硬色,雍正是软色。”根据《饮六斋谈瓷》中的解释,“硬色甚厚,釉附其上,微凸。柔和的颜色又称为粉彩,颜色略浅,甚至呈粉状。”真正的康熙年间的五彩瓷器相当珍贵,瑰丽多彩,品种繁多。
彩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彩瓷的出现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彩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宋时期,北方著名瓷窑磁州窑所生产的白底黑、白釉红绿、白釉绿等品种,无疑是明清彩瓷的前身。
金代彩瓷的确定是近十年来学术界对考古发掘和海外发现的金代釉上彩瓷研究的结果。特别是金代定窑的红釉色和磁州窑系的釉色添加,可以断定是釉色的原始阶段,对后期景德镇彩瓷的出现起到了启蒙作用。
景德镇在元代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蜀府窑”的瓷器为五彩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清代朱妍《陶说》记载:“新烧大足斋者,久矣。有青色五色,花俗。”按此评论,五彩器作为新品种,不如元代以白色为主的官瓷、蛋清瓷、青花瓷,反映了元代重白的审美习俗。这是后人了解元代有五彩瓷器这一事实的有力注脚。童书业先生曾说:“从整个瓷器发展史来看,元代是一个中期衰落的时期。虽然旧瓷没落,新瓷已经在酝酿,但我们不要低估元代瓷器中的创新因素。”发现了具有“博陵地”风格的元代彩瓷。一般来说,它的形状很大,颜色很鲜艳,画家画得很完美。所有的作品都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