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文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他们是新一代。长大后发现所有的神都死了,所有的战争都打了,所有关于人类的信仰都动摇了。”斯科特。姓氏
“在饥饿的人眼中,愤怒在增长,而在人们的心中,愤怒的葡萄正在充盈成熟。”约翰·斯坦贝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参战的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其中一个是英法俄组成的同盟国。另一方面,德国是奥匈帝国的盟友。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美国人由于听信了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宣传而参加了战争。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打仗。威尔逊总统为了动员全国人民参战,试图赋予美国参战一种道德的、利他的意义,用强烈的、真正纯粹的民主政治来描述干涉。他将美国参战描述为“为和平而战”,将战争描述为“为结束所有战争而战”。许多年轻的美国人带着爱国热情上了前线,这也是他们在认识到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后感到幻灭的原因。他们并不冲动好战,战争与他们切身利益的关系也不像欧洲人民那样直接。可以说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战,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被骗的时候,无论他们的物质损失和别人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这种精神创伤都是极其深刻的。
一战是1861以来美国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的巨大影响与美国付出的时间和代价不成比例。战后,对战争的极度仇恨在美国非常普遍。参加战争的年轻人,在巴黎和会上看到各国愤世嫉俗的政客争论讨价还价,深感被出卖。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发现,战争并不是像威尔逊在战争演说中所鼓吹的那样,“为了捍卫民主,为了给所有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全,为了确保民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他们看到了知识在战争中的屠杀和死亡。作为美国人,他们的厌战情绪比其他人更多,就是觉得被骗了,被卷入了一场不属于自己的战争。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欧洲国家之间的混战,美国卷入其中只是为了给欧洲做一件无论从道德承受力还是人力物力上都无法完成的肮脏事。为了这样一场战争牺牲一群最优秀的年轻人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可耻的。战争给知识分子造成了更加深刻和持久的精神创伤。这场战争让他们看到了曾经引以为傲的欧洲文明的破产,战争暴露出的资本主义文明的虚幻性让他们对欧洲文明该何去何从感到迷茫。父母所珍视和坚守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在这场战争中被无情地摧毁,他们感到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旧制度被破坏了,新制度还没有建立,他们处于孤立的境地。结果,困惑和失望成了笼罩整个20世纪20年代的情绪。
战后孤立主义与经济繁荣:哈丁和柯立芝的“回归常态”与孤立主义
20世纪20年代的禁酒运动:早在65438+60年代,城市里的新教徒就开始了有组织的禁酒活动。他们摧毁酒吧,选举市政委员会反对酒商;他们组成联盟和联合会,开展活动,争取地方垄断权和全州禁酒。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6月5438+0917 12 18日,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第18条修正案,并提交各州批准。这一修正案规定,批准一年后,禁止在美国制造、销售或运输酒精饮料。1920年3月,禁酒令运动的领袖之一布莱恩在纽约举行胜利庆祝会,宣布葡萄酒像奴隶制一样完蛋了。后来美国第一任禁酒令主任承诺不再有人造酒,不再用任何东西在地面、地下或空中购买、运送或运输酒。然而这个保证并没有实现,因为这个“高尚的实验”从一开始就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幻灭感。公众遗憾地意识到,为了拯救人类,他们失去了喝啤酒的权利。要严格执行禁酒法,就要严厉遏制人身自由。这对于一向随心所欲的美国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改掉了随意喝酒的习惯。此外,由于中央政府对饮酒做出了规定,许多州借口禁酒不再是州政府的事情而放任不管。没有政府的配合,禁酒法实际上失去了效力,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后果。秘密旅馆取代了公共酒吧,喝酒的女性人数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这种走私活动鼓舞了那些从事各种敲诈勒索活动的团伙,使他们能够获取巨额利润,并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20年代末,即使是最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也开始承认这场伟大的禁酒令运动失败了。虽然胡佛在任期内不愿向现实认输,继续顽固地执行禁令,但却成了不得人心的倒错。1933罗斯福上台后,国会废除了禁酒法,各州也反应很快,前后只用了九个半。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靠私酒发家的黑帮头目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美国人重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法律和秩序。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随后的经济繁荣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学产生了不同的重要影响。一战对美国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是出现了一批厌战、反战小说和在世界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法国巴黎的女作家格特鲁德?德斯坦对海明威说,“你们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由此,“迷惘的一代”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用名词,用来指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刚刚步入成年,并在20世纪20年代获得文坛声誉的年轻作家。在这些作家中,有的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福克纳、海明威、帕佐斯、卡明斯等,他们对战争深恶痛绝。还有一些人,比如菲茨杰拉德,对战后社会抱有幻想,但最终失望了。他们很迷茫,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已经不适合战后的世界,却找不到新的生活标准。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现实是残酷的。希望欧洲的生活破灭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知行事,竭力反叛自己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通过沉溺于享乐和堕落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作家虽然自称“迷惘的一代”,但并没有彻底走下坡路。虽然被流放,但还是自愿回国;他们虽然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风气,但仍然热爱祖国。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贡献了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活力、最令人激动的作品。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文学:美国20年代末的严重经济危机之后是漫长的大萧条,失业和贫困成为最紧迫的社会问题。所以30年代的作家一改20年代悲凉唯美的文风,把笔触从个人的悲凉转向了大家都关心的社会问题。他们一扫弥漫整个20年代的失望和迷茫,不同程度地成为人民的喉舌。揭露社会不公和黑暗,同情下层民众的悲惨命运成为最常见的主题。作家与人民、创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空前密切。用斯坦贝克的话说,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文学第一次出现了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存在主义与战后文学的发展
当我们发现这个曾经似乎是所有奇迹的聚合体的“帝国”现在是一个巨大而杂乱的废墟,到处都是腐败和坏疽,人类的“魔杖”无能为力,与敌人战斗的胜利使人类成为毁灭的“后代”时,那是一个绝望的时刻。卡尔维诺
加尔文小说中的这段独白准确地说出了二战后美国人对世界,尤其是对自己国家的绝望,也反映了当代美国文学中流行的世界观。接连不断的世界大战,尤其是史无前例的二战,屠杀了无数生命,法西斯的倒行逆施,美国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的爆炸,进一步让人类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失去了信心,对自身生存的可能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随着这种思想的扩散,甚至认为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敌人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莫名其妙的威胁。
存在主义是社会动荡和世界大战的产物。存在主义在19世纪有所发展,但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现代思维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所以存在主义哲学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尼采为了寻找战前人类存在的自由和可能性而“杀死”了上帝。然而,上帝之死却将人类推入了“存在”的困境。另一方面,存在主义对战后孤独和绝望的蔓延起到了催化作用。这种孤独和绝望在人类生存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战后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战后的美国社会,最突出的特征是各种少数民族的觉醒,追求自身存在的“民权运动”此起彼伏。在文学表现上,最壮观的景观也是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如犹太文学、黑人文学、女性文学等,如雨后春笋,竞相迸发活力,欣欣向荣。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他们都透露出一种* * *相同的思想,那就是在虚无的社会环境中,绝望而不懈地揭露现代生活的荒谬,独自追寻所谓的存在意义。然而,他追求的结果却很讽刺。于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应运而生,那就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小说在人类绝望的脸上涂抹了荒诞的戏剧色彩,从而表现了人类生存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