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抗清的历史进程
在这四个城镇中,高杰和黄德功的军队更强。高杰和刘泽清战败逃跑,理应受到朝廷的惩罚。黄德恭和刘亮佐在沈嘉年间并无“功绩”可记,只是因为有军队做后盾,朱友松才得以如愿登上皇帝宝座,他们都成了决策的功臣。5月17日,黄德功被封为京南侯、高杰兴平伯、刘泽清东平伯、刘亮佐广昌伯;守武昌的左良玉没有参与决策,但兵力众多,还封他为侯宁南。正是因为四镇的形成,并没有为明朝收复“失地”做出任何贡献,却为朱友松做出了个人贡献。就弘光和马士英而言,他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制服江南士绅;四镇也是自力更生,“天子为我辈所造”。此后,他们骄横跋扈,在南直隶江北一带盲目聚集,争夺“良田”中饱私囊,进而夺取朝廷。联庆平口在弘光建立的那一年,尤其是初期,朝廷几乎完全沉浸在利用满清贵族势力消灭“流氓”的美梦中。可以说,“联合陆与寇讲和”(或“借陆与寇讲和”)是朝廷的基本国策。但有必要指出,其基本理念有其历史渊源。崇祯年间,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兼大学士。知道帝国军兵力、财力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他曾提出“必须先安定外界”的建议。具体内容是与清方达成和平协议,每年运送白银、绸缎、丝绸。作为回报,清方以少量人参和貂皮实行互市。然后集中精力消灭“流氓”。这在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并没有用清军对付叛军的意思。
随着整个局势的恶化,一些幕僚开始总结历史经验,考虑利用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共同镇压汉族内部的农民起义。清廷对南明弘光政权态度的转变。山海关战役后,清廷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一开始对整体战略并无主见。清军入关之初,兵力有限,特别是满族人口稀少,补充兵力不易。原明帝国虽然分为山西以西的大顺政权和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明政权,但疆域辽阔,实力相当。多尔衮一时糊涂,不敢轻举妄动。在吴三桂的指导下,占领北京和吉福,纯属偶然。他的初心很可能是与南明勾结,将“流氓”铲平,实现南北分治。这一政策对明朝南部的弘光政权非常有吸引力。由于自身的腐败无能,他们对清朝取代“流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坐拥江南富庶之地,依然可以过上太平日子,“联陆平口”成了朝廷的一厢情愿。
几个因素加在一起,以至于多尔衮等清廷决策者认定南明弘光朝廷已经没有必要承认,干脆走上了清朝与明朝统一全国的道路。弘光朝廷的情况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朝廷,在人力物力上,比清朝和大顺政权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控制了半壁江山,淮河以南是当时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也是受战争破坏最小的地方。然而,弘光统治集团的腐败比崇祯王朝还要严重,而且还陷入了严重的内部纷争。尤其是作为政权主要支柱的军队,已经退化为将军们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的工具。他们与人民为敌,都是被农民军或者清军打败的。他们害怕公战,敢于私战。远离敌人,像对待餐桌上的肉一样对待人民。
弘光朝廷在淮河以南有大片领土。北都失陷前,明朝廷每年从江南各地搜刮大量的粮食、钱粮、布匹等财物,以弥补北京朝廷、许多衙门、九边的巨额开支。按理说,既然北方各地相继被灭,分属大顺和大清,弘光朝廷在财政上应该是有风度的,至少不应该增加百姓的负担。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养活了大量只知祸国殃民的军队,统治集团的贪婪有增无减,弘光朝廷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弘光元年(1645)春,在陕西获胜的清军南下。这时,弘光政权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党争。驻守武昌的左良玉部队三月下长江,欲清君侧。马士英紧急调动江北四镇迎击左军,致使江淮防线陷入空虚。史可法被赶出南京后,以杜诗的身份去了扬州,根本指挥不了那些骄纵的士兵和专家,无法对反清做出有效的安排。四月,清军抵达扬州城下。史可法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二十五日,城被攻取,史被杀。
5月,清军入侵南京,弘光政权垮台。斧王本人在北京城陷落前就已出逃,不久在芜湖被捕,次年在北京被处死。5月10日,洪光逃出南京。5月14日,清兵抵达南京,南明留守官员在开城投降。当天,江阴遇到南逃的士兵,要抢城。知县林之基出城开道,到庙里伺候。5月18日,连长刘亮佐投降,江南失去了主要抵抗力量。5月19日,无锡华等5人被公然抢劫,常州提拔的官员何家驹在大石桥将其当众斩首。5月24日夜,无锡知府林坤因知府王阿喜威胁抢库,态度蛮横,仓皇出逃。被知府处罚,众知府闹事,林遂逃走。25日早晨,巫溪县的长官开始抢劫政府财产。五月二十六日,禹王下令剃头,即留头不发,留发不发。5月27日,武进人刘光斗奉命入无锡备案,王廷暂管县务。5月30日,嘉定县知府莫倩赴任,吴淞县将军吴志奎也随同出城。六月初一,苏州巡抚霍达开仓,向百姓发放粮食。当天,常州城竖起了听话市民的旗帜,甚至派员到丹徒迎击清兵。六月初二,无锡义勇军王玉如准备了肉一百担,面一百担,羊三头,出城迎击清兵。无锡的百姓听说清兵讨厌门神,就纷纷把门神冲走,贴了一张写着“清朝万岁”的纸对联。六月初二,宜兴秀才吕相官,集结以陈潭公为主的数千乡兵,开始反攻县城。后来因为战略失误,以失败告终。六月初三下午,清军三百余骑兵自北向南穿过无锡城。秋天没有犯任何罪,观众就像一座城市。
6月10日,常熟人民将大清主簿打死,推举颜弼为首领,起义将士反清。6月11日,明朝前进士吴仪率领水师攻打吴江城,杀死了清朝知府朱。6月12日,明朝投降大臣黄嘉裕奉命安抚苏州。正巧遇到正在撤退的明军,在桥边被监军宿松巡抚杨所杀。当天,理发令到达嘉定县城,民众纷纷抗议,并开始组织义勇军。6月14日,嘉定民兵战士进驻东莞,已是夜晚。清兵40余船被烧,83人被斩首,志愿军获胜后撤退。6月15日,清军总司令李艳玲、连长鲍国进苏州,杨带明军回。苏州人在门上写“顺民”二字,用羊酒迎接。6月27日,虞王责怪江阴理发不好,命令全城三日之内剃发。
六月初,陈在太仓沙溪设帅府,纠集“乌龙会”成员攻占苏州。被清军打败后。六月初一,江阴主张守城。江阴人喊锣冲进县衙与方衡论清代知县。我碰巧遇到了前来祝贺我的方恒老师苏体学。苏体学侮辱百姓,说:“这些奴才都得砍头。”被一群人打死。后来才知道苏体学原籍无锡。闰六月初三,江阴推举佳能史陈明为主帅。六月初六,清朝出兵攻打江阴。六月初八,清军大将李成栋命偏将军梁德胜,率二千余人镇守吴淞。闰六月九日,清朝知县方恒被处死。闰六月初十日,南明黄道周、张垦唐遇唐王朱,改隆武。六月十二日,剃发令传到吴淞,激起民变,乡兵纷纷起义,将水师重创于王家。
6月13日,昆山人杀了清朝知府严茂才,推举原知县杨为主要任务,开始守城。同一天,太湖白头军入侵苏州城,城内百姓纷纷会师,烧毁府衙,被清军击溃。连长大怒,从盘门到饮马桥。闰六月十五日,靖江下骑龙指挥八百沙兵,在城南与清兵交战。因为寡不敌众,他被打败了。六月十七日,侯通曾进入嘉定城,与黄纯尧主持守城。江阴嘉定抗清闰六月二十一日,清兵包围江阴城,农村处处受阻,于是决定加派十万大军攻城。闰六月二十五日,吴之逵派游击蔡桥带二百余兵支援嘉定。次日五更,在李成栋中埋伏,蔡樵死了。6月28日,鲁王朱彝海在大臣、陈的支持下,在绍兴监国。七月初一,嘉定所有乡兵都聚集在砖桥,与清兵作战。乡兵大败,被追杀无数次。李成栋部大屠楼镇。七月初七,嘉定城陷落,侯同曾和黄纯尧自杀。嘉定城被清兵残忍屠杀。七月初五,阎应元进入江阴城,主持守城活动。同日,昆山城被清军攻陷,惨遭屠戮。七月初七,乔昌作为清朝第一任知府赴无锡。乔为了防止江阴民兵还手,命令士子进城守夜,士子苦不堪言。
7月14日,清军攻占常熟城。7月19日,清兵进攻江阴城,损失惨重。刘亮佐市因投降而被阎应元羞辱。这就是后来的名言:有一个将军倒下了,但没有倒下的历史。7月24日,江东人朱颖带领50多名士兵回到嘉定城,在那里受到人民的迎接,清军被赶出了城。7月26日凌晨,明朝统帅李成栋率清军再次攻占嘉定,嘉定百姓遭遇第二次屠杀。
7月27日,清兵见攻打江阴城无果,遂兵东掠大乔、周庄、桦树、桃城、三关、祝塘等镇,遭到镇兵抵抗。7月29日,阎应元用火炮轰清军指挥台,杀死十位国王、四位将军和240名随从。
八月初二,杨畲被沈驻防,杨畲为理想城,江阴县。八月初三,清军到达松江城外,乡官沈有龙招募乡兵守城。后来由于势单力薄,惨遭屠戮。八月十六日,吴将军起程前往江东,在嘉定的五象桥登陆。他被清军打败,吴也被杀。8月20日,清军在城墙东北角集中火炮,江阴城危在旦夕。8月21日,江阴城被攻占,阎应元牺牲。清朝于是下令屠杀。8月22日,江阴的巷战还在继续。到第二天,全市只有53人幸免于难。同样是战斗,守城81天,双方伤亡惨重,史称“江阴81天”。8月26日,一大群清兵来到龙歌镇,在那里大肆屠杀,到处流血,然后屠杀了外冈镇。8月27日,清军再次屠城嘉定,杀光所有人,不分老幼,掠夺的财物全部在太仓。自六月闰始,嘉定人民自发反清。两个月之内,他们大大小小交战十余次,被屠戮三次,史称“嘉定三屠”。
11月11日,江阴人再次集会攻城,但因起义仓促,未能成功。南京失陷后,鲁王朱义海在绍兴监国,唐王朱在福州称帝(改隆武),都打出了反清的旗号。此时,清朝再次宣布剃发令,江南地区展开了反清剃发斗争。清军后方出现动乱,暂时无法继续南下。而鲁、唐二王政权不仅没有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发展反清斗争,而且相互之间也在争夺正统地位,所以到了隆武二年(1646)清军再次南下时,又接连败北。鲁王在张煌言等人的庇护下逃往海上,继续沿海抗清;唐王被清军俘虏并杀害。
65438年6月+065438+今年10月,在广州和肇庆建立了两个南明政权:唐朝的弟弟、岳在广州称帝,改少武;朱由朗、桂王在肇庆称帝,改元朝。两个政权不可能联合起来,甚至不能开战互相攻击。
邵武政权成立仅40天就被清军消灭,鬼王也在清军的推进下逃入广西。
就在南明政权相继失陷,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大顺农民军的余威出现在反清斗争的最前线,挽救了危机。李自成死后,其馀分为两支,分别由郝、刘体纯、、高仪力量领衔,先后入湘,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杜银熙联合抗清。李咏元年(1647),郝的卫队逃到在广西的驻地柳州,攻打桂林。年底,清军在泉州大败,进入湖南。次年,大顺军残部连同何腾蛟、瞿士祯的部队,在湖南连连取胜,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此时,广东、四川等地反清斗争再起,江西清军将领金圣焕、广州清军将领李成栋相继落马。反正清军背后的反清势力也展开了大范围的攻势。一时间,李咏政权控制的地区扩大到滇、黔、粤、桂、湘、赣、川五省,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反清斗争的高潮。
然而,李咏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种政治力量相互攻击。农民军也被排挤,无法团结对敌,给了清军喘息的机会。李咏第三年至李咏第四年(1649-1650),贺腾蛟、瞿士祯在湘潭、桂林之战中被俘牺牲,清军重新占领湘桂。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已经失守。不久,李过病逝,其子李来亨等农民军将领率部出南明政府,转战巴东荆襄地区,在魁东组建十三军,独立抗清。该股一直坚持到1664。在广西,六年十二月,吉拉尔朗的勒克德浑军击溃了分三路进攻全州的南明军,随后又在道州击败了南明军。李咏四年(1650),正月回京。孔有德军七年四月在湖南作战,先后在衡州、永州、武冈、龙虎关等地击败南明军。十一月入关,攻克桂林。李咏五年(1651年)十二月,取宾州(今宾阳)和南宁。
在广东方向,耿和尚可喜于三年九月到达吉安,再从南雄进入广东。围攻广州10个月后,于李咏四年十一月攻陷广州。八年去了肇庆,在那里回了雷,回了连,回了潮,回了惠。广东和广西是平等的。五月(1653),清廷派洪承畴掌管湖广、云贵三省,制定了先保湖广,后平云贵,镇守重镇,各自为战的方略。清军九年(1655)趁着南明内讧严重,重新控制了湖广。十二年(1658)四月,清军攻陷贵阳,贵州建立。9月,新军郡王多尼受命掌管贵州军务,制定多路攻滇战略。吴三桂引北路,从遵义到七星关;卓卜泰领南路,从郎平(今都匀)到安龙站;多尼领兵中路,从平岳过关岭铁索桥,第三路攻昆。十三年(1659)正月,清三路军攻陷昆明,李咏逃往缅甸。十四年(1660)八月,清廷内臣艾兴阿为定西将军,率兵至云南镇压。
李咏十五年(1661)九月,清军兵分两路追击南明帝李咏,吴三桂率清军入缅寻帝李咏。十二月,缅王将李咏交给清军,爱兴阿、吴三桂领兵五万,分左右陇川、勐卯(今瑞丽)。马宁、王引兵二万,在左,出了遥观。12月,吴三桂入缅,后获朱友郎,迁昆明。李咏政权灭亡了。次年4月,李咏父子在昆明被吴三桂处死。七月,李定国得知李咏在贞拉驾崩,悲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