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旧史

1历史时期

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唐朝和宋朝之间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规模割据。从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960年北宋建立的53年间,中原出现了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中原之外有吴、南唐、吴越、楚、闵、南汉、、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还包括契丹、吐蕃、北汉。这段历史在《旧五代史》中有记载。

2.历史人物

据宋代藏书家晁考证,《旧五代史》的实际作者是卢多逊、、、。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都是宋朝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历史上说,卢多逊少年成名,很“辍”;胡、张也是“少文”,“幼而好学,才而藻”;李云甚至更有见识。他编辑了许多书,如文远华英和太平广记。他们大多生活在五代,对那段历史比较了解,所以五代旧史资料丰富。特别是当时的许多诏令和公文,以及当时人写的“描述”和墓志铭都被保存了下来,是人物传记的第一手资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当时执笔大臣尚拘五代,识近,录传皆全,可收功。”因此,宋初《旧五代史》编纂后,受到学者和史家的重视。司马光秀的《子同治鉴》,以及后来胡三省写的《通朱坚》,都取材颇多。还引用了北宋著名文学家沈括、洪迈的作品。因为这本书是在北宋太祖开保写的,写了六年,当时南方各国还存在,很多编辑对南方历史比较熟悉,所以他们整理了更多关于十国的第一手资料。直到明清时期,历史学家吴仁琛撰写《十国春秋》时,记载他曾向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借用过《旧五代史》,证明《旧五代史》中包含了许多南方十国的珍贵资料。太和七年(公元1207年)规定“截薛五代史,只准用欧阳修著作”。[1]到了元朝,旧五代史逐渐过时。青干隆中开四库时,未能找到原作。图书管理员邵整理编纂了《永乐大典集》,并辅以《元贵》、《资同治鉴》等书所引五代旧史料,大致还原了原貌的78%。同时,还收集了其他史书、类书、诗集、五代碑等相关资料。,作为考证笔记,补充了本版《旧五代史》的文本,在多方面丰富了原文内容。除了参与历史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撰写历史系书籍的摘要,他还花了两年时间编撰了这本多达150卷的巨著,效率很高。梁启超曾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鉴定藏书学术质量的四项标准,即标明藏书来源、记录准备充分、以藏书鉴定原书、还原原书编纂时代。经过对清代藏书的分析,嵇绍的《旧五代史》被认为是最好的。这个评价邵当之无愧。嵇绍的《旧五代史》与《四库全书》中的大部分辑佚逃书相比,一是来源更广,二是说明来源。文献来源原记载于此书(后由民国初年江西人熊影印),但在正式编入《四库全书》并由五营店出版后均被删除。第三,对《旧五代史》中涉及的复杂历史事件,依托大量的晚唐、五代、宋代的史籍、选本、笔记、碑刻,进行认真的考证和校订;第四,根据宋人关于此书编纂的记载,分为“纪六十一、直十二、传七十七”(《玉海引中兴书目》卷四十六),充分利用《永乐大典》中保存的原书分类编纂痕迹,尽可能还原原书。《四库全书》中的藏书大多只存《永乐大典》,采用新体例,如诗按体例分类,姓书按韵编目,考证也比较粗糙。在这方面,邵版的水平确实比他的同事高很多。本版《旧五代史》作为四库全书之一,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编献,注明原编出处,并在相关文字后附注释补充、核实史实,部分文字考证后附黄贴。1921,南昌雄师影印出版(简称“相册”)。后来到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有了《文锦阁四库全书》和《武英堂印本》(简称《典本》),补充史实的注释仍附在正文之后,考证和史实则作为“考证”附在卷尾。文字改动比较大,增删了很多内容,删除了系列的出处。现存的《五代史》和《释印本》的通本,都是按殿本再版的。此外,还有乾隆年间的谷校本(以下简称“孔本”,现在只记载了挚友张裕的校本)、彭(以下简称“彭本”)校本、宝镜楼(以下简称“)卢氏抄本等,都很看重藏品来源的保存,其内容与图书室大致相同。其中《孔本》是根据更早编稿抄来的,有许多清代未触及的禁忌语,并保留了后来编稿中删去的几十条注释。至于1925的嘉业堂印本(简称“刘犇”),则以鲁本为底本,并根据殿本做了大量校对,体例颇为复杂。商务印书馆百泉版《二十四史》中的《旧五代史》是根据刘犇影印的。这些书保留了文献的来源,禁忌的部分没有完全改变。后世多有学者关注,清版的不足也逐渐清晰。其大端主要包括:

一是被清廷的政治氛围吓坏了,他篡改了原著中大量的贬义词语,即涉及荣禄、义帝的词语的任意篡改,这在陈垣的《旧五代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将“禄主”改为“齐·”,“齐鲁”改为“敌骑”,“玉荣冒犯阙”等陈垣考证在影印《永乐大典》原卷后得到证实。从现在已经公布的四库档案来分析,这些篡改不一定是因为乾隆皇帝的圣旨,更多的是因为库官怕灾而改。《旧五代史》编撰呈上后,乾隆皇帝曾查询晋人禁书的原因。邵吓坏了,病倒了。幸运的是,大学者余敏忠尽了最大努力去处理它,什么也没有发生。后来版本反复改,就是因为这个。

二是历史文献编纂疏漏太多。就当时主要依据的《永乐大典》、《元规》等书籍而言,疏漏现象十分严重。现存的《永乐大典》版本只有800多卷,从《旧五代史》中引用的引文不到100条。清本省略了安、马锡范、、安从进、李从昌的传记。《辞赋元规》五代文献一万余篇,明本收录文献仅三百余篇,极为严重。

第三是收藏不广。据我们所知,宋元明古籍中引用的文怡有30多种。当时用于收藏的书籍只有《永乐大典》、《元规》、《资鉴考辨》、《资览》、《容斋随笔》等六种,当时能看到的书籍也不少。

第四是记录错误多。自邵以来,许多学者从事校勘工作,中华书局校勘了一千多处,但仍有不少问题。举几个例子。《晋高祖纪》天府六年七月,“前,登州节度使为节度使”。焦芳的唯一观点是,我们的时代使官高,所以我们不应该无知。通过查阅前后的历史文献,可以确定是马万在《旧五代史》中的错误。“马”字的书法与“交”字相近,“万”字一般写成“万”,再加一点就是“方”。又如《唐·明宗纪》中长兴二年二月的“圣旨”:各府少阴之任,以二十五日为限。州刺史、行军司马、副使、二使是法官以下的客职,团防军法官、知府、县官等。,并以30天为限,惟跟随政府者除外。”(中文,第576页)同年六月,“丙子,令各观察员补苗税,强户以余苗补贫,并以检代嗣,从今年起为定额。”(同上,第580页)前一段似乎规定了官员的任职期限,但不可理解的是为什么官员少,官员高,还有单独的限额。但是,世界之大,各州首府的路都很远。怎样才能统一规定?查《元规》卷633,发现这里的“走马上任”是“担任助手”,两处的“日”都是“月”。原来的圣旨规定的是官员的任职期限,和上任、上班没有关系。后一段“有继承人者,排除在税外”这句话很难理解。首先,没有使用“从税收中排除”这个词。第二,只是关于苗木的检验。为什么会涉及到继承人的存在?查《元贵书屋》卷488,这里说“有愿者以表收,有言者以节收”,意思是按此收户同意强者,不同意但有言者以节收,以作取舍。有两篇历史课文被这个学校纠正了,课文的意思豁然开朗。与上述人为禁忌不同的是,这是偶然失误造成的。近现代史家陈垣最早提出全面修订清本,其思路见于其1936年撰写的《陈垣史论集第二辑,中华书局1981》一文《以录书学史之计》,再将两本书按四目录对照。这个计划很周密,也很可行。由于这些比较,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旧五代史的重要论文。1959年,在陈垣为中华书局影印明版《元贵》所作的序中,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乾隆中学四库薛编《五代史》,大部分本可为辞赋所编,是从辞赋中得来的,外界多有。永乐大典是对内政府的孤立翻版。可能是强调其重要性的序言,执行情况不明。

中华书局对《旧五代史》的整理是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进行的。原本由陈元承担,后来由于高层介入,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的部分老师承担。作为整套《二十四史》校勘工作的一部分,体例是校旧本而不是编新本。所以校勘本对校勘本系统的文字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整理,可以说是对校勘本的整合,但并没有突破这个基本框架。近年来,有学者对“系列中因避讳而改的字,除影响文意者外,一般不改回来”这一段提出质疑,有其道理,但似乎超出了当时的排序规范。

现存古籍中,有《永乐大典》、《辞赋元规》、《太平玉兰》、《新五代史注》、《子鉴考辨》、《子鉴注》、《容斋随笔》、《广集》、《李彤》、《姚雷》等。其中有一些是清代的通俗书籍,但由于疏忽而没有被查考和使用,还有一些是不容易看到的。比如姚雷只在纸币上流通过,同里是阮元引进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法》刚从《永乐大典》编出来。这些著作有的引用了旧五代史,有的直接标上了语录,更容易获取信息,有的则没有说明,比如《同里》。但只要将有关五代的历史文本与《旧五代史》的清本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些部分都是根据后一节写成的。当然,编纂《旧五代史》的主要依据,或者说保存五代文献的两个来源,是《永乐大典》和《元规》。

因为纳入24年历史的《老五代史》毕竟还是“编”,有些传记不全,《十二年谱》中的序言也只写了一半,这让后世史家深感遗憾,他们总是期待《老五代史》的全面从民间再现。上世纪30年代,有消息称安徽有一套晋代刊本《旧五代史》,后来据说藏在上海,经多方打听仍未问世。该版《旧五代史》经多位学者考证,发现乾隆年间抄自《永乐大典》的原文已被清史家篡改。著名历史学家陈垣曾著有《五代旧史纲答》三卷,将《甘龙史纲》中的194篇文章依次与袁贵作比较,归纳出清代史家所作的十类增删加,均有政治意味。所以,我们今天在研究和引用旧五代史的时候,要区分开来。

复旦学者陈经过20年潜心、严谨的研究,完成了700万字的巨著《唐人文集补》和《旧五代史新编》,在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中华书局和复旦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这是我国文史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新版《旧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的《旧五代史》的最新版本。抗战前,史学大师陈垣提出了重新修订此书的设想。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海峡两岸的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这一倡议,但由于涉及的文件极其庞大和复杂,这项工作从未完成。陈教授从1994年开始编纂此书,历时11年。全书320万字,内容有较大增加和修改。据不完全统计,* * *重新编纂了53部传记和编年史,增补了60部传记,删除了9篇被清人误收的文章,增补了数万字的文怡,改、补、删、编了近万篇官方史文。同时,适当调整了原书的编纂次数,并增补了该书编纂修订所依据的五代记录。提供了这部正史较为完整可靠的文本,是《清二十四史》定稿后的新文本。它对五代时期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历史文献,揭示了据以编撰该书的文献的基本特征并加以删改,开创了正史注释的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