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的历史渊源

绵竹年画发源于北宋,盛于明代,盛于清代。建国后注入了新的内容和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到了宋代,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木版年画开始在汉族民间广泛流行和发展。明清以后,形成了四个各具特色、规模最大的中国年画制作中心: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和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名画。

清代中叶,四川城乡普遍修建会馆时,聘请绵竹画家、雕塑家雕塑造像、画梁画壁,使艺人在实践中发展艺术。绵竹造纸工业不断发展创新,试验取得了成功。年画作坊管理完善,分工细致,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无论刻绘,都达到较高水平,有鲜明的流派和个人风格;省级和地方艺术经销商扮演了媒体的角色。绵竹县志:“贩远陕甘滇黔,裹银来城易画,中随城南,买主遍王。”

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年画因经济繁荣而进入鼎盛时期,年画行会也相应成立,专业从业人员900余人,作坊300余家,年产量达654.38+02万余册。产品不仅销往湖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和四川,还出口到印度、日本、越南和四川。

画商如鲫鱼过江,买卖、囤积、贩运成了造纸业的经营内容。

清朝咸丰年间的《绵竹县志》说:“竹纸之利,若不足万户,则印之为书,作桃符,画之为彩殿,以点缀年景。”

当时绵竹县有大大小小的年画市场。这座小城市位于市北河坝和青岛乡。从青岛乡来说,应该是放在离城不远的南宣寺,大概十五里地。市场位于市内的南华宫。从腊月初一开始,每天卖到二更,一直到腊月三十。绵竹年画经画家传播,不仅省内民众广泛张贴,还远销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等地,并远销越南、缅甸、印度及东南亚各国。

民国时期,民生不佳极大地影响了民众对年画的购买力。此外,绵竹县被暴君和土匪蹂躏,大大小小的造纸厂被抢劫或烧毁,年画作坊相继倒闭。过去享誉海内外的绵竹年画,一直是“丹青成碎片”的没落景象。

绵竹年画因为新中国的诞生而重生。此后,绵竹年画不断推陈出新,在老一辈艺术家的指导下,一批年轻的年画作家迅速成长起来。他们认真学习和吸收传统年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发挥现代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创作了一批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