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历史上崩盘的教训
投机性股市泡沫总是会破裂,有时会导致经济恐慌。一个惨痛的事件,1929美国股市的恐慌和崩盘,往往给股市蒙上几十年的阴影。同时,这一事件也拉开了20世纪30年代痛苦而漫长的大萧条的序幕。
在1929的“黑色十月”出现了大盘暴跌。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从浮夸的专家到无足轻重的新手——阿巴罗梅隆、约翰·洛克菲勒、工程师赫伯特·胡佛总统,以及美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欧文菲舍。
当股市底部在1929继续下沉时,依靠保证金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无论大小,都无法再拿出新的资金来“补仓”,于是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牛市变成了熊市(价格下跌的市场)。到1933的大萧条低谷时,市场价格已经下跌了85%。
股票价格指数可以跟踪股票市场的变化趋势;股票价格指数是一揽子公司股票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常用的包括30家大公司的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DJIA)和标准普尔500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美国500家最大公司股票价格的加权平均值。
20世纪80年代股票市场的经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博弈市场”的风险和收益。从1982开始,股市连续五年平均上涨,涨幅接近140%。那些把所有资产投入股市的幸运儿或有眼光的人赚了很多钱。股市在1987的夏天达到顶峰。到1987,10,19,(黑色星期一)当天,股市在6个小时内暴跌了22%的市值。证券市场的冲击形象地提醒人们,一旦买了股票,就得承担风险。
20世纪90年代是另一个泡沫经济和股市繁荣的时期。在此期间,主要股票价格指数上涨了300%。互联网股票成为投资者的最爱,其市盈率达到100以上,而传统股票的市盈率只有二三十。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警告人们警惕“非理性繁荣”;有经验的人开始注意到互联网的扩张以及对郁金香和佛罗里达房地产有限公司的早期投资;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Schiller)出版了一本畅销书,警告由不切实际的非理性行为驱动的估值过高的市场。但人们无视这些财务预测,而是争先恐后地继续前进。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股灾,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