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左岸的故事。
黎巴嫩左岸”,很容易想象,有异国情调,泛指流经巴黎的塞纳河以南部分,将“艺术之都”一分为二;从狭义上讲,是在河的南岸附近。米歇尔街和圣?离日耳曼街交汇处方圆几公里。
似乎一提到“左岸”,就提到了一些氛围或背景:诗歌、哲学、贵族化、咖啡馆、艺术、八卦……当然,还有文化。
是的,巴黎左岸很有文化气息。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大部分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都在左岸,还有数不清的画廊和放映老电影的小电影院。更不用说塞纳河附近星罗棋布的大学教学楼了。即使是对贸然推门而入的陌生人冷静冷漠的古董店老板,化着浓妆却永远带着职业微笑,但眼神空洞却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级时装店女售货员,都能让你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左岸当然是非常理智的。根据爱管闲事者的研究,甚至“intellectual El”这个词也起源于法语,与左岸有关。据说在政教合一的中世纪法国,有两位来自左岸的学者向宗教统治势力发起挑战,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严密的逻辑,甚至纠正了当局对一起宗教迫害案的错误判决。从此,人们把这些用知识改变人类命运的学者称为“知识分子”。巴黎人讲笑话,在左岸散步。匆匆与你擦肩而过的不是教授就是大学生。在右岸,走路注意不要踩到别人的脚——十有八九是穿高级皮鞋的银行家的脚!
左岸和右岸似乎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区别,更是观念和象征意义上的区别。一条几十米宽的河流,在今天漂浮敏捷的人们身上,能阻挡多少思想或行为的交流、融合和碰撞?然而这是真的:左岸的环境是叛逆的,左岸的心智是偏激的;左岸的眼睛是激情的,左岸的语言是感性的。左岸那些放荡不羁、真实自然的灵魂,成就了法国在世界上的“思想大国”。1968的“五月风暴”,法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革命,自然是从左岸开始的。下一次革命,如果有另一场强大而激烈的革命,必须从左岸开始。至少,思想家们一定是在左岸的一家咖啡馆里开始指点江山,启发文字的。
相对而言,右岸理性、温和、强硬得多。高耸的银行、金融集团、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一丝不苟,严肃刻板,衣着光鲜的路人;豪华、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有明确主题和风格的对话,但绝不拖泥带水。在右岸,我真的找不到左岸的安逸和闲适;就像在左岸,你找不到右岸这样的严谨和精致。右岸的浮华隐藏着嘲讽和冷漠,左岸的激情却能让人感到深刻和孤独。右岸善变的财务状况,折射出的是无情,衬托出左岸对无知和“文盲”的蔑视,以及其毫不掩饰的自我欣赏或清高。右岸的沉重也对比了左岸的浪漫。右岸的高贵感,让高傲的金融骄子如鱼得水;左岸优雅的氛围,让牧羊人的粗犷情怀汗颜。如果说右岸的原则是竞争,那么左岸的原则就是包容。即使是异端也可以容忍。
当然,右岸的传说大多与财富有关,但左岸的故事一定发生在一个人才济济,盐不多的咖啡馆里。右岸的传说,虽然满满的铜臭,却充满了向往。左岸的故事,因为它的人文色彩,注定不会成为过眼云烟。右岸轰轰烈烈,喧闹奢华;左岸是沧桑,是孤独,是单纯。据说在左岸最大的咖啡馆,也是巴黎最大的咖啡馆,位于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聚集的蒙巴赫纳斯“穹顶”咖啡馆,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和他的女友西蒙娜?德?波伏娃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报道”。以至于当他带着这个从未正式结婚,但实际上与他共同生活了51年的“契约情人”进门时,服务员首先递过来的不是菜单,而是一大叠信件——他们的读者以此为邮寄地址联系他们。至于店老板用木牌钉了一些座位,并写上一个作家的名字,以示这是他的专属座位,左岸的咖啡馆更多。
左岸和右岸相辅相成,都因为彼此的存在而凸显自己,强化自己。左岸的魅力在于热情和丰富,右岸的影响力在于真实和宏大。左岸是政治,右岸是经济。左岸属于艺术和口才,右岸属于股票和管理。左岸敏感而简单,右岸优雅而丰富。左岸有耐心,右岸崇尚效率。左岸可以体验魅力,如此耐人寻味;合适的银行能带来成绩,也就意味着成功。左岸的成功标志,大概就是野心满满,申请者云集,“笑逐颜开”;右岸胜利的象征可能是有钱,有性,和“当你得到真正的味道时疯狂。”但是,如果不成功,左岸充其量可能让人心碎,右岸却可能让人焦虑。左岸,“情”重要,右岸“欲”更多。要找思想上的知音,来左岸;而要找生意伙伴,最好是去对的银行。充盈左岸的,是求真之美;遍布右岸才是创造财富的真理。左岸怀疑右岸是否诚实;右岸问左岸有没有真知灼见。左岸自顾不暇,右岸像野蛮人。左岸有些人是好老师,总觉得自己的话应该是别人的晨钟暮鼓。德国诗人海涅说:“整个法国都是巴黎的郊区。”这是关于法国以巴黎为中心的一切集权,以及巴黎作为一个城市的至高无上。左岸的人认为整个巴黎不过是左岸的附属——巴黎的心脏,法国的引擎都在这里!在思想时尚上,左岸是前卫的、理想主义的,右岸是现实的、唯物主义的。从经济走势来看,左岸是保守的、历史的,右岸是新兴的、发达的。哲学上,左岸是虚的,右岸是实的。从面积上看,左岸实际上只占巴黎的五分之二左右,略弱,右岸占大部分,五分之三略强。还有,政治上讲,左岸是左,右岸是右。
左岸向左倾斜,右岸向右倾斜。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居民倾向于在各种选举中投票。无论在左岸还是右岸,大部分白天活跃在讲坛、办公室、柜台后面或者咖啡馆里的人,晚上都不住在巴黎,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巴黎人”。统计显示,巴黎60%的工作岗位属于“非巴黎人”。同样,许多住在巴黎的人也不在这里工作。而且很多都是在国际组织和法国代表处工作的外国人,外国记者有几千人(大部分住在左岸)。这些人在法国都没有投票权。所以“左岸向左,右岸向右”更多的是政治氛围、追求和理念。
“左岸”成了中文里一个特别时髦的词,好像是近几年的事。很多商品,包括服装、饰品,还有咖啡馆、影楼、房地产项目等等,都是以这两个字命名的。我相信不仅有“哈发”的原因,而是这两个字真的非同一般,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且,或多或少都是时尚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