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恐慌性进攻战役综述

1941 6月22日凌晨,希特勒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190艘战舰,军队分三路入侵苏联。准备不足,指挥失败,苏联频频受挫,伤亡惨重。

根据“巴巴罗沙”计划,入侵的德军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北、中、南。其中实力最强的是伯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其下属古德里安将军的第2装甲集群和霍特将军的第3装甲集群多次快速突击,大胆穿插,以钳形攻势迅速在苏军后方形成包围圈。在最初的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中,德军俘虏超过30万人。然后从7月到8月初,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俘虏了30万俘虏。此时,从边境到莫斯科的路程已经走了一大半,莫斯科在300多公里之外。

环绕大包围圈一千英里

8月20日,1941,德军到达第聂伯河。此时德国中部集团军群与南部集团军群的距离为550公里。如果两个集团军群由一条直线连接,那么这条直线的中心距离后方大约500公里。也就是说,德军的进攻区域类似于一个等边三角形,苏军西南方面军的主力就在三角形之间。希特勒乘机于8月21日发布第35号令,命令德军歼灭西南苏军第5军,然后占领克里米亚和多涅茨盆地的工业区,切断对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供应。

8月25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率先南下,一头扎进了布永尼元帅百万大军的后方。强大的坦克掀起漫天沙尘,像熊熊烈火一样席卷乌克兰平原。苏军统帅部误判了古德里安的战略目标,认为他要从南翼包围苏军和后备军,迂回进攻莫斯科。希特勒离开莫斯科指日可待,向南北两翼派出装甲部队。这本来就不合逻辑,苏联高层也没能理解这一点。这也很奇怪,但这只是给了古德里安更多的时间去南方。

直到八月底,红军才如梦初醒。8月底,布良斯克军和后备军第43军奉命向罗斯拉夫和斯塔罗杜布方向进攻,准备进攻古德里安的东翼。布良斯克陆军司令叶列缅科自信地向史达林保证,他可以阻止古德里安南下。然而,他用65,438+00步兵师和几辆坦克对德国第二装甲集群侧翼的反突击失败了。功力深厚的古德里安收了掌,但他的玄铁重剑却毫发无伤地继续刺向南方。

与此同时,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隆德命令17集团军强渡第聂伯河,而克莱斯特的1装甲集群以最快速度突入苏军后方,在基辅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对峙,形成钳形攻势。

至此,德军围歼基辅苏军的意图已经暴露。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苏军应该主动撤退,以免被围困。然而,斯大林仍然顽固不化,命令西南方面军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不仅原来的守军没有离开,还从全国各地抽调大量兵力到基辅,送给德军。

9月7日和8日,哈尔德在南部集团军群总部安排了联合作战计划的细节。这个作战计划的目标是占领基辅,歼灭基辅-第聂伯河-迭斯河湾的敌人。有两个部队,南部集团军群和中部集团军群。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将继续从斯塔罗杜布向南推进,插入罗梅纳和帕克陆机,而韦奇斯的中央集团军群第2集团军将从戈梅尔向南移动,掩护古德里安的右翼。南部集团军群Stuelpnagel的17军将在切尔卡斯尔以北的第聂伯河下游牵制苏军,并占据河对岸克列门楚格附近的桥头堡。克莱斯特的1装甲集群将从这个桥头堡向北推进,在罗姆内和洛科维察与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会合。这些装甲攻势将在第聂伯河的转弯处切断他们西面的大约6个苏军集团。与此同时,赖歇瑙元帅的第六集团军将东进,渡过第聂伯河和迭斯河,进入基辅,开始歼灭这一大批被围之敌。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双重包围计划。外线是1和第2装甲集群,内线是以步兵为主的第2、第6和17集团军群。到9月9日,德国人已经按计划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蒂尔普·内格尔的17军已经渡过了第聂伯河,克莱斯特正准备在基辅以东约150英里的苏军后方与古德里安会师。10,古德里安攻克了军事要塞罗姆内。6月11日,budyonny预感到危险,要求斯大林向东撤退,但遭到拒绝。

12,克莱斯特从克莱门契格登陆点向鲁宾方向发起进攻。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将军冒着上军事法庭的危险,自行下令全线撤退,但这一命令很快被统帅部取消。

13日,斯大林严令禁止任何形式的撤退,命令苏军不仅要守住基辅,还要对德军第2装甲集群实施反突击。他认为budyonny怕打仗,所以免去了他的职务,由提莫申科元帅接任。季莫申科上台后,也认为只有撤退才能避免全军覆没。他派他的参谋长去莫斯科见斯大林。斯大林这一次完全没有露面,只要求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传达他的指示:守住基辅及其周边地区。

14日,德军发起包围苏联的最后进攻。1装甲集群的16师猛攻卢宾,第2装甲集群的3师猛攻洛科维察,两师相距40公里。

6月5438+05日,涂有指挥官姓氏首字母“G”的古德里安部队和涂有“K”字的克莱斯特部队终于在基辅以东210公里的洛克维卡会师。南北面对的两支精锐装甲德军完成了包围,基辅及周边地区的苏军被团团包围。

西南方面军的部队很快被德军各师包围,陷入混乱。17年9月3时40分,苏军最高统帅部终于同意撤退。然而为时已晚,苏军指挥失败,官兵们对突破毫无准备。整个17都没有组织有意义的突破。当天,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基辅包围圈里的敌军像弹珠一样在圈内跳跃。”

18,突破命令下达的第二天,苏军集中了强大的兵力和坦克,向德军装甲师16发起了第一次突破。苏军士兵拿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喊着“乌拉”,冲向德军阵地。德军很快陷入危机,就在这时,德军援军赶到,击退了苏军的冲锋,第一次突破失败。当天,在德军第2装甲集群的阵地上,双方也展开了激烈的突围和反突围战。苏军出动1骑兵师和2个坦克旅突围,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包围圈,但德军第3装甲师形成了新的包围圈。苏军猛烈而顽强地冲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未能突破重围。广阔的田野里堆满了苏军士兵的尸体,情况惨不忍睹。

19,反应迟钝的苏军最高统帅部终于下令放弃基辅。苏军放弃了城防要塞和外围工事,炸毁了第聂伯河上的桥梁,退守城内,而城内的党政军要员赫鲁晓夫、布季扬尼、季莫申科则先逃命,乘飞机逃离基辅。德国人很快占领了基辅。

20日,苏军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突破,一度在德军阵地上打开了缺口,但很快被德军的反突击击溃。至此,苏军已无法进行有效的突破攻击,包围圈内苏军士兵的命运已定。同日,陆军司令科尔波诺斯、政委布尔米坚斯科和总参谋长图皮科夫在突围战中壮烈牺牲。

为了迎接苏军的围攻,铁木申科先后出动数支陆军部队从包围圈外向包围圈内进攻,试图挽救西南方面军全军覆没的局面。但由于方向的偏差,遇到了德军17号的坚固防守,始终没有成功,被围的苏军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

包围圈里的苏军越来越乱,后勤补给被切断。在缺乏燃料和弹药的情况下,整个营地不得不以刺刀见血,向德国坦克、大炮和机枪发起密集冲锋。扩大器将斯大林鼓舞人心的讲话传遍了整个战场,许多士兵阵亡时仍能听到他的声音。这场绝望的自杀冲锋最终变成了德军对苏军的大屠杀,数千名苏军士兵倒在德军的枪下。

在白白遭受重大伤亡后,庞大的苏联集群不可思议地迅速瓦解。到9月26日,战斗结束,近百万红军战士,除去战死的,66.5万人沦为战俘。德军还缴获了884辆坦克、3765438门大炮和3500辆汽车。战俘中,被认定为犹太人、政委、* * *党员的被拖出队伍枪毙,其余的被带到后方做苦役。德国人对他们极其残忍。他们大多被苦役和饥寒折磨致死,很少有人活到战争结束。

硝烟散去,辩论继续进行。

基辅战役中,苏联最强大的西南方面军全军覆没,布良斯克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受到重创。整个苏德战场的形势对苏军更加不利。德军占领基辅后,出至哈尔科夫工业区、顿巴斯、克里米亚,西南门户打开,莫斯科等腹地受到严重威胁。苏联失去了在西南的全部军力,不得不从远东和西伯利亚调动大量兵力,在更深的地区重建新的防线。

苏联一直对其在基辅的失败讳莫如深。因为这是由最高统帅斯大林本人的武断和盲目指挥直接造成的。直到战后几十年,苏联官方史料一直对这场战役有所触及,粉饰太平。另一方面,这也说明这次惨败在苏军的心里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因为俄罗斯本身的侵略,战前苏联的理论建设和演练基本上都是准备对外作战的。他们缺乏国土防御作战的心理和训练准备。所以战争一开始,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他们总希望尽快反击,把战火烧到敌人的地盘。失败后,他们紧紧抓住土地,不肯放弃。结果他们被包围了,失去了主力和更多的地盘。西南方面军的战士用鲜血换来了保卫莫斯科的宝贵时间,但代价太高了。斯大林从此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不再随便更改前线指挥官下达的命令(而希特勒还在继续犯这个愚蠢的错误)。苏联军官的意志和官僚作风也得到了纠正。几经败绩,布季奥尼、伏罗希洛夫、季莫申科等一批过时的将领被淘汰,新一代苏军指挥官成长起来。在交了昂贵的学费后,他们慢慢从敌人那里学会了闪电战的战术,你对付他们,他们就对付他们。

战斗结束后,希特勒得意忘形,称基辅战役为“世界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战役”。另一方面,哈尔德认为这是“东部战役中最大的战略错误之一。”在大多数战争将领和军事历史学家看来,希特勒坚持先打乌克兰,搁置莫斯科,是本末倒置。他在战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战略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如果希特勒能采纳布劳希奇的计划,在七八月间进攻莫斯科以西的苏联西线军队,他就拿下了莫斯科,他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和兵力取得不亚于基辅战役的胜利,红军西线军队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被歼灭。更重要的是,莫斯科被射对全局的影响要大得多,不仅会使苏联失去铁路枢纽,行动不便,还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极大地影响苏联军民的士气。

完成基辅战役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立即返回中央前线,不顾人员疲劳、战斗损失和严重的机械磨损,继续马不停蹄地战斗。在随后的一个月里,它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场声势浩大的战役又缴获了66.3万苏军和大量武器装备。但无论如何,此时进攻莫斯科的最佳时机已经永远错过了。从8月初到10年初,整整两个月,中央集团军群实际上是在距离莫斯科300公里的地方被动等待,无所事事。在此期间,苏军加紧充实莫斯科的防御。最重要的是,俄罗斯漫长的冬天即将到来。它曾经埋葬拿破仑的军队去俄国,现在它将埋葬数万德国侵略者。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希特勒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后立即进军莫斯科,中央集团军群将因过度延伸而形单影只,其两翼将完全暴露在苏军重型集群之下,甚至可能被包围。而且急行军,漫长的补给线还不如建立巩固,会很脆弱,使得后勤补给越来越难以为继。通过先占乌克兰,拉直战线,避免了这些问题,为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乌克兰丰富的资源也确实为德国的战争机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在未来几年的苏德相持战中至关重要。

主张优先进攻莫斯科的人的理论前提是,如果攻占了莫斯科,战争就胜利了。这恐怕是一厢情愿,就像当年的拿破仑一样。即使德军拿下莫斯科,苏联人民和斯大林也不会像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所希望的那样放弃抵抗,但是战争的变数会变得很大,德军的胜利也会很大。我们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并非所有正义的战争都会获胜。其实直到1942,法西斯德国还是有机会打败苏联的,但是在斯大林格勒大败之后,德国再也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

当然,历史上没有如果,关于德国基辅战役决策的争论也许会永远持续下去,但历史的事实后果永远无法改变。基辅是俄罗斯人的噩梦,现在已经过去了,而德国人的噩梦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