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开埠展览馆述评

百年前传教士编的潮汕方言课本,清末中央餐厅用的青花瓷餐具,清朝五大官帽...永平第一楼——汕头开埠文化展示馆的展示已全面完成。目前,展厅已接收文物180余件。从这些热心人士捐赠的珍贵文物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百年商埠的繁华记忆。日前,一些捐赠人提前参观了展厅,向记者讲述了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在热心人士捐赠的文物中,一批由传教士编撰的潮汕方言书籍尤为引人注目,这就是韩国师范大学院长、潮州话研究专家林伦伦教授多年来收集的近十本外国传教士撰写的潮汕方言参考书、教材和其他著作,包括《潮声圣经》、《汕头方言词典》、《英汉潮州话词汇》。林伦伦认为,金平区建设汕头开埠文化展览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些见证了汕头开埠的文物,是汕头海外文化特色的“物证”,也是极具纪念价值的珍贵文献。收集林伦伦捐赠的这些书是不容易的。它们都是他和他的朋友从国内外著名图书馆获得的。有些是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国家图书馆的图书馆里抄来的,有些是知道他专业爱好的朋友送给他,专门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里抄来的。据林伦伦介绍,19世纪中后期,在粤东传播基督福音的一批批传教士为了掌握与教民直接交流的语言工具,试图学习粤东的主要方言,即潮汕话。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学单词,做卡片,编字典;我得知后,还为来潮汕地区学习的第二代、第三代传教士编写了口语教材。这些著作基本上都是西方宗教团体出版的,有些是教会传教士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修改而成的。教科书和工具书的著者传记都强调,要在粤东传教,首先要“学口音”,也就是潮汕方言。这些书的作者通常受过高等教育。我接触过英美的英语词典。书中潮汕音用罗马字拼写,词义用英文解释,以方便当时西方传教士与潮汕信徒交流。这些词典是英汉比较方言词典的第一个范例。此外,对潮州话词典还有一些传统的看法,由于词典是这些外国传教士写的,需要进一步探讨。据考证,最早由当地人编纂的粤东闽语工具书是张世珍的《紫雪金良:潮十五音》,汕头书报印石社1913年出版。这些由外国传教士编纂的工具书,不仅出版时间早了30年甚至半个世纪,而且相当规范,是研究方言词史的珍贵资料。中央餐厅的餐具体现了潮州菜的变化。近百年前的汕头餐馆都用什么餐具?汕头市烹饪学会副理事长黄楚华捐赠了这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餐厅餐具,让我们有机会了解那个时代的饮食文化。黄楚华出身于厨师世家,热衷于对潮汕文化的挖掘,尤其收藏了许多与潮汕美食历史文化相关的藏品。他说,这些餐厅捐赠的餐具精致沧桑,是潮州菜始于潮州、兴盛于汕头的见证。据黄楚华介绍,这些餐具多为清末烧制的青花瓷,包括中央酒家、永平酒家使用的青花炖菜、喜儿九盘、高之琏碗等。从这些餐具的精致和美味来看,潮汕餐饮已经从最初的大鱼大肉的大盘子逐渐发展到精致、细致、分餐,从中可以看出潮汕美食在时代的发展。黄楚华说,汕头开埠促进了经济繁荣,官员和绅士之间频繁的商务往来和不断的宴会,加速了餐饮业的发展。当时潮汕流传着一句歌谣:“中央好架势,永平好布局,方明好空气,方涛好鱼翅”,这是当时人们对这四家酒楼的赞誉。当时有句话叫“天上有雷公,地上有香童。”徐湘通是潮州人,在汕头永平酒楼当厨师。这个谣言流传开来,说潮州菜以工艺精湛著称,这是近代历史上潮州菜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潮菜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做工精致,味道非常清淡,容易被大家接受和喜爱。在当时,在四大酒楼吃潮州菜是贵族和地位的象征。老师傅收藏潮州面点的印章。75岁的罗慕良已经做了50多年的艺术家。从他父亲那一代开始,他就一直从事潮州糕点的工作,也收藏了这个行业的各种糕点模具。从报纸上得知,汕头开埠后,金平区政府向社会募集文物。老罗曼穆良坐不住了。他想不如把藏品拿到展厅,让更多人了解潮式糕点的各种变化。老罗曼木良一口气捐了60多个模具,有做叉烧饼的,有做木棍的,有做绿豆饼的,有做大月饼的,有做结婚红饼的。有一种玩具蛋糕模具,包括鱼、虾、蟹等图案。虽然印模是用木头雕刻的,但图案很生动。还有一副棋饼模印。当时用这种骰子印出来的饼也很受棋迷的欢迎。一个红色的金盒子是用金漆做的,一般在春节的时候用来放各种糖果招待客人。这是解放前老罗曼穆良收藏的。除了模具,老罗曼穆良还拿出了当年的营业执照。这也见证了汕头开埠后商店和经济繁荣的局面。五顶清朝的酷帽出现在展厅的一楼。在古董文物中,由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林先生捐赠的清代凉帽五件十分引人注目。据林先生说,清朝官员戴的官帽也叫大帽。有两种:一种是冬天戴的,叫“保暖帽”;一种是夏天戴的,叫“凉帽”。当时清政府在汕头的最高官职是五品,这顶凉帽也是从汕头征集来的。林先生捐赠的“宝贝”还包括他一百多年前从各地淘来的一些教科书。记者看到,这些课本已经发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些教科书是当时岭东文同学校使用的。大约在1899年,秋将潮汕的迁至汕头同庆山塘,并改名为岭东学校。这不仅是广东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也是晚清中国为数不多的学校之一。现在是汕头外马路第三小学。1908,学校改为商学院。该校师生积极参与潮州团支部和汕头团的创建,与各界人士一起为辛亥革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