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月》典故探源

《汉宫秋月》原为琵琶曲,后被改编为二胡曲。《汉宫秋月》虽然被列为十大古曲之一,但它的历史并不长。音乐的主题不是很明确。很多相关文章都隐约说过,这首歌旨在表达古代被压迫的宫女们的辛酸与悲伤。有文章称,这首歌详细描绘了宫女们在一个秋夜,面对明月,心中无限悲伤,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

汉宫秋月大概和汉宫的秋天有关。《汉宫秋》是元末戏剧,作者马致远。《汉宫秋色》讲述了王昭君和他的亲人的故事。汉初开国元勋多为布衣出身,嫔妃宫女出身卑微。基于这一传统,汉代的宫女与嫔妃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每一个宫女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能获得被皇帝宠爱的机会。然而,王昭君在宫中住了几年,却连皇帝的影子都没见过。

葛洪的《京西杂记》介绍了一个在后世广为流传的故事。宫廷画师毛延寿向王昭君索贿未果,就在王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痣,让王昭君的相貌看起来更加普通。因为宫女太多,汉元帝只凭画师呈上的画像挑选宫女。就这样,拥有惊人美貌的王昭君淹没在众多宫女之中。这是野史,不足为信。据《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为南郡人。当初,在元帝,他因家境良好而被选入宫廷。当时谢晗被召到朝鲜,皇帝把它给了五个宫女。赵君入宫的时候几岁。不允许他见皇室,他积累了悲伤和怨恨。他请求法院命令他做这件事。召离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富丽,明汉宫,顾归,迁左右。皇帝见震,欲守之,难违之约,遂随匈奴而去。”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主动嫁给匈奴,是因为“昭君入宫时才几岁,不准见皇族,积怨日深”。与其在皇宫里过着孤独的生活,让青春一年又一年地老去,不如去异国他乡。于是听说有接吻的机会后,王昭君果断自告奋勇。不过,宫中的生活虽然寂寞,但也很平静。匈奴人生活在草原大漠,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李白有诗说:“汉家在秦月,影影绰绰;一旦上了玉关,天涯一去不复返。”杜甫显然同情王昭君。他在她的玉吉他上写下了“鞑靼之歌,告诉她永恒的悲伤。”这首诗。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他认为昭君上堡并不是一件坏事,写了一首诗说:“汉恩自不自知,人生幸得相知。”王昭君离开要塞时是否满怀悲愤,后人不得而知。无论如何,这对她来说都不是一个轻松的人生选择。虽然这是一场政治联姻,但王昭君的想法可能并不复杂,他并没有“汉匈世代团结友好”的目的。这种说法显然是意识形态对历史的强行解读。后来,赵军在匈奴生了两个儿子。呼韩邪单于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王位,想娶昭君为妻。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娶继母,哥哥去世后,哥哥可以娶嫂子。这是庸俗的事,在匈奴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昭君觉得难以接受,于是上书汉成帝寻求回归,成帝下旨,不能尊汉学而从胡俗。昭君后来不得不服从。唐代吴京在《乐府古诗解》中说,昭君不愿与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婚,所以“昭君吞药而死”。历史上“昭君告状”是因为这些谣言吗?昭君的结局中规中矩。前阵子正在热播的《汉武大帝》,被汉朝的匈奴和亲戚派来的‘宫女倩儿’烧死了。虽然是虚构的情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仆的悲剧命运。

丫鬟的怨念是个传统话题。《汉乐府》中有许多描写宫女怨情的题材,如“玉班怨”、“昭君怨”、“昭君愁”等。后来甚至形成了专门描写后宫的诗体,叫宫词。唐代胡璋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宫词》:“千里之外,一个宫女在这里住了二十年。何满子,看她怎么努力忍住眼泪。”就是描写宫女的杰作,写宫女苦闷难发的深深怨恨。唐代诗人王建、五代后蜀夫人华瑞都写过几百首宫词。宫女住在深宫,不自由。时间长了,自然会产生反感。另一方面,西汉词人邹杨曾在《致狱中梁王书》中感叹:“女子无美无恶,入宫吃醋。”三千嫔妃宫女,满脑子想的都是跟皇上争宠,怎么可能不吃醋?然而,汉宫秋月的苦涩并不是我心中永远的脆弱。汉代的宫娥身体强壮,可以陪皇帝骑马打猎,在宫中的活动也比后来的宫女少受限制。所以,他们抱怨,也不平淡细腻。

汉朝也有不抱怨的宫女。有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汉朝有个宫女叫元宵,饺子做得很好。她每天都非常想念家里的父母和姐妹。她的真诚感动了皇帝。之后,每年正月十五,汉武帝批准家家户户做汤圆,点灯笼,让皇后宫女出宫与百姓同乐。那一天,元宵在灯笼上写下“元宵”二字,带着自己包的饺子出宫与家人团聚。

让我们抛开遥远岁月的辛酸,听汉宫秋月,赏十五宵远。不是很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