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步,2000字,80多张照片,感受最真实的浚县古城。

浚县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因如此,我把浚县作为这次豫北之行非常重要的一站。到达浚县时已接近夜晚,驱车经过北墙,灯火通明,蔚为壮观。当时看了一眼浚县古城的夜景,非常兴奋。可惜作为一个外国人,真的很丢脸。正在修的黄河路我绕不过去,找地方住都累死了。第二天不得不花半天时间徒步丈量古城。都说浚县古城真大。一圈下来,我在微信运动中的排名直接飙升到前列。浚县古城是一个开放的古城,完全免费。以文治阁为中心,分东、南、西、北四门。我从丘福山下来,所以我走了南门。程楠前有护城河,南关石桥建于明清时期。桥面布满了历史的痕迹,也不是很平整。雕栏上的狮子依然保持着它的魅力。南门高大雄伟,上方重檐阁楼是新建的仿古建筑。在南城门东侧,有一个专门的古城墙体验馆,分明清两个时期。明城墙主要由土堆积和文字介绍组成,而清城墙则是遗址展示。进入南街后,两旁到处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为了保持这种团结,一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卖衣服的直接叫“武装部”,真的是全副武装。卖炸鱼的存在感真的很强,有五个小招牌。来浚县吃特色美食,不能不吃石头包子。浚县人直接叫它“墨子”,子岱的声音听起来很好听。看起来像我们家的馅饼。吃起来外脆里嫩,肉和蛋都很足。这个位于浚县古城中央的建筑就是文志亭,它是整个浚县古城的中心,也是浚县的标志之一。在明代,它被称为中央亭和钟楼。清朝重修后,改名为“文治阁”。安东街,一半是浚县的历史,是从文治阁出来的东街。东街上最典型的建筑就是这些“革命”建筑,总会让人想起那个繁华的年代。此外,东街还有一个“宋家大院”,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四合院,不过正在装修。要说浚县古城最有意思的就是西街了,这里在古代一直是浚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西边是一条河,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这条河就是渭河(永济运河)浚县段。古代是渭河的重要码头,吞吐量可观,造就了浚县商业的繁荣。还有上面的一座石桥,叫云溪桥,在当地也很有名。河是护城河,桥是护城河。过河过桥就是西城墙,是浚县古城墙保存最完好的一段。虽然城门和城楼是新建的,但城墙的地基是旧的。改造后仍可登城墙远眺西街。从西门进入西街,看到的第一座孤立的小楼叫“咒云楼”,是一座古老的戏楼。楼前有以“骑行”为生的当地市民,去了正好生意开张。知云楼对面是一座关帝庙,正在大修,暂时关闭。知云楼的邻居是浚县电影院,也是“革命风格”。在里面看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电影会很感慨。再往东,可以看到世袭的翰林院。事实上,世袭翰林院原本位于浚县南街,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迁到现在的西街位置。世袭的翰林府,是浚县历史名人端木子恭后代的居所。子贡是孔子非常著名的弟子。他擅长经商,被誉为儒商鼻祖。解放前夕,浚县在世袭的翰林院设立石印局,承办印刷业务。后来在这里做过县医院,县集体工业协会,集体工业协会家属院。西街现在全是商店,有卖食物的,有情趣商店的,还有抛绣球招亲的。没有女朋友的不妨试试运气。西街有很多小岔路,比如“积石街”,应该相当于古代的农贸市场。最重要的是县前街,位于西街中段,朝北。上面写着“旧治溧阳”。里面藏着古代的县衙和学校。在去浚县县政府的路上,有很多以前的机关和房子。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它们都通过一个侧门连接在一起。从数学家故居进去,去了王家大院和兵役局,最后分不清是哪一个。古代有一些关于婚姻和生日崇拜的民俗。婚礼套装有很多环节,现在还在用。如果你静下心来一个一个仔细看,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惜时间有限,我就快速看一下,拍张照片留作纪念。向北走到县前街尽头,就是浚县政府,老地方,新楼。”“公生明,学生生暗”是一句古老的官场格言,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过时!县令办案的地方,两排朝臣喊“威武”的时候,县令说:“谁跪了?“他的腿是不是马上就没力气了?古代为了避免贪污和裙带关系,从异地派出官员,所以县政府后面往往有居民区。县衙里有几个“圆形粮仓”,不是古代官员留下的,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浚县修建的第一批国家修建的粮仓。县衙内多处房屋被开辟为展厅,有浚县庙会、古代官员服饰、兵器刑法等。有意思的是,县衙门口的这组雕塑,很多人吃的没文化,也有人赚的有文化!县政府往东不远,就是文庙。这是浚县的古文化中心。无论是原有的还是后补的建筑都不缺,比如凌杏门、池畔、跨鳌桥、蓟门。当然,孔庙最后到达的建筑是大成殿,里面供奉着最神圣的老师孔子。你有没有发现,文庙里的戟门和大成殿都是绿琉璃瓦砌成的,大成殿是一座倚在山顶的建筑。刚刚过去的县衙是青砖灰瓦的硬顶,但在建筑条例上比文庙矮了一头。从文庙出来往东走,可以走到北街,那里几乎都是商店。走到北门的时候,突然想起了第一个晚上。开着车在大门外转悠,找不到停车住宿的地方,我有点不好意思。走到北门就是走过了整个浚县古城。可惜车和行李都在南方,只好再从北往南走,中间再穿过三明治亭,穿过这座古城的中心,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熟悉。可能这种感觉已经叫了吧!浚县泥咕咕,小时候摔跤摸瞎子玩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