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现状如何?它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旅游区墙上的刻字很难修复,但让长城专家担心的是,在长城沿线的其他很多地区,基本没有保护工作。
悼念“到此一游”等游客留下的伤痕,165438+10月初,中国长城学会和八达岭长城管委会联合发起清除长城墙上字迹的征集活动。消息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长城保护出谋划策。
长城专家喜忧参半地表示,游客在长城上的题词反映了长城乃至文物保护长期以来的管理困境,但全社会涌动的关注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呼吁,在目前长城沿线到处旅游开发的情况下,立法保护长城。
整面墙被雕刻成一张大报纸。
65438+今年10月6月的一天,中国长城学会《万里长城》杂志编辑部主任阎正一大早就赶到八达岭长城拍摄日出。太阳一出来,就斜照在城墙上。侧光下,游客留在墙上的刻字清晰而凹凸不平,显得与众不同。阎正突然觉得整个城墙就像一张大报纸。
近日,记者从八达岭瓮城西门的“北门锁钥”登上长城,沿着南北两侧的登山长城分别进行观察。他看到,在这3000米长的长城上,无论瓮城四周的城墙、长城的外垛、内女墙和十几座敌楼,凡是游客能到达的地方,每块青砖上都刻着各种文字,其中最多的是靠近制高点的第八层。有地名,有人名,《这里的一次旅行》,有中文、日文、韩文,还有难以辨认的文字,刻得密密麻麻。这些文字不仅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风貌,还用一些深达半厘米的文字损坏了城墙。
几位重庆游客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们说这里不仅有长城,还有各种各样的景点。除非像乐山大佛那样遥不可及。第一次登上长城的江苏游客方一峰,看到一面处女墙边上刻着的“江苏省”三个大字,十分尴尬。他对记者说:“把自己的笔留在青砖上,能和长城在一起吗?我为这个老乡感到羞耻。”
中国长城学会学术研究部主任黄永仁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城旅游刚刚兴起的时候,各长城景区普遍遇到毁容高峰。近十年来,随着游客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加强,刻字破坏有所下降,但依然存在。
据了解,北京和河北的长城多为砖石结构,是明代长城保存最完整、最杰出的一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为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根据中国长城学会2002年组织的长城调查结果,不算最近整修的丹东虎山长城,从山海关老龙头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慕田峪长城、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都不同程度存在人为破坏。
黄永仁分析,游客登上长城总想留下痕迹,这是文物保护意识普遍低下形成的陋习。
很难在不损坏墙壁的情况下去除刻痕。
6月4日,165438+,中国长城学会公布了征集长城长城字迹去除方案的热线电话。到6月6日65438 * * *,收到来信、电话、邮件300多封,收到建议220多条,有很多个人,也有楼宇、科研机构、社会组织。
收集到的建议集中在调和后将旧长城砖磨成粉,在刻字处磨平。有人建议历史上修建长城,用传统建筑材料混合糯米汁修补。还有一些有修复古代壁画经验的文物研究机构会开展长城去字迹课题的相关实验。
但据介绍,在以往的长城修复中,采用的是对破损的砖石进行拆除修复的方法,即将破损部位的破损砖石拆除,用传统材料填充。但这种对城砖表面刻痕的细致修补是否适用,却从未有人尝试过。中国长城学会的专家表示,从现有的建议来看,在不破坏墙体的情况下清除刻痕是相当困难的。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表示,征集活动将持续到今年6月65438+2月31。届时将对方案进行分类汇总,并邀请文物、古建筑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希望拿出一个修复长城砖表面刻痕的好方法。
一部保护长城的国家特别法正在论证中。
长城“整容”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长城保护热潮,再次凸显了长城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保护责任不落实等通过破坏形式表现出来的突出矛盾。
以刻字为例,八达岭长城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文物保护法》规定“刻划、涂污、损毁文物,情节轻微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但除了制止和警告,《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市长城保护条例》对如何罚款没有明确规定,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游客无法控制刻字只是保护长城的诸多困难之一。董耀学会曾对记者说:“我们对长城这种特殊文物的保护,甚至不如一座小庙。”明长城横跨八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沿线很多地方文保人员和经费都很短缺,一般没有专门的保护队伍。没有人做过保护和宣传工作。今天农民还指着长城问:“这东西有什么用?”。根据中国长城学会2002年的调查,虽然明长城仍被称为万里,但实际上只有不到30%的明显遗址可见,城墙和遗址的总长度也没有超过2500公里。
保护长城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不能只靠人的自觉。据了解,在专家和全社会多年的关注下,继北京制定首部长城沿线地方保护法后,目前正在论证一部保护长城的全国性专项法律。在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下,中国长城学会还设立了“李长城保护标志碑”,以明确分段保护责任,并利用遥感技术对长城进行全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