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的故事
盛田昭夫1921 1 10月26日出生于爱知县的一个酿酒世家。森田家族是日本从事酿酒行业最古老、最有声望的家族,其著名的米酒“年结松”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家中的长子,盛田昭夫应该继承父业。所以,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带他去酿酒公司的办公室参加一个业务会议,试图让他学会酿酒的管理。但是森田对现代科技更感兴趣。中学时,他对电唱机、收音机等新发明着迷,几乎把放学后的所有时间都花在装饰这些电子小玩意上。他自己装了一个电唱机和一个收音机,用自己的声音做了一张唱片,在自己的电唱机上播放。高三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物理。后来不顾父亲希望选择经济专业继承祖业,考上了大阪帝国大学物理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为他日后在电子行业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4大学毕业后,森田应征入伍,在海军担任技术初级军官。不久后,他在海军研究中心担任技术工程师,从事伴热武器的研究。这时他遇到了比他大13岁的日本精密仪器公司总工程师伊布卡(Masaru Ibuka)先生。他们建立了长达40年的合作关系,共同创立了索尼公司。
1945战争结束后,盛田昭夫回到家乡,不久就在东京工业大学任教。有一天,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他的老朋友伊布卡正筹办一家电信公司,他立即与伊布卡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次磋商,他们决定一起成立一家新公司。作为家里的长子,不继承自己的家庭事业就和别人合伙开公司,在日本是很大的违法行为。因此,井上雅治和他的岳父、当时担任教育部长的前田先生,特地和盛田昭夫一起去他家,和他的父亲讨论此事。
没想到,他们一说明来意,准备充分的父亲就爽快地说:“我真的希望昭雄能接替我的位置,掌管家族事业。但如果孩子为了事业的发展,为了才能的发展,决心从事其他工作,我也认为他应该去做。”然后他笑着对盛田昭夫说:“不要担心做你喜欢的生意。”原来,这位开明的父亲早已看穿了大儿子的心思,并已安排正在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的三儿子和昭来继承他们家的米酒酿造业。事情就这样圆满解决了。
回到东京,盛田昭夫和伊布卡(Masaru Ibuka)集资500多美元,在被炸毁的百货商店楼上成立了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编制工作很难,人员少,没有工资。幸运的是,盛田昭夫的父亲经常借钱帮助他们,这坚定了他们创业的决心。
当时,日本市场缺乏新型电机和电磁放大器。盛田昭夫和他的同事们努力开发,很快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新型留声机电机和放大器,满足了市场需求,保证了公司的财务周转,从而使这家小公司凭借强大的双手在电子行业站稳了脚跟。
然而,森田和伊布卡(Masaru Ibuka)的真正目标是创造高科技电子产品,而不仅仅是配件业务。
1949年的一天,伊布卡(Masaru Ibuka)去日本广播公司出差,碰巧在那里看到一台美国制造的录音机。他不禁心碎,立刻意识到这种高科技商品的巨大潜力。他回去后和森田商量,决定买他的生产专利。因为有早期制造钢丝机的经验,所以试制录音机并不难,但是磁带是个大问题,因为当时日本还没有磁带。森田和伊布卡(Masaru Ibuka)亲自开发了一种以日本传统“纸”为基础、涂有磁粉的录音粉带。经过一年的奋斗,第一台盒式录音机终于在日本问世。只是这种录音机体积太大,达到35公斤,而且价格昂贵,每台500美元左右,当时在日本很难卖。于是,公司召集相关人员,开了10天的智库会议,终于找到了各种降低成本,减少体量的方法。公司的第一代电子产品——录音机开始进入市场。
他们不遗余力地推销录音机。一开始很难打破僵局。他们意识到,只有独特的技术才能生产出独特的产品,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事业就会成功,他们还必须重视商品的推广。因此,盛田昭夫从专注于技术转向专注于销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法院书记员紧缺,必须加班。盛田昭夫立即带着他的产品上门推销。光是日本高院就买了20套,其他法院也跟着买,他带的产品很快就卖完了。首战告捷。
接着,森田开发了H型录音机,只比公文包大一点点。这台H型录音机非常适合用作学校的教学工具。森田用它迅速打开了学校的销路,并推广到全国。
森田和伊布卡不满足,进一步开发更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就在这时,太平洋彼岸传来消息: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美国西部电子公司只在助听器生产中使用了这种晶体管。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的伊布卡(Masaru Ibuka)和森田(Morita)听到这个消息后,敏感地意识到这个伟大的发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1952年,伊布卡(Masaru Ibuka)和盛音飞到美国实地考察,花2.5万美元从一家西方电子公司买下了这项专利。西方公司的工程师委婉地向他们建议,这个东西可以而且只能用来做助听器。当然,森田和伊布卡雅森对助听器并不感兴趣,而是想用它们来生产给大家用的电器产品。
回国后,他们欣喜地发现,晶体管可以像使用了40年的电子管一样放大信号,而且具有响应快、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强等优点,极有可能取代电子管。经过多次试验和失败,森田和伊布卡(Masaru Ibuka)终于在1957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在广告中,他们强调这种收音机很小,可以放进衬衫口袋里。事实上,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收音机还比标准的男士衬衫口袋大一点。为此,森田要求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要穿特制的衬衫,衬衫的口袋要比普通衬衫大一点,刚好能放下这台收音机。
为了给这个即将出生的“亲生长子”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森田和伊布卡(Masaru Ibuka)苦苦思索,最终决定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使用。不管是什么国籍的人,都不可能念错并记住“索尼”这个名字。它的意思是拉丁语“SONUS”和英语“SONNY”的组合,即“由聪明可爱的孩子们组成的发声电器公司”。自此,森田与井上正创立的“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正式更名为“索尼公司”,即“索尼公司”。
以“索尼”商标生产的第一批200万台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出现了爆炸性的销售热潮。销售额达250万美元,正好是用于购买专利的资金的65,438+000倍。“索尼”这个名字也传遍了全世界。1958 1,索尼的股票正式命名为“索尼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晶体管的采用成为索尼开发一系列电子产品的跳板。公司于1958年推出第一台调频晶体管收音机,1959年推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1960年推出晶体管录像机,1961年推出第一台小屏晶体管电视。索尼获得了世界电子行业“先锋”的美誉。
随着业务的发展,索尼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早在1953,森田就出访欧洲,拜访世界知名大企业。在荷兰,他参观了飞利浦电器公司。一方面,他对它的巨大成就感到惊讶。另一方面,他也很疑惑:在人口只有10万左右,面积比日本九州岛还小的荷兰,飞利浦这样的大型电器制造公司是如何从一个做灯泡的小厂发展起来的?经过深入调查,他了解到菲利普是一家国际企业。虽然它的总部在荷兰,但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扩展到世界所有国家。他恍然大悟: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就像池塘和鱼的关系。只有在大池塘里才能养大鱼。从此,索尼的经营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走上了国际化企业的道路。森田和伊布卡有分工。伊布卡(Masaru Ibuka)在中国致力于研究,不断推出新发明,而森田则在欧洲和北美调查国际市场,推广新产品,并设立国外分支机构。
20世纪5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高增长时期。就业率非常高,人们有进取心,喜欢新事物和新产品。索尼开始进入美国市场,森田的第一个王牌产品是晶体管收音机。
森田拿了几十个袖珍晶体管收音机的样品,去纽约的零售店挨家挨户地推销。“只有一个人可以互相干扰,在自己的房间里听自己喜欢的节目。”森田令人信服的劝说引起了大量订单。索尼的产品就这样进入了美国市场。
虽然当时索尼在美国还不出名,但森田非常珍惜自己的品牌。在促销中,一家大公司特别看好袖珍收音机,并表示:“如果允许我们分销,我们将首先订购654.38+万台。”65438+万台,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在进一步讨论细节后,森田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订单。原来公司按照惯例有一个附加条件:必须在袖珍收音机上标注他们的OEM商标,而不能使用索尼商标。因为他们公司的名字是一块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金字招牌,而索尼这个名字美国人几乎闻所未闻。
对此,这家美国公司的负责人很不解:“为什么不利用我们的好名声大赚一笔呢?”森田有自己的看法:“65438+万台的订单量确实很吸引人。如果接受这项业务,索尼的经营状况将会大大改善。但是我拒绝了。因为我今天带来的新产品,就是为了我们公司的索尼商标在50年后红遍全球,成为像你们一样的金字招牌。如果你在你的条款上使用OEM商标,我的梦想将永远无法实现。”
几年后,当带有“索尼”商标的收音机、电视机和录像机充斥美国市场时,人们不得不佩服森田当年的做法。美国“增加你的智慧”公司董事长约翰·尼温对此惊叹不已:“如果他接受那个条件,索尼这个名字在美国将无人知晓。”
随着在美国业务的发展,森田于1960年2月正式创立了美国索尼公司。1961 6月,索尼在美国市场发行了200万股股票,成为首家在美国股市上市的日本公司。
1967年6月的一个晚上,盛田昭夫、伊布卡(Masaru Ibuka)等索尼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坐在实验室里。经过6年的奋斗,世界上第一台单枪三束彩色电视机终于在这里诞生了。森田认识到这种新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后,立即决定在美国生产这种产品。1972年,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索尼电视工厂正式投产。“美国制造”的索尼彩电不断进入美国和中南美洲市场。
几年后,其他一些日本企业向美国倾销大量产品,日美之间发生了严重的贸易摩擦。美国采取措施限制日本商品的进口。自从索尼在美国设厂以来,在这场贸易战中一直相安无事,充分证明了森田决策的正确性。
1974年,索尼在英国布雷钦开设了彩电工厂。然后,在阿拉巴马州的多桑开办了一家音像磁带厂。1981在法国贝瑟尼建立了胶带厂。1988年,索尼又有惊人之举,以3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从而以咄咄逼人的势头闯入好莱坞。
“菲利普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30多年前,盛田昭夫参观荷兰飞利浦公司时的豪言壮语终于得到了印证。如今,索尼在西欧、美国、东欧、巴西、中国等地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公司出口占总营业额的60%以上,经营项目也由单一的电器向多元化转变,成为与通用汽车、西门子、飞利浦等并驾齐驱的一流跨国公司。,并闻名于世。
索尼的快速发展与盛田昭夫一贯重视人才培养、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有很大关系。他曾经写过一本非常畅销的书——《论无用的学历》。他认为,学历无用不是看不起学历,而是仅仅以学历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注重资格和重视学历的做法是阻碍许多年轻有为的工作人员发挥能力的一大障碍。因此,索尼必须采取“充分发挥人才,根据实际成绩和工作能力安排人才”的指导思想,才能使索尼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森田本人率先实践了这一理念。1971年,他接替伊布卡(Masaru Ibuka)出任索尼公司总裁。1979他公开说:我不想爱栈太久,会损害下一代的志气。我不在乎继承人是我的儿子还是女儿,我只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领导索尼。
三年后,一个男中音演员意外坐上了索尼总裁的宝座。
他叫典雄大和。他和森田的相识纯属偶然。1950年,森田制作了第一台录音机。当时大和是东京艺术大学声乐系的学生。他以一个歌手的视角给森田写了一封信,用欠考虑的句子告诉他,这台机器性能不好,声音失真太厉害。歌手需要的是一面镜子——一面能听到自己声音的镜子。因此,他认为这台录音机只是一堆废物。森田对他的尖锐批评并不生气,反而认为他所谓的镜像想法非常中肯,很有挑战性,于是回信给大和,聘请他为公司的兼职顾问。
1954年,从大和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柏林求学,接受了为期三年的音乐学习,并参加了在欧洲的巡演。在此期间,森田依然积极联系大和,坚持不断给大和发工资,并要求他留学后继续帮助索尼。森田的所作所为深深打动了大和。1959年,两人一同前往欧洲,森田想通过此行为索尼推广FM晶体管收音机等产品。最后,他们乘船从英国出发,转向纽约回家。在4天10小时的漫长旅途中,他们除了说个不停,什么也没做。盛田昭夫发现典雄大和的音乐造诣对以声音和视频为主的索尼很有用,而且大和也懂一些商业方法,于是对他说:“你作为声乐家是一流的,但我认为你作为实业家的才华会更加出众。”就这样,在森田的鼓励下,这位男中音歌手弃艺下海,踏入了实业的大门。
典雄大和最初担任索尼录音机生产部门的总经理。1961年,森田提拔他为产品设计部总监。几年后,他成为哥伦比亚-索尼唱片公司的总裁,这是索尼和美国商人的合资企业。大和没有辜负森田的期望,非常努力,研究经营策略。在声乐方面也是发挥特长,非常擅长选择录制曲目,保持音色纯正。为了发展新的唱片工业,在80年代初,大和专注于开发可以在数控下复制音乐的激光唱片。他先后与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和卡拉扬合作,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CD和CD机。他领导的唱片公司逐渐发展成为日本一流的唱片公司。
1982年9月,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在临时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布任命典雄大和为公司新总裁。“伯乐”森田做出的这一明智而正确的决策赢得了股东的一致好评。
在森田和大和的共同努力下,索尼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便携式CD播放器、随身听、3.5英寸压缩软盘、超速录像机系统、8毫米“与你同行”55型摄像机、家用立体声音响、电子摄像机、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引领世界的新产品伴随着索尼的好名声传遍世界。
尽管盛田昭夫现在已经70多岁了,但他对事业的雄心还是和以前一样,他正在为实现他的“世界索尼公司”而奔波。40多年来,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了解各个国家的市场情况,推销产品。累计飞行里程达到5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30周。现在,他一如既往地遍访五大洲,整天都在努力绘制索尼21世纪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