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在建院之初,中国农科院科研机构的布局和设置是:应用基础研究、基础工作、综合作物与畜禽、经济管理、信息等研究所,一般设在北京,而专门作物或畜禽的研究所一般设在主产区,如江苏镇江、山东莱阳、湖南沅江、白碧乡、河南安阳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当时有17个科研机构。即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农业原子能利用实验室和北京农业气象实验室;位于京外的棉花研究所、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蚕桑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位于主要行政区的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从65438年到0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20个科研机构。其中,新成立了9个研究所,下放了6个区域研究所。新建:兴城水果研究所、杭州茶叶研究所、辽宁柞蚕研究所、兰州中国兽医研究所、江都家禽研究所、莱阳花生研究所,以及设在北京的蔬菜研究所、养蜂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

从65438到095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增加到34个。即新成立了14个研究所:徐州马铃薯研究所、沅江麻研究所、呼兰甜菜研究所、长沙猪研究所、邓县牛研究所、南宁水牛研究所、左佳毛皮动物研究所、新乡农田灌溉研究所、南京农业遗产研究所、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吉林大豆研究所、黄羊镇羊研究所、宜都烟草研究所、安徽沼气研究所。从65438到096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减少到24个。除新建的五常油脂研究所外,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划归第八机械工业部,分散的研究所有10个,包括大豆所、花生所、马铃薯所、沼气所、养猪场、养牛所、水牛所、家禽所、柞蚕所、羊场等。

1961 ~ 1962,中国农业科学院有25个科研机构。其中,重庆柑橘研究所成立于1961。

196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有27个科研机构。即新成立广州水稻生态研究室和南京小麦品种资源研究室。

从65438年到0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29个科研机构。即新成立了内蒙古草原研究所和上海家畜血吸虫病实验室。

从65438到0965,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发展到33个。即新建了仪器厂、西昌实验站、河西走廊实验站、扶余牧场。同时,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划归第八机械部。

从1966到1969,中国农业科学院有33个科研机构。1970年,在“不是靠7500,而是靠75000000”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中国农科院除原子能所和农经所外,其他31研究所全部下放到北京和全国十多个省市。1971撤销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中国农林科学院。加上农业部下放的两个单位,共有七个科研机构。即:原子能研究所、林业研究所、林产品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情报室、中国兽药监察所、农业电影制片厂。

1974中国农林科学院新建农业研究所、生猪养殖研究所、兴城果树实验站。同时,监察院和农影厂仍归农业部领导,直到1977,共有八个科研机构。1978年,中国* * *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林水三院恢复原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恢复,科研机构28个。即:原子能所、养猪场、信息所、生物所、品种资源所、作物所、蔬菜所、气象所、土肥所、植保所、畜牧所、养蜂所、甜菜所、哈尔滨兽医所、果树所、烟草所、蚕桑所、血液所、文物所、茶所、麻所、油所、柑桔所等。

从65438到097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增加到32个。包括新建的兰州畜牧学院、郑州果树分院、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生院;恢复了中国兽医学院和农业经济学院;同时撤销养猪场,指定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生物研究所。

1980 ~ 1981年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33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1980年新建的生物防治实验室。

1982中国农科院收回专业研究所,下设34个科研机构。同年,上海家畜血吸虫病实验室升级为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所。

1983年新成立中国水稻研究所,机构35个,直到1984。

65438-0985新成立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科研机构36个。

从65438年到0986年,共有37个科研机构,并建立了新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1987年,信息所、学术图书馆、农业科技出版社合并组建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科研机构减少2个,为35个。同年,蔬菜研究所更名为蔬菜花卉研究所。

从1988到1989,还有35个科研机构。其中,1988,养蜂研究所更名为蜜蜂研究所;1989上海血液研究所更名为上海家畜寄生虫学研究所。

1990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文件,从文献中心独立设置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全院36个科研机构。

从199L到1995,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37个科研机构。其中1991新成立饲料研究所,1992批准农业宏观实验室,1993批准廊坊中试厂。这两个单位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计入该院37个独立科研机构的人数中。

65438-0996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由中国兽医学会和兰州畜牧研究所合并而成,有36个科研机构。

65438-0997年,农业部将南京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都市沼气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保护研究监测所3个直属单位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达到39个。1998的科研机构数量还是39个。

1999,遗产室移交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并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遗产室”牌子。同年,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更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全院科研机构38个。

2000年,柑橘研究所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主要由西南农业大学管理,并加挂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的牌子。全院科研机构37个。

2001年,农业气象研究所与生物防治研究所合并,组建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蚕业研究所并入船舶工业华东研究所,挂“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牌子。同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增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的牌子。医院有35个科研机构。

2002年,土壤肥料研究所与该师合并成立了农业资源研究所和农业师,在原子能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新成立了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同年,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增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科学研究所”的牌子,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增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的牌子。医院有35个科研机构。

从2003年到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机构数量在改革中稳定在33个。其中,2003年,优质资源研究所和作物研究所合并组建作物科学研究所;甜菜研究所并入黑龙江大学,主要由黑龙江大学管理,挂“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的牌子。2005年,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分别挂上了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北京分院、哈尔滨分院、兰州分院、上海分院的牌子。

从1957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到2007年的50年间,科研机构大体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

从1957到195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从17增加到34个。1960精简下放,科研机构减少到24个。

1962 10中国生产者党第八届十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农业和农业科研的决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逐步恢复,到1965,发展到33个。1966年文革开始后,科研受到很大干扰,特别是1970年,在当时所谓“七五千万”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下,除原子能研究所的设备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被撤销,其余31所被下放到北京及京外十多个省市。全院7500多名职工只剩下600人左右,组成了十几个“五七”科技服务队,分配到大寨大队等红旗点。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并,更名为中国农林科学院。

1978年,中国生产者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林水三院恢复建制。中国农科院科研机构迅速恢复和发展,80年代基本稳定在35个,90年代末达到39个以上。2002年,根据上级部门的改革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研究所转制为企业、农业机构或并入高校。同时,中国农科院根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组或新建了一些研究所。到2006年底,科研机构的数量稳定在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