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宽历史教学的维度

历史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民族精神、人生哲学、传统美德和文学艺术的辉煌成就,厘清历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基本维度和现实意义,以揭示剔除其糟粕后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性,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试图从历史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的内涵,描述教学目标,提出教学探究的体验路径,为当前历史学科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启示,进而培养师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民族精神和社会新风尚。

历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维度主要是指与历史课程相关的知识、方法、情感等维度。这三个教学维度是一个整体,知识、方法、情感是相互联系的。在历史教育的传统文化教学中,既没有没有情感培养和过程探究的知识学习,也没有没有情感体验和知识过程探究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总结了以知识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求。历史教育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本文主要就民族心理素质、谦逊、仁义责任、人的修养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传统文化的民族心理素质。国民心理素质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国民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它具有超越时空的优秀传统,对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构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历史新课程为例,民族精神蕴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的模块或课时中,主要包括:独立、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和谐,热爱和平的大同精神等。这些具体内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对于中学历史教育来说,核心是独立自强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这种精神在鸦片战争后的坚持尤为可敬。正如学者所言:“中华民族的科技、经济、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欧美。在分割吞并的险恶环境中,中华民族几乎没有任何物质实力与列强抗衡,却以英勇的斗争,迫使帝国主义侵略者承认“中国人民充满无限生机”,“无论欧美日,都没有统治世界四分之一生物的脑力和力量”。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年的接续奋斗,终于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我们新的长城,以胜利的姿态重新站在了世界的东方。”①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思潮”时,要通过问题形成、史料收集、整理发现、历史阐释等环节,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因其优秀的传统精神而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刻道理。

其次,传统文化的谦逊。谦虚主要表现在人们的凝聚力、谦逊和礼让等平和心态上。这是古往今来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部分。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作为封建道德的代表,儒家和道家都追求“天人合一”,探索人格的完善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儒家《中庸》第一章表达了“中和”的思想:“喜怒哀乐,乐在其中;所有的头发都在中段,称为和。中者,天地之大书;和者也,天下也。中立一点,天道地位尴尬,万物孕育。”(1)“和”不是完全的无为,而是一种深深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使和平表现出“谦”和“礼”的特点。“谦虚”是建立在谦虚和克己的基础上的。道家以其哲学阐述给人以谦虚的品质。“江海所以能成为山谷之王,以其好,所以能成为山谷之王。要去人民,就要说出来;要想当祖宗,必须在身后。故圣人在民之上,而民不重,民不害前,推天下而不厌。因为无可争辩,世界无法与之抗衡。”(2)老子这番话的意思是,只有心胸开阔,才能孕育生生不息的生命,世界上才能有更多的人支持和拥护道德。在儒家看来,谦让和尊重是紧密相连的,尊重的意义在于培养人际关系的凝聚力,一心一意,踏实肯干。如果尊重能让人自觉要求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那么,谦虚、尊重、礼让、平和的结合,就能使人的外在人格特征符合社会群体的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心态的落实,基本上就是要学会将个人融入群体,融入与他人的现实联系中,做一个群体道德生活的自觉者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实践者。谦虚、善良、节俭、谦虚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人们立足社会保持良好心态的基础。教师在讲授《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宋明理学》时,要善于运用生活细节、社会习俗、文物故事,以口头访谈、调查等形式,积极体验“对人对事灵活,不斤斤计较,不计较人生得失”的高尚品格。

第三,传统文化的仁义责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中,责任来源于血缘。“虽然血缘是全人类的文化本能,但很难说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③但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缘性特征,源于祖先崇拜、尊祖敬祖的文化特征,被中国人特定的“孝”观念强化,运用到“伦理”“秩序”的人际关系中,最终上升到“礼”的层面。孝不仅“具有珍爱生命、延续生命的哲学意义”,而且“是中国社会一切人际关系的精神基础和实践起点,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核心和基础”。④在血缘和孝道的基础上,形成了“父子有血缘,君臣有义,夫妇有别,老少有序,朋友守信”的人伦关系,从而使中国传统社会成为家国同构,礼治天下的国家。纵观中国古代社会,血缘不仅被赋予了最重要的社会内容,而且成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模式。血缘的色彩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关心人事,重视民生”的伦理政治。民生和责任也成为中国政治领域的主旋律。《尚书》中的思想观念,如“天重己及人,天听己及人”,子产的“天远人近”,孟子的“民为重,国次之,君最少”,都带有强烈的民本、民本色彩。在中国,传统士人的民本情怀导致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本精神,“争天地、为民生、承前启后、开太平”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讲授“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形成”、“宋明理学”、“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时,教师应借助哲学家的发言、故事场景等材料,以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