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战争史,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后期:大国加入了战争
(1)规模和性质变化
瑞典军队被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军队击败后,战争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在战争中,法国作为一个天主教国家,站在了新教国家一边。瑞典军队战败后,法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变得公开而明确。新旧宗教之间的战争,过去明显是宗教性的,现在变成了以法国波旁王朝为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为另一方的权力和利益之战。战场也从最初的神圣罗马帝国扩大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士、丹麦、荷兰等国家。
1635年5月,法国向西班牙宣战。瑞典派出大量远征军对付波兰人。5月30日,法国正式对西班牙宣战后不久,神圣罗马帝国新旧宗教之间签订了《布拉格和约》,彻底抛弃了战争的宗教性质,使政治性质公开化,使战争更加残酷,公开侵略掠夺,只有士兵才能生存。房屋被回族破坏,农田荒芜,到处都是饥民。一大群饥饿的妇女和儿童紧跟在军队后面。据记载,一支3.8万人的军队,后面跟着近654.38+0.3万妇孺等各种数字。
(2)西班牙入侵法国
布拉格和平条约签订后,瑞典拒绝承认。此时,神圣罗马帝国在战争的折磨下元气大伤,瑞典军队可以应付。
法国向西班牙宣战,因为西班牙首相黎塞留另有计划。当时荷兰正在进行独立战争,法国希望切断西班牙伦巴第(意大利北部)与荷兰的联系,使荷兰的独立战争能够成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法国必须在西班牙和法国东部、德国西部之间拉出一些据点。黎塞留将654.38+0.3万的法军分为五大军区,完成了五项任务:一是入侵阿尔萨斯,攻占西班牙人占领的地区;第二,攻占洛林,驱逐西班牙军队;第三,经瑞士走阿尔卑斯山的重要关口;第四,与意大利萨沃伊结盟,进攻米兰;第五,与荷兰结盟,共同进攻西班牙。
黎塞留提出的五项任务,只完成了前三项,后两项落空了。从以上五项任务不难看出,黎塞留是从多面出击,兵力分散,风险极大。西班牙利用了这一点,组织了西班牙-巴伐利亚联盟,仍然由“红衣主教王子”费迪南指挥。这支军队于1636年入侵法国,将弱小的部队驱逐出法国东北部。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加拉的指挥下进入了勃艮第公国。
西班牙军队由北向南推进,渡过索姆河,到达巴黎城下,那里一片慌乱。黎塞留和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世迅速召集了一支50000人的军队(其中大部分是民兵),并将他们派往前线抵抗西班牙军队。就在这时,荷兰军队在荷兰独立战争中恢复了对西班牙军队的进攻。西班牙联军从巴黎附近撤退,以对付荷兰军队,巴黎城幸免于灭顶之灾。法国人虚惊一场。这一事件表明,黎塞留的军事战略是不成功的。后来有人评论说,如果没有黎塞留,三十年战争可能已经结束了。
(3)托尔斯滕·森的功过。
虽然瑞典军队在神圣罗马帝国留下了惨败的记录,但是神圣罗马帝国并没有能力彻底击败瑞典军队。诺林根战败后,瑞典军队迅速恢复,多次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1641年,林纳特·托斯滕森继任瑞典赴德远征军司令。这位年轻而成功的将军深受古斯塔夫的赏识。不到30岁,就被委以瑞典炮兵司令的重任。对远征军稍作整编后,开始向神圣罗马帝国进发,在萨克森等地取得四连胜。
1642年秋,神圣罗马帝国新继位的皇帝费迪南三世命令他的弟弟威廉大公率军进攻托斯卡纳。双方于1642+065438+10月在布赖顿平原进行了三十年战争中的第二次布赖顿战役。
当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修筑工事时,托斯坦森率领一支骑兵出现在帝国军的左侧。帝国军左翼部署尚未完成,抵抗不强,很快就崩溃了。在中部战线,瑞典军队遇到了一点麻烦。当托斯坦森骑兵冲过去时,中部的敌军也被击溃。中部的帝国步兵四处逃窜,剩下的右翼成了孤家寡人。瑞典军队包围了他们,大部分人被抓获。威廉公爵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军队,但他侥幸逃脱了。
1644年,托斯坦森率领远征军到达丹麦。他的远征军仍然保持着瑞典军队的优良传统,机动性强,行动迅速。他的远征军使丹麦的防御不堪一击。
神圣罗马帝国也派出军队跟随,企图从背后攻击。托斯坦森留下部分兵力牵制丹麦,主力避开神圣罗马军,进入德国攻击那些无人防守的地区。帝国军不得不返回,帝国军在厄特堡战役中被击败。托斯坦森的远征军进入波希米亚,掳掠捷。
1646年,托斯坦森的远征军终于在占考(今捷克西南)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由神圣罗马帝国和巴伐利亚联合组建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实力优于瑞典远征军。托斯坦森以森林为掩护,灵活运用兵力,对敌军进行分割,逐个击破。以能通过战争作战著称的巴伐利亚精锐骑兵——帝国赖以生存的精锐部队——被托斯坦森彻底消灭。托斯坦森赢得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
但在胜利之际,托尔斯滕旧病复发,无法扩大战果延续辉煌,只好回国休养。他的远征军太累了,无法继续战斗。
托斯坦森也是30年战争中少有的军事将领。这并不是因为他少年时期就很成功,很受赏识,而是因为古斯塔夫死后,他带领瑞士军队招兵买马,创造了一系列军事纪录。他在战争中几乎没有遇到一个让他烦恼的对手,军事成就仅次于古斯塔夫。但与古斯塔夫处于同一时代的托斯滕森也是一位杰出的将军,历史上既有闪光,也有批判。
他的治军方式和古斯塔夫有很多矛盾。他一上台就停发部下军饷,纵容士兵抢掠,使抢劫逐渐合法化,几乎和瓦伦斯坦的“以战养战”一样,导致古斯塔夫时代的军风军纪荡然无存。军队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瑞典,士兵不再是简单的自由农民。有的流氓莽夫、阿棍,还有赖等。已经加入他的行列,成为士兵。他们入伍当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战争中抢劫他们的家园。他也讲“军纪”,但主要靠体罚、殴打、酷刑、绞杀来维持“军纪”的“严肃性”。他对下属一视同仁,无论军事成就多高,都严惩不贷。他的强硬策略使他的下属讨厌他。他和古斯塔夫在战争策略上也有很大不同。他对敌人和被征服地区手无寸铁的居民毫无怜悯之心,全部都是“毫不留情”。在征服了多瑙河南岸的克林希尔后,他向城内居民屠戮沙,其行为令人发指。此时的瑞典军队已经改变了性质,变成了纯粹为了劫吕灭米而战的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和托斯坦森都是三十年战争中的伟大将领,他们的军事成就是同时代的其他将领无法企及的。而托斯顿逊的军事成就是建立在灭三、劫杰、杀沙的基础上的,军队在他手里变成了一群亡命之徒。他的恶行抵消了他的军事成就,使他无法像古斯塔夫一样出名。
(4)洛克鲁之战——“步兵之花”枯萎了。
164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去世前,任命恩山公爵为法国东北军总司令。这位22岁的鲍将军在法国领土缪斯河畔的洛克鲁与西班牙-帝国盟军进行了一场历史性的决战。当年5月,27000名西帝联军(骑兵9000人,步兵65438+8000人),在米洛将军的指挥下,围攻洛克鲁要塞。恩山带了23000人(骑兵7000人,步兵65438+6000人)去清场。洛克鲁四周都是沼泽和树林,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以通过。别人都劝阻恩孙不要贸然走这条路,但是恩孙坚持己见,使部队顺利通过了险路,占领了制高点,准备与西班牙帝国联军决战。
米洛的部队在数量上略占优势,另外6000名援军也即将抵达。但是他不打算马上面对恩善。米罗依然沿用西班牙传统的步兵战术,在中心区部署654.38+0万身经百战的老兵,在中心区后方部署8000名盟军作为二线和预备队,两翼部署9000名骑兵。
法军的阵型大体相似,步兵居中,骑兵在两侧。然而,法国步兵单位比西方步兵方阵小得多,西方步兵方阵是模仿瑞典军队的建立而形成的,也是已故首相黎塞留的一大贡献。黎塞留废除了雇佣兵制度,任命没落贵族的子女为军官,招募年轻农民作为士兵骨干,消灭了军队背后的“拖后腿军”。经过黎塞留的认真整顿,法国军队已今非昔比。它不仅增强了战斗力,而且具有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恩山指挥法军先发制人,率领右翼8个骑兵中队先破西班牙军队左翼。这时,他发现法国左翼被西方军队打败了。他没有迂回增援左翼,而是直接命中西班牙步兵团的侧翼,插在西班牙军队和盟军之间。在法军的突然袭击下,西线军队和盟军突然溃散。恩孙立即绕过战场,攻击西班牙右翼骑兵。这次袭击太突然了,西方军队没有预料到。骑兵抛弃了步兵,逃离了战场。法军三面包围西班牙中央步兵。西班牙步兵虽然也是精锐之师,并多次击退法军进攻,但始终无法突破包围圈。法军一直围困到天黑。它杀死了7000名被称为“步兵之花”的西班牙步兵,俘虏了6000人,几乎所有人都受了伤。法军付出的代价是4000人的死亡。
洛克鲁战役是三十年战争中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性战役。如果说在布赖顿平原之战中古斯塔夫的新战术让传统的旧战术黯然失色,那么洛克鲁之战中的法军则最终让开放已久的西班牙“步兵之花”枯萎了。法军的胜利是其战术和军队改革的结果,是新战术对旧的西班牙传统战术的胜利,是新步兵系统对旧步兵系统的胜利。瑞典人创造的这套系统在战争中再次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三十年战争开始以来,西班牙的传统军队战术多次失败,但这一次,西班牙损失惨重,“步兵之花”开始枯萎,西班牙的军事霸权被动摇,所谓的西班牙军队的荣誉最终被摧毁。
⑤著名的图鲁尼
图卢兹是和恩三同时代的法国将军。图卢兹自幼从军,从列兵升至战功卓著的上校,后担任莱茵河地区法军司令,成为引人注目的将军。他和恩善有很多不同,他们的战争指导思想也大相径庭。恩孙的目标是赢得战斗,不计代价,而图鲁尼只有在有优势的时候才攻击敌人,尽量避免伤害王。但结果是,恩孙在战争中第一次击败了“步兵之花”,一战成名天下,而图鲁尼则在独立指挥中第一次输掉了战斗。
恩孙因病离开军队后,图鲁尼成了法国军队的一员。他从几个国家吸收雇佣兵,花了一年时间重新组织他们。1646年夏,他趁神圣罗马帝国混乱之机,与瑞典将军兰格尔率领的瑞士军队会师,合力击溃三万巴伐利亚联军。
战争结束
古斯塔夫、神圣罗马帝国的斐迪南二世皇帝、黎塞留、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等三十年战争的主要人物相继而至,战争逐渐结束。65438-0648年,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瑞典等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正式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发生在德国领土上的欧洲战争。欧洲军事强国竞相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这场战争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给德国带来了荒凉和贫瘠。据说瑞典军队攻占了1500个城市和18000个村镇,平均人口损失70%。这些数字可能有些夸张,但据权威历史学家统计,三十年战争中德国死si的人数高达几百万,财产损失无法计算。
三十年战争是现代史上的“欧洲战争”。这场战争重新规划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在整个人类军事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意义。
首先,古斯塔夫开创了军事史上的新纪元。瑞典不是欧洲强国,地域不辽阔,人口也不多,而军事强国西班牙在欧洲独树一帜,似乎很难给瑞典留下竞争的机会。但古斯塔夫的军事天才和军事改革让历史选择了瑞典,让瑞典成为三十年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古斯塔夫的军事改革改变了军事文明发展的历史,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不可低估。所以三十年战争不仅给瑞典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地方,而且因为战术新颖、军纪严明、武器更新,改变了军事文明史的旧趋势,使欧洲许多国家从模仿西班牙转向学习瑞典。
第二,西班牙的军事大国地位从根本上动摇了。就战略战术而言,三十年战争可以称得上是“西班牙式”和“瑞典式”的反复较量,自始至终都在进行。瑞典的新战术一直占据上风,直到法国让西班牙的“步兵之花”枯萎,使得西班牙传统方阵、战略战术不可逆转的衰落。如果我们把古斯塔夫的行动视为新世纪的开始,那么西班牙一次次的战术失利就是旧世纪的丧钟。
第三,三十年战争的三十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战争考验了各国的军事制度和战斗力,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将军,比如古斯塔夫、瓦伦斯坦、蒂莉、托尔斯滕、恩山、图卢兹等等,都是无所不能的军事天才。虽然他们各自的命运有着不同的结局,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为人类军事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至于后世的军事将领和士兵都不止一次地研究他们的军事成就,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第四,三十年战争的重要性在于,作为一次军事实践,战争不仅锤炼了士兵和将领,也为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军事科学等军事文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从而使许多传统的、旧的东西被淘汰和取代,军事文明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十年战争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