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爱情出自哪个朝代?
这场伟大的私奔,连同流传已久的“凤凰求凤”和她卖酒当小卒的故事,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感人、最浪漫的爱情故事。
她就是卓文君,蜀中有名的女子。
我没有系统研究过中国古代名媛的历史。在我的印象中,一个女人靠自己的美貌生存到今天,似乎是不够的。
比如流传至今的貂蝉和杨贵妃,都是和相关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华锐夫人和薛涛,她们因为才华出众而幸存至今。
可见,美的传播是需要载体的。
而卓文君,出名的不仅仅是她惊世骇俗的私奔,更是她用诗歌劝退丈夫,守护爱情的传奇经历。
文君像小提琴一样卖酒。
童话没有持续多久。
凭借其杰出的才能,司马相如很快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或许,传奇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宫外。
身份的改变和空间的距离相距甚远,让这个充满激情的天才开始肆无忌惮的行动。
那是一个流行“三妻四妾”的社会。远在文君的相如抵挡不住身边的诱惑,想娶茂陵女子为妾。
想着过去的夫妻恩爱,这位才子似乎不好意思对妻子开口,于是给文君寄了一封无字的信。
收到信后,文君明白了它的意思,并开始写诗“白头颂”和“告别书”作为对丈夫的答复。
像山上的雪,像云间的月亮一样明亮;文君有两个意思,所以他认识了对方。
今日斗党,明担沟头,蹉跎沟中,沟水东流西流。
很伤心很难过,结婚了也不用哭。你们要一心一意,不愿意离开对方。
竹竿蜷曲,鱼儿洄游,男人忠贞,何必用钱刀?
这首诗后,附书:“春华,五色,秦仍御,惟新声代旧!锦水有鸳,汉宫有水,这是新的,天下窘人不知。”
后来她又说:“朱仙断了,镜子不见了,朝露哭了,香歇了,白头唱了,离别了,好难过。尽量多加餐,不要错过我的妃子,陪你远行!”我不知道一个女人是怎么写下这些文字的。
夜很长,孤独的灯影照在孤独的文君身上。
悲伤无助的心情伴随着她勇敢而充满爱的期待,在这短短的几行字里揉合在一起。
默念这些话,心里却满是感叹。
我读到的是一种追求和渴望,是一种由爱情升华出来的温暖亲情,是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期待。
“文君有两个想法,所以我来考虑一下。”我读到的是一种自信,一种勇敢的自杀。
“琴声依旧帝王,但新声取代旧声”,我读到的是一种无奈,伴随着回忆和眷恋。
所以,注定这首《白头歌》《送别书》会流传于世,成为爱的宣言。
伤感的《白头歌》和《送别书》让相如很惭愧。
逆境相伴,爱情如蜜的日子又在眼前重现。
相如从未纳妾,两人复合。
此后不久,他回到了文君,他们又相爱了十年,直到病逝。
次年,文君也去世了。
我反复思考,是什么让文君留在了历史上?她在世人眼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很久很久,我好像找到了答案。
一个贵族家庭的女儿,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竟然敢违背父亲的命令逃跑。她的勇气可嘉,对爱情的执着。
面对贫穷和贫困,司马相如,一个从小过着丰衣足食生活的富婆,可以做一个卖酒的,帮助她的丈夫。她坚定无畏,无怨无悔地等待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当她得知丈夫有了二心,一方面坚定的提出要和他说再见。那是怎样的自尊和自信;另一方面又充满了对丈夫的爱和眷恋,满满的爱和亲情,真挚感人。
她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影响丈夫,守护爱情。
从私奔到卖酒再到劝丈夫,无论哪一点,不仅在古代是非常艰难的,在今天也是令人敬佩的。
我常常独自坐在文君餐厅的长椅上,啜饮文君葡萄酒,静静地等待夜晚的到来。
华灯初上,琴台路灯火通明。
在星光薄雾中,一个美丽、勇敢、有才华的女子模糊地向我走来,然后飘向遥远的古代。
薛涛在中国历史上,唐朝也许是最繁荣和浪漫的。
这是一个富于诗歌和音乐的朝代。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史上,曾经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
在这些文人中,有一个女人,带着凄美的美貌和绝世的才华,带着她为写诗而发明的彩色诗笺,从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中漫步,走过成都上空的锦江两岸。
她是薛涛。
我无法阻止自己探索她的传奇人生。
渐渐地,她的柔情,她的命运所透露出的伤害和痛苦,她对生活的坦诚和大度,她对美的发现和追求,都在我心中不断积累,在我的笔端凝结。
薛涛言语宽厚,从小天资聪颖,受到父亲的精心培养。
八岁时,她就能写诗,并精通旋律。
十四岁那年,父亲去世,她为了生计不得不成为艺妓和女诗人(注:“艺妓”而非妓女),用自己的美貌和才华陪着别人写诗弹琴。
由于她杰出的诗歌才华和广泛的声誉,当时我们的剑南特使魏高准备请朝廷封她为女校书吏。“但是她没有被接受,因为旧的做法”,这真的是一个遗产。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称她为“女校之书”,以示对她的尊重。
薛涛在世时,镇守四川的使者有十一位,大家对她都很尊重和宠爱。
在当时,她与许多名人和人才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元稹等。,一时成为佳话。
晚年隐居郊区,62岁去世。
薛涛一生写了500多首诗,《全唐诗》收录了他的89首诗。
薛涛的诗优美委婉,却不失意。
小时候,父亲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梧桐树说:“庭分古梧桐,耸入云中”,要她回应。
她随着声音接收到:“枝头欢迎南北的鸟儿,叶子把它们送到风中。”
续诗生动贴切。
魏高刚到成都时,为了测试他的才能,命他即席作诗。
她淡定地写下了《拜武山寺》这首诗:乱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群山未忘宋玉,水声尤哭楚王。
夜晚阳台下,雨是楚之死;殿前柳多,春半空画眉长。
这首诗不仅格调清新,而且有追根溯源的意味,让人在此叹服。
成都是镇守西南边陲的重镇。
魏高离开成都后,我们这个时代的继承者李德裕在城西建了一座“边楼”,作为战时指挥所。
大楼落成当天,他在楼上设宴招待名流,期间请薛涛作诗。
她随口写下《登临备侧楼》诗:“平上,重写八窗而落,碾压西川四十州;将军不贪羌马,登顶必会。”
诗情画意豪迈,谁会想到这首诗是一个风尘女子写的。
薛涛很大方,也很贤惠。
她喜欢竹子,在诗中把自己比作一株孤独的青竹,希望能与竹林七贤一醉方休。
她虽然经常出入喧嚣,但内心却十分孤独,深深渴望一份爱情。
繁华掩盖了她情感世界的空白,却掩盖不了她渴望的心。
直到四十二岁,她才认识了来四川办事的著名诗人元稹。
她在绝望中开始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在蜀中度过了一年。
这一年的生活,她永远不会忘记。
一年后,颜屋回北京工作,再也没有回来。
薛涛等了他十年,只为再找一个爱人。
她满怀辛酸,写下了四首传世名句《金江春王词》,送给元稹。其中一条是:异花有赏,异花有悲;要问相思,花开花落时。
可以看出她的心情是悲伤的。
一首小诗,终究没能留住坚持离开的无辜。
这是薛涛的悲哀,也是成都的遗憾。
薛涛对元稹的感情是真挚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结过婚,独自度过了余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渐渐看淡了这个世界。
晚年,薛涛隐居在浣花溪畔,遍植竹子,闭门在家,以诗抒情,过着宁静平淡的生活。
闲暇之余,她自己发明了一种造纸方法,用一种叫胭脂木的材料,经过井水的特殊处理,制成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纸笺,用于临摹自己的诗词。
渐渐地,这种诗被人们模仿并广为流传。
许多著名诗人都给她写信索要论文。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薛”。
在浣花溪旁的竹林里孤独而平淡的生活了近20年后,孤独的薛涛悄然离世。
正如她在《晋王词》中所写,“春愁的日子断绝了,春鸟又哀鸣了”,“花满枝头,怎能翻译成两段相思”。
薛涛是孤独的。也许这组诗《春天的希望》就是她无奈的绝望。
毫无疑问,这首诗是她流血的心唱的。
诗人走了,但遗风犹存。
如今,薛涛的坟还在锦江岸边,她的故居也变成了供人们凭吊的公园。
用来制作“薛”的古井一直叫“薛”,但不知道“薛”是否还在生产。
也许它已经丢失了!在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唐宋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朝代,史称五代十国。
这是一个运动频繁的动荡时代,也是一个文学发展成就很高的时代。
当时,在蜀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她不是皇帝,也不是文官和武将,而是一个女人。
她是华锐夫人。
细数成都3000年的历史,这位美女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的东西。
写成都的历史,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她。
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是因为她的诗和她留给这座城市的许多感人的故事。
华锐夫人姓费,成都都江堰人,艺妓出身。
她是后蜀主孟尝君的贵妃,因美貌而被称为“华瑞夫人”。
“花不足以仿其色,蕊穷。”
我无法凭空想象她的美,更无法穿越时空看到她的美,所以一切只能根据记载推断。
想必这位深得孟畅宠爱的贵妃,应该有着真正美丽的容颜,有沉鱼落雁的本领,有着闭月羞花的情怀。
美貌并不是华锐夫人载入史册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历史上漂亮的妃子实在太多了。
让历史记住这个女人的是她的诗。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后人把她的诗编成《华夫人词》,有100多篇。
她的诗被收入《宋诗三百首》和《全唐诗》。
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和名气的女性并不多,华锐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但她却以皇妃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名单上,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诗不是华锐夫人留给成都的唯一。她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更重要的东西。
因为喜欢芙蓉花,孟尝君下令在成都城墙上种满了芙蓉花,就连普通百姓也要家家种。
每到秋天,芙蓉花盛开的时候,全城“四里如绵绣”,花香四溢,锦缎成群,到处流光溢彩,远远望去十分壮观。
从此,成都被戏称为“芙蓉城”。
这个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华瑞夫人被尊称为“芙蓉花神”。
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在墙上种过花。也许成都是个例外。
一个城市的别名,因此而得名,大概很少见。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女人的爱好。
正当孟尝君和华瑞夫人设宴寻诗时,“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开始了他的统一大业。
次年秋,命部将引兵六万,攻蜀。第二年年初,不愿意打仗的孟畅把自己绑在城外,要求投降。
不久,她和丈夫被带到了汴梁。
在杜宇的声音中,囚车伴随着她的哀叹,渐渐远离了蜀国。
路过夹孟关时,她拿起笔,在驿站的墙上写了一首诗,“初出蜀道,心必碎,恨之入骨。春日如一年,我马上闻杜鹃。”
字不错,可惜只是尚缺。
她不得不停止写作,因为士兵们催促她离开。
我不知道此时面对蜀国的大好河山,在布谷鸟哭血的声音中,她感受到了怎样的痛苦和怨恨。
在汴梁,不仅孟尝君突发疾病而死。
这个位置追随父亲的脚步,造就了两个中国第一的年轻皇帝——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皇家画院,并亲笔题写了中国第一副春联“丰年余庆,甲午长春”,据说是被宋太祖毒死的。
由他创造的贴春联活动,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最普遍的习俗。
第二年,华瑞夫人被宋太祖接受为贵妃。
有一天,太祖去拜访她,问她亡国的原因。她在一首诗中说:“妾从何处得知王城降旗?”十四万人被解除武装,没有一个是男人。"
这首“叙述民族之死”的诗婉转悲怆,不卑不亢,表达了一个正直亡国女子的深切哀叹。
被困宋宫的华瑞夫人,情绪低落。
她因为新主人的宠爱而不开心。
据说是因为非常想念孟畅,所以悄悄把他的遗像挂在卧室里祭奠。
后来,当这件事被宋太祖发现时,他问她挂的是谁的画像。
她乖巧的回答图片发了,她也就放心了。
此后,这种做法被其他嫔妃效仿,并逐渐从宫廷流传到民间,成为一种习俗。
因此,人们尊称她为观音。
华锐夫人是怎么死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流传的版本很多。
一般认为她是被赵匡胤的弟弟用箭射死的。
华锐夫人去世,成都城墙上的芙蓉花渐渐荒废。
一个美丽的才女就这样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然而,她把她的诗留给了成都,把她缠绵的爱情故事留给了成都,把美丽的芙蓉花留给了成都。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漫步在荣成的街头,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凡和空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想着这里曾经遍地的芙蓉花,思绪像是停滞了。
历史是最无情的。它总是诠释着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道理,毫无保留的拿走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
但是,历史是有情的。它总会留下一些东西,让人记住一些东西。
这就是花蕊,一位美丽的女士,一位勇敢的贵妃,一位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