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利概况

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庐江县大旱,农民在巢湖岸边修建新三堰和新兴二堰。据清代顺治庐江县志记载,200年间,巢湖沿岸围垦面积628万亩。

1955、1960两次在巢湖市修建联合圩,将原有的69公里大堤缩短为沿湖10.2公里。1955年,巢湖市南部19小堰整合为一个整体,修建了南部大圩,沿湖堤防缩短至5.6公里。1958编制的巢、滁河、安徽流域规划中,拟建设巢湖闸,主要用于防洪、蓄水和航运开发。1963,扩建初步设计完成。该工程由省水利电力厅设计院设计,巢湖闸工程指挥部施工。1959 11开始基础开挖,1960 12关闭拦河坝,1961 3月开通公路桥,4月控制水闸,5月开通船闸。整个工程由水闸、船闸、鱼道、上下游引河及导流堤、围堤和拦河坝组成。巢湖闸工程于1962年2月竣工,于1964年7月验收。水闸为胸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共有10孔。单孔宽度5米,闸上最高洪水位13.35米,闸下最高洪水位12.65米,对应流量870立方米每秒;汛期倒灌最大流量680立方米每秒,最大灌溉水位8.5米,相应蓄水量21亿立方米;正常水位7.5米,对应蓄水量654.38+0.38亿立方米。防洪排涝效益分别为260万亩和35万亩,灌溉540万亩。船闸为三级航道,通航能力1000吨。整个工程累计完成土石方1.785万立方米,石方31.400立方米,总投资838万元。

1981年,修建巢湖市防洪工程,实行护城护圩综合治理,并结合周边十几个小圩,使沿湖堤防缩短到4.7公里。1983洪水后,巢湖沿岸堤防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高加固。各县主要堤防险工险段均已砌石保护,堤顶高程在12.0米以上..建国前,沿湖堤引水、灌溉、排水基本靠人力,主要工具是龙骨车。65438年至0958年“大跃进”期间,肥东县曾在干旱年份用运水车将湖面抬升至二三十米的高度。因为在干旱的年份湖水又低又浅,提水非常困难。沿湖有句民间谚语“人住巢湖边,望水干田”。建国后,从龙塘建第一个机电灌溉站的1951,到1963,沿湖各区共建了56个机电灌溉站。到了70年代,沿湖的县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巢灌区。庐江、肥东两县的巢灌区已在淠史杭灌区错开,互为补充。据1978调查,该湖附近有24个乡镇64座有机电站。根据1985年县市水利年报统计,沿湖三县市巢灌区有491和676个有机排灌站(这676个站不包括合肥郊区,其中肥东40个,肥西109个,肥西173个,庐江79个)。合肥郊区46台),总装机容量1531台约10.3万千瓦(其中肥东373台约31.3万千瓦,肥西25500千瓦,庐江301台约1.72万千瓦,巢湖47200千瓦)。合肥郊区121台8145kW),受益面积198m亩(其中巢湖60万亩、肥东56万亩、庐江49万亩、肥西23.7万亩、合肥郊区9.3万亩)。

20世纪末,巢湖流域耕地660万亩,需要巢湖供水的灌溉面积434万亩,加上从巢湖抽水到池河、滁河上游的46万亩,共计480万亩。其中,巢湖闸以上285万亩,巢湖闸以下654.38+0.95万亩;根据地形,巢北丘陵1.85万亩,巢南丘陵85万亩,圩区21万亩。巢湖现有供水面积330万亩,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68%,其中巢北丘陵654.38+0.24万亩,巢南丘陵45万亩,圩田654.38+0.61.00万亩。江淮分水岭以南丘陵地206万亩,沿湖沿江圩田69万亩,共计285万亩,其中旱涝保收654.38+0.98万亩。一、巢湖门

位于巢湖市西南部的巢湖入海口与渔溪河交汇处,是控制巢湖水位、通航、渔线、公路的综合性工程。该水闸由安徽省水电厅设计院设计,6月开工1959,2月竣工1962,7月1964验收使用。总投资838万元,完成土石方654.38+0.785万立方米,石方365.438+0.4万立方米,混凝土654.38+0.5万立方米。巢湖闸工程由水闸、船闸、上下游引航道、钓鱼航道、公路及导流堤、围堤和拦河坝组成。水闸共有10孔,孔宽5m,闸室长度14.5m,闸身总宽度73.12m,闸底高程m,桥面高程21m。水闸地基状况良好,为密实砾石层,承载力为30吨/平方米。

闸室长195米,宽15米。上闸首底高程为4.5m,下闸首底高程为3.5m..上下游航道底宽50m,上游顺直段160m,下游顺直段750m。上游和下游导航墙长20米。河底标高为3米。通航能力1000吨,为三级航道。

引河上下游底高程3m,底宽70m,坡度1: 3。上游引河长280米,下游长2200米。截流堤顶高程12m,拦河坝顶高程11.5m,堤顶宽5m,长度190m,为均质土坝。导流堤上游顶高程14m,长380m下游坝顶高程为13m,长度为440m。鱼道是1976加的,因为没有挖到湖中300米左右,所以一直没有效果。

水闸的校验标准为300年一遇。泄洪水位为闸上14.48米,闸下13.5米。设计最大流量870秒立方米,控制面积9130平方公里(水闸上),使湖泊正常水位7.5米,最低不低于7米。目前有效防洪面积260万亩,排涝面积35万亩,灌溉面积540万亩,年通航50-60万吨。

巢湖闸鱼道建成后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急需重建。水闸设计最大泄流能力为870秒立方米,实际最大泄流能力为780秒立方米,不适应汛期前清空巢湖、汛期抢泄的需要。大门的顶部是一个路面,是巢穴中唯一没有公路的地方。路面6.5米,需要加宽。

湖水河道上的巢湖闸和玉溪闸共同控制利用,形成巢湖、玉溪梯级水利枢纽工程。

二、玉溪门

位于玉溪河口。1969(鱼道1972)建成,防洪标准为300年一遇。立交桥流量为1400秒立方米。现有流域面积220万亩,灌溉面积328万亩,防洪面积260万亩。船闸通航能力为两艘1000吨驳船。鱼道全长250米,净宽3米,设计正常水深2.5米..大鱼洞2m,小鱼洞1m。大鱼道分区96个,间距2.4米;小鱼岛有192个分区,间距1.2m,净高3m。

水闸用于汛期防洪,水闸水位控制在7.5 ~ 8米,方便灌溉。枯水期上层水位控制在6.5 ~ 6米,可以保证全年通航。

第三,赵贺门

位于巢湖市木吉乡西北,庐江县七里乡东南的赵贺河畔。1956 65438+2月为防止洪水涌入巢湖而修建,次年8月竣工。总投资72.3万元,完成土石方565438立方米,石方5952立方米,混凝土365438立方米。水闸有三个孔,每个孔宽9.3米,闸室长20米,闸底高程6米,闸身总宽35.9米,上游导流河底高程6米,下游导流河底高程5.9米,附近堤顶高程17.50米。

赵贺闸设计水位差5.5米,最高防洪水位为闸上16.5米,闸下11米。设计最大流量为260秒立方米。水闸不仅阻止洪水入湖,还控制了湖水的倒灌,保证了上游耕地特别是白湖农场的排灌。当闸门的孔是水平的时候,航行可以畅通无阻,当水位下降的时候,航行就会有危险。

第四,湖堤

巢湖湖堤的修建始于三国时期。随着历代的围垦,湖堤不断向湖中心延伸。巢湖通江用于蓄洪,湖堤对周边圩田的保护尤为重要。康熙《朝县志·水利》载:“沿湖有堤、闸、坝,以阻水,对民大有裨益。”今天,巢湖两岸大多建于清朝和民国时期。据《安徽通志稿·水工考》记载,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通大堤长5400余尺,关系4500余亩农田的安全。现在合肥郊区的东大围也在湖边,堤长5900多尺。巢湖市吴成伟(隶属中盐威廉)有一条长达43里的堤防,“保卫巢湖水”,保护了1.4万亩以上的农田。吴佳堤长8英里,汤佳堤长7英里,都挡住了湖水。

建国前,除加高加宽湖堤外,沿湖种植芦苇、柳树,阻挡湖浪冲击,培育皮囊加固堤岸。一些圩区还组织轮换维护。清末民初,在巢湖市中沿一带的圩田区,每个圩田又分几排,第一排又分十排,依次修建。也有少数绅士捐资修堤,清潮郡绅士温锦波捐资修中岩大堤。用石工做防护,用糯米拌石灰做填缝,筑堤时可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防止湖浪。清初由潮县绅士集资修建的汤佳大堤,因地势和水势不同,使堤段呈之字形,以避免湖浪的直接冲击。沿湖圩区的农民,遇到洪水,赶紧去抢险。由于堤防长,人力物力有限,遇洪水,尤其是春季,湖水上涨,水位高,决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堤坝逐年加固加高。到20世纪60年代初,沿湖大堤顶高程超过1954洪水线1 ~ 3m。虽然堤坝有所增加,但在1969、1980、1983等洪水中,仍有多处堤坝坍塌。此后,各县实行联合筑堤,缩短堤防以提高防洪能力。现在沿湖有近20条联合堤防,将防线缩短了40公里。

巢湖的风浪往往是一种盘绕的波浪,对堤岸有很强的冲刷力,土堤无法承受长期的冲击。清初,汤佳大堤修建时,是“外有石头,内有石头”。建国前,除了汤佳、肥西的受益,莲花的部分砖石保护外,大部分都是土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主要危险地段用砖石保护起来。1983洪水后,按20年一遇标准,砌体防护将加高。20世纪末,肥东圩堤、县联圩堤及其他主要圩堤险段得到修建和保护。主要堤顶高程均在12m以上。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