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钟楼的历史
去过泉州的朋友都会对东溪街十字路的钟楼印象深刻。钟楼是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中心地标。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它的车身是西式建筑,融合了闽南风格。它是福建省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我住在钟楼附近,这是游览泉州的一个方便的地方。
今天,我们去逛状元街。泉州状元街位于鲤城区东街后街。这是一条步行街。状元街西接中山路,北接东街,中间是神秘的寺庙。它以泉州独特的牌楼而被誉为八闽第一街,而唐代泉州状元徐辉是八闽(即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
从南俊路开始逛状元街吧。为了介绍方便,我们姑且称这一段为“第三块”。南俊路西入口是“台湾执法作坊”。1997期间,在对东大街进行拓宽改造的同时,规划建设了以修复古城牌楼为主要景观的步行街状元街。状元街在东街南侧,长约300米,自东向西建有7座牌楼。第一个是“绣绣,内台执法”广场:石牌坊,原位于东门街,解放初期幸存,后废弃。1997东大街拓宽改造时,采用了原有的方形构件,不足部分根据照片档案在南郡巷北侧清明园井西侧进行了改造。
东面街道面向南俊路,矗立着一座大石牌坊,三门二层亭,单檐歇山式,气势恢宏,嵌有“状元”二字。“状元”石碑采用宋庆元五年(1199)状元曾纪念坊的构件,坊柱上镌刻着南宋所写的著名对联:“欧阳之后,六人来雅奎虎榜,自曾巩起,四人互助治理龙池。”
看到田野里的龙。我们继续参观状元街第二街区,我个人认为是状元街最有趣的一段。第二街区入口处有三座牌楼:仁风兴春、白云古地、北辰吊象广场、泰康、田里见龙广场,区内广场两侧墙上有两座大型墙雕:子建老子、老关。
状元街二段的“白云古地,北辰吊象广场”。状元街的文化魅力是独特的。除了六七座复古的石牌坊渗入历史城市的文化渗透,特意布置的四幅大型壁塑壁画,展现了泉州的历史回眸和文学凝聚力。
在圆明寺三清殿的墙壁后面,东北和西北的墙壁上嵌有一幅大型壁画,都是青石浮雕。画面清晰凝练,意境深邃。西北见老子图,东北见东来紫气,西出青牛。作者特意在两幅画的间隙刻了一段史记。
在状元街二段,还有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那就是云庙,八闽第一道观,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在状元街上,只是云庙的一段城墙。如果你想参观它,你需要从这个关东巷绕东街新府到达云庙的正门。
圆明寺,俗称“天宫寺”,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原名白云寺。它是道教传入泉州后修建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修建的第一座道观。
圆明寺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鲍丹完整、道观众多而成为全南最著名的道观。明清时期,管理道教的“道济司”设在元妙观。泉州圆明寺是福建最古老的道观,也是唯一供奉三清和玉帝的道观,因此被誉为“八闽第一道观”。
园庙关西南墙外还有一口“低调”的炸井。有人说,井是城市的眼睛,记录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风貌。一口炼丹井,俗称七星井,位于东街圆明寺。相传,这口古井是唐代著名道士吴崇岳按照舒天、田璇、天极、天泉、宇恒、开阳、耀光等方向开凿而成。有7口井呈北斗七星形状,取名“炼丹井”。
第一个街区是住宅步行街,第二层和第三层由廊桥连接。还有“海滨邹鲁”、“仙乐海傍”、“四学士”三座牌楼,中央有700多平方米的公共休闲广场:
“司门学士广场”内北墙上有一尊名为“先民剥削晋江”的泥塑。形象简单,线条粗犷,给人一种“世界神秘,宇宙浩瀚”的感觉。在这里,天上繁星闪烁,大雁飞翔;海面上波涛汹涌,鱼在游动,船在航行,水手在操作小船;陆地上车轮滚滚,战马飞驰,人群熙熙攘攘,喧嚣涌动,到处是墙壁、亭台楼阁、梵天、双塔和不知身在何处的宗教偶像。雕塑的空地上镌刻着宋代《太平宇宙》中的一段话:“东晋南渡,衣冠士绅为阻交通,多榨取土地,因设晋安郡。景云二年改泉州。"
这条住宅步行街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由廊桥连接,两座牌楼——“海滨邹鲁”和“仙乐海傍”隐藏其中。岳帮房会为京中帮房会写了一封“清代与间气氛浅薄”的遗书,是清代同治的探花人黄所作。这本书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朱以撒写的。
既然在状元街,不如在状元街找“100积分”。
漫步在今天的状元街,时不时会听到“花啦”麻将声。现在可能不是冠军,而是赌徒。这条冠军街在古典的外表下有着浓浓的现代气息。让我们感受一下往届冠军勤奋自强、敢争天下的拼搏精神。未完待续,我在泉州,海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