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胥坝历史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古称“江”,又称“大江”。

最早见于古籍《诗经》:《河史·汉书·南史》。

长江有6300公里长。

年均入海流量达一万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二十倍。

有700多条支流,全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

历史悠久,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流域广阔,居中国主要河流之首。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纵观历史时期,长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长江的形成

中国古代传说,禹治水“截河通九路”。

据说于是四川省汶川县人,曾在汶川县铁宝岭地区疏浚岷江。以及“决巫山,使河渡东”(4)。

又说于到过安徽土山、浙江惠济,治理长江中下游水系,最终使长江成为“五湖东流造福荆楚、、南夷之地”(5)。

另一个传说是,公元前5世纪战国初,荆有一个叫敖陵的人,他的身体死了,他随河水而上到了,活了下来。

与相见,以敖陵为相,玉山出水,姚若淹,治不了,以致敖陵定玉山,民安是国家所授。

敖陵即位,谥号开明皇帝。"

⑥李道元《水经注》记载:“巫山峡窄,蜀水不流,帝令(敖陵)。

凿巫峡之水,得蜀之地。

期待皇帝自立道德,取国禅,谓之开悟。

”⑦这些关于大禹治水、明成祖开雷宇和武侠的神话传说,恰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抗洪斗争中的强烈愿望。

长江三峡显然不是人工挖掘或鬼神作祟的结果,而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古代长江可以追溯到2亿年前的三叠纪。当时中国大陆中部的地形是东高西低。现在属于长江流域的巫峡、西陵峡以西,是汪洋无际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它也是一个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巨大海湾。

大约1亿年前,中生代侏罗纪,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了横断山脉,秦岭隆起。古地中海从今天的四川、青海、* *和贵州、广西西部退出,在秦岭、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四川盆地。当时与巫峡、西陵峡以东的洞庭流域成为自成体系的内部水系。

巫山山脉也成为四川盆地和洞庭盆地的分水岭。

大约7000万年前,中生代末期,有一次燕山运动,四川盆地上升,洞庭盆地下降。鄂西古长江开始发展,并积极向四川盆地延伸。大约在3000 ~ 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整个盆地的地面普遍间歇性上升,上游上升最为剧烈,形成了山脉、高原和峡谷。中下游微涨,丘陵山地出现,伴随间歇性下沉,形成两湖、南翔、鄱阳、苏皖等水原。

同时①诗经?潇雅?四月。

2《淮南子》?大纲”。

3《史记》?夏本纪?正义。

4高诱惑:“淮南子?修复”注意事项。

(5)“墨子?博爱。

⑥引自【清】闫科军:“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⑦《水经注》卷三十三《河注》。

在过去,追溯到四川盆地的古长江与四川盆地的水系是相通的。由于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在我看着长河滚滚向前的时候,它汇成了一条向东流的大河。这是人类进入历史时期之前,长江形成的过程。

第二,历代对江源的探索

先秦时期,人们将长江支流嘉陵江视为长江的上游源头。

“尚书?龚宇有“岷山引江水”和?据顾颉刚考证,古代所谓岷山并非四川松潘的岷山,而是嘉陵江的发源地,在甘肃天水县城西南120里?筑山1。

汉书?《地理志》有“久出”的记载(2)。

韩遂长期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绳水是金沙江,但当时并不清楚是长江的源头。

到了唐朝,汉族和* * *氏族交往密切,已经知道了交通必经的通天河,但和长江源头的关系还不清楚。

明末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对金沙江进行实际考察后,撰写了《溯源》(一部《河源考》),纠正了“河源在闽”的错误认识。

指出金沙江发源于,是长江的正源。

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实际绘制了康熙内殿图,并绘制了木鲁乌素河(即通天河)。

后来,齐在《江道编》中指出:“金沙江是古澧水,又名索水,又称河。它曾被命名为木鲁乌苏,在* * *魏地的巴撒通拉木山东麓。山形高大如牛,即古离石山。”

注:“西经二十五度四分,极三十四度六分,黄河源头以西一千五百里,有一布屯楚河,又名巴楚河”。

明清时期,“牛莉石”、“施立山”或“巴撒通拉姆山”的名称称为当拉山,又称吴超拉山,“当拉”是唐古拉的音译。

布拉楚河或巴楚河是长江的源头。

《江道编》不仅指出长江位于黄河源头以西的唐古拉山区,是长江的源头,而且还提到了克托乃乌兰木伦河(脱脱河)、卡奇乌兰木伦河(尕尔曲)和阿克达姆河(当曲河),对源头水系的描述相当全面。

但由于当时生产水平和科学活动的限制,无法弄清这些源头中哪一个是长江的正源头。

由于长江源头地势险峻,空气极其稀薄,气候变化无常,人迹罕至,路径难找,在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对长江源头始终没有达成统一正确的认识。直到解放初期,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南麓的谬论依然盛行。

为了摸清长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其水资源,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了1976和1978两次河源调查,确认长江的真正源头是青藏高原海拔6621米的拉旦冬雪山西南侧的脱脱(或托托河),齐的《江道边》中也有所指。

在唐古拉山,一个连续的雪山群,有几十个现代峡谷冰川。这些积雪冰川的融水和雨雪泉汇聚成格拉丹洞雪山东部的尕尔曲、布曲、当曲,共同构成了长江的源头水系。它们沿脱脱河由南向北汇聚,在通天河上游形成扇形河网,流入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

②《汉书》卷二十八地理上。

(3)齐:蒋道边,《小方胡斋舆地丛朝》,第4号..

其实通天河向东流到曲麻莱以西,接受发源于可可西里东麓的楚玛尔河,继续向东南流动,穿过玉树巴塘河口,就是金沙江。

在江源地区的五条主要河流中,即楚玛河、脱脱河、尕尔曲、布曲和当曲,脱脱河最长,达358公里。按照“江源只在远方”的原则,脱脱是长江的干流,但当曲仅比脱脱短一公里,流域面积为30219平方公里,而楚玛尔河为20909平方公里。当曲河的流量为每秒220.58立方米,比脱脱河大五六倍。

基于与长江源头的距离、流量的大小、流域的宽窄等因素,似乎长江上游源头应该包括郑源脱脱河、南苑当曲河、北苑楚玛尔河三个源头,这是比较可以接受的。

第三,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演变

湖北宜昌西部的长江上游,在崇山峻岭和山谷间流淌,历史时期河床相对稳定,无明显变化。

宜昌以下,长江出山,进入中下游广阔平坦的平原地区,历史时期河床变化较大。

早期历史上,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森林植被茂密,长江中下游河床宽浅,分流河道众多。

古云梦泽所在的江汉平原,以江陵为顶点的入湖三角洲平原上,春秋战国时期发育夏水、涌水等分流河道。古彭李泽所在的湖三角洲平原上,从武穴(今湖北广济)开始,尚书?龚宇所谓的“九江空饮”也是对战国时期该河段一些河流改道的描述。

后来司马迁的《上庐山看虞书九江》表明,西汉时期分流河道依然存在,以武穴为“* * *”的长江分流遗迹在卫星和航拍照片上依然依稀可辨。

随着长江的发展,长江以北的分流河道有消亡的趋势。

此后,长江中下游的河床,由于地貌的差异,在以下两个河段演变成两种不同的模式:

1.荆江曲流河的变迁

荆江起于枝江,止于城陵矶,全长约400公里,是历史时期长江河床演变最典型的河段。

其中,从枝江到藕池口长约180公里的上京河,由于河床的构造运动与流向一致,增强了河流的纵向流速,河岸沉积物的胶结程度也比较紧密,因此相对稳定。但在湖南洞庭湖出口处,从藕池口以下到城陵矶,有一条长约240公里的“下荆江”。其流向垂直相交,横向环流具有明显的冲刷作用。岸边的沉积物也比较疏松,容易被流水掏空,所以逐渐发展成为历史时期典型的“自由曲流”,即曲流河。

其曲折系数达到2.01-3.57,有“九弯回肠”之称。

古荆江河道淹没在江汉平原古云梦泽所在的湖中,河床形态不明显,荆江仍处于漫流阶段。

秦汉时期,由于长江泥沙的长期淤积,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在云梦泽向东向南发展,下荆江开始出现一些分流河道,处于高度湖沼化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据《水镜?据江水珠介绍,石首下荆江的河床已经开始形成,河中有很多沙洲,发展成一条分支流。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监利县云梦泽的消失,荆江统一的河床终于成型。当时河两岸有20多座* * *河,河北有抽水、夏水、鹤引水,对下荆江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史书上说:“宋代以前,穴位畅通,故河道受影响较小。

“可见当时河床还是比较稳定的。

①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荆江河床实验站:京口护岸河段河床演变与分析,1975。

南宋时,金人占领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沿河筑堤,扩大垦荒,两岸几乎完全封锁。

堤坝在洪水季节阻止河水溢出到河漫滩,并限制水流到河床。由于泥沙淤积量大,河床抬高,洪水过程显著,决堤几乎不可避免。

元大德七年(1303),、宋、条县、千叶四点复关。

暂时减少了洪水的威胁。

到了明朝,这些* * *又被歼灭了。

隆庆时期(1567-1572)对吊线口洞进行了疏浚,但仅靠此口不足以减少流量的变化。

水流过弯道时,由于离心作用,凹岸在主流的冲刷下逐渐崩塌后退,而泥沙沉积在水流较慢的凸岸,弯道逐渐伸长。

这样,夏静河通过增加曲流的长度来适应增加的流量。

此外,人们在曲流河凸岸新沉积的沙滩上筑堤筑堤进行围垦,进一步加固了凸岸的河床。

原来单一的直线型很快变成了曲流河型。

清代赵南《水路大纲》中说:明末清初,夏静河“起于监利至巴陵(岳阳),八曲曲折折处开始与洞庭、东北合流”,可见自由河曲已高度发达。

到了清同治年间(1862-1874),夏静河只有一个虎渡口没有淤塞,河两岸人工堤防大规模发展,练江的沙洲也被围在堤防里。

曲流带的长度急剧增加,随着曲流的增长,弯曲半径越来越小,最终形成了葫芦状的河环。

在坡度较大的汛期,在河漫滩水的长期作用下,窄颈滩面逐渐形成弦钩。遇到大洪水时,弦钩被冲走,变成新的河流,产生自然弯曲。

据不完全统计,近百年来自然弯曲发生过十多次,其中月亮湖(1886)、古长堤(1887)、黄泥■(1906)、赤垭口(1909)和滚筒最为著名。

由于自然弯曲,下荆江弯道的长度大大缩短。

然而,在水流的作用下,经过切割和弯曲后的新河床开始了向弯曲发展的新过程。

解放后,在1967和1969处,对夏静河中洲子和商城湾两个弯曲段进行了人工弯曲和矫直工程。

此外,1972年,监利县滩地发生自然切弯,河道弯曲系数由1949年的3.19下降到2.02②。

合计缩短河道长度80公里,增加泄洪量约五千秒立方米,对防洪航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早期历史时期,北岸有许多分流河道,下荆江以北的冲积平原已经淤塞。此外,北岸的上涨速度高于南岸。在北高南低的地形下,下荆江绝大部分弯道发生在弯道的南端,迫使主航道向右岸摆动,最大迁移范围达10至20公里。

2.城陵矶以下分汊河道的变迁

长江从城陵矶到江阴入海口长约1160公里,在丘陵阶地的广阔堆积平原上流淌,支流纵横,弯道发育,属于低度分汊河流。

在这一河段,两岸共同的基岩伫立在河边,峭壁如障,称为“岩壁”。

从湖南岳阳附近的城陵矶,到湖北的黄陵矶、陈家集,江西彭泽的蓬郎集、马当集,安徽枞阳的太子集,马鞍山的蔡石集,《读史记》卷七十八,荆州府石首县湖广四。

(1)孙:《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变迁》,《科学通报》,第28卷,第12期,第1983期。

(1)潘庆申等:长江中游人工弯道演变研究,中国科学,第2期,1978。

②根据美国Landsat 6月CCT带1978+00,101计算机图像处理照片。

南京北郊有120多个多岩石的地方,比如燕子矶。

再加上浦阴的赤壁,嘉鱼的于越,武昌的蛇山,孙艺程的观音石,湖口的石钟山,南靖的狮子山。

这些丘陵和岩石在地质学上是一种断层破碎带,长江河床沿着这些破碎带发育,制约了其完全自由摆动的可能性。

所以它不能像黄河一样在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上自由地游荡和迁徙。

河床在岩头的露头处往往很窄。过了岩头,河床变宽,形成一个宽窄交替的藕结。

据史料记载,这些丘陵和乱石长期以来都在大江附近,江岸一直比较稳定,决定了历史时期长江的大致流向。

荆江下游低分汊河道的形成是由其地质地貌条件和水文特征决定的。

从前者看,正是因为长江两岸节点多,河床宽而窄,水流急而缓;从后一种观点来看,河流携带的泥沙更多。

据1953-1972统计,汉口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616 kg/m3。

靠近洛基,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有以水攻沙的作用。出了多岩石的地区,河床宽阔,水流速度急剧下降,这往往导致江心洲淤积,使河流分岔。

目前,长江从下荆江到河口有大小江心洲120多条,支路100多条,总长650公里,占总长的56%。

在古代,当我们的祖先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时,长江又宽又深,秦汉以前的史料中关于长江江心洲的记载很少。

此后,长江流域逐渐得到开发。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增加,长江出现了更多的沙洲记录。

长江江心洲的形成不仅与河流的分岔密切相关。

当水流上升时,河水漫过沙滩,导致水动力轴方向的改变,这也造成了江心洲。

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江心洲与岔道在历史时期的起伏仍较为频繁。

在不同条件下,一般表现为以下过程:(1)在松散的粉沙质河岸上,由于河流的冲刷,河床变宽,江心洲淤积,导致入口发育。

比如湖北洪湖新堤河段的南门洲,嘉鱼河段的白沙洲,江西彭泽的上下沙洲,原来都是单通道河流。

自19世纪以来,在河流的横向侵蚀下,河流变宽,江心洲淤塞,导致河流分岔。

江心洲的淤积促进了横向环流的加强,从而加速了河岸的崩塌和河道的加宽。

(2)在弯道阶段,由于洪水切割海滩,形成了江心洲。

比如湖北武汉东阳罗真镇下的叶家洲,就是北魏李道元《水经注》中所说的“北朝多事之洲”。

黄石市江对岸的散花岛,据《长江图说》记载,因三国时期“吴注散花于此”而得名。

江西彭泽小孤山,据读史书记载:县城北十里,高三十尺,方圆一里,那里孤峰险峻,曾半入江中,今立于江中。

”(2)安庆附近的长风沙,《读史记》也记载安庆“府东五十里,又名长风夹,滨水河”(3)。

这些由切割海滩形成的古树枝和古江心洲,由于河流水动力的变化,被侵蚀并与河岸融为一体。

但近年来,从航拍照片或卫星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滩切割的残余。

(3)由于河道主航道的摆动,支流河道逐渐淤积,导致江心洲合并。

比如水镜①水电部水资源司:全国主要河流水文特性统计,1975。

① ④《水经注》(第35卷)河水笔记。

(2)《读史记》卷八十五,《江西》三,九江府?彭泽县。

(3)《读史记》卷二十六,《江南》卷八,安庆府?怀宁县。

注》记载,江夏(今武昌)附近,“河右岸在鹦鹉洲以南”(4),唐宋时鹦鹉洲距武昌西南岸尚有两里(5)。后来,图文并茂的《长江》记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9),潮沙填平。

清朝乾隆年间,汉阳附近沉积了新的鹦鹉螺岛,以后就不存在了。

再比如鄱阳湖口外的木螺洲,是汉代以后形成的。到了宋代,德化县(今九江)仍有木洛洲

东北十五里“⑥”的记载。

至明末崩岸,《图说长江》曰:“临潭古桑地也”⑦。又如,三国时南京梁青山脚下有白鹭洲,元明时没有。

(4)原来较小的江心洲合并成一个大江心洲,从而减小了进气道,增强了稳定性。

比如南京现在长江大桥沿线。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河中有马周昂和忻州。

隋唐时期,除了马周昂,还有泸州,忻州也分为上下忻州。

元明时期为草鞋洲、道士洲、护国洲。

明末清初为草鞋洲、八卦洲、七里洲、大河沙。

清末,这些江心洲逐渐连接聚合成鹅头形八卦洲。

支路也减少了,此后八卦洲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由于河道主航道的不稳定性,汊道和江心洲的消长也具有交替演变的特点,表现为老江心洲消失后,又会淤积另一个新江心洲。

这种交替演变有时会呈现周期性变化。

如安庆西南黄石集附近的官洲,清咸丰八年(1858)河道主航道在北支时,向东、向南生长,长7800米。1934之前,主航道转向南支,官洲东南岸继续侵蚀后退,只剩下原来面积的八分之一。

在采取措施保护官洲免于崩岸后,河堤稳定下来,并逐渐与裴温洲相连,形成一个鹅头江心洲。

在其南部,周学文也是新近淤积,逐渐发展成为广阔的清街岛,从而形成一个复合鹅颈型分叉河段。

历史时期,长江荆江以下河段的江心洲两岸大多向左岸靠拢,很少向右岸靠拢。

它总是与夏静河的天然切割河道在右岸切割,迫使长江主航道南移。

这种从左岸向右岸迁移的总趋势,形成了左岸多宽滩,右岸多岩头的格局。

除了江心洲及其支流的潮起潮落,长江中下游大部分水流在广阔的河漫滩上,在松散的河堤上,随着主航道的变迁和河道的冲刷,历史上有很多塌岸的记载。这些塌岸大多发生在九江以下的江岸,比如安徽铜陵的徐坝(1506-18)。扬州江都古城在三国时期崩入河中,瓜州城在光绪十年(1884)崩入河中,堤岸大规模坍塌,吞没了大量农田和城镇。

江边沙滩的淤积使原有码头废弃,轮渡搬迁;沙洲的升降会影响航道的通行。

研究长江的历史变迁和规律,对今后长江的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