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轨迹教2000年。
古罗马分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时,基督教也分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也称天主教会或罗马天主教)。16世纪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曾撰文痛斥教皇出售《赎罪卷》,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提出了信仰救国论,分裂天主教,建立新教。这一事件引起了连锁反应,许多西欧国家也脱离了天主教的控制,建立了其他派别,如安立根派、路德派、改革派等。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现在基督教泛指新教)等教派的共同教义是崇敬。
敬畏主,愉悦心灵,给予快乐,喜悦和长寿。敬畏耶和华的人,终久必蒙福;在他弥留之际,他将受到祝福。
(参考尼西亚信经)。虽然有三个教派,但基本教义是一样的。也就是上帝的创世论,原罪救赎的天堂地狱论。
《圣经》由《旧约》和《新约》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
他们所信仰的“神”或“神”在本质上是独一无二的,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灵)三个形象。案件不能混淆,尸体不能分割。
2.基督教历史。基督教一开始只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犹太教派,其成员伪装成真正的犹太人。从L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犹太人被基督教社会所吸引,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义、组织体系和礼仪。就这样,到了2世纪中叶,基督教社团已经从最初没有自我意识的阶段,发展成为思想上和组织上独立的基督教会。基督教形成的历史包括从一世纪中叶到五世纪这一时期。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实末世论阶段(一世纪下半叶)、迁就阶段(二世纪)和罗马帝国争夺主导权阶段(三至五世纪)。1,末世论在现实中的阶段这一时期,基督教并没有切断与犹太教的联系。因此,可以称之为犹太基督教阶段。原始基督教是犹太教中主张弥赛亚降临论和末日论的一个教派。他们期待世界末日,期待新的世界秩序的出现;他们坚决拒绝接受现有的订单。这场运动的社会基础是被奴役和流离失所的人民,其根源是对民族和社会的压迫。启示录充满了仇恨和复仇的欲望。2.住宿阶段世界末日还没有到来。相反,在二世纪,罗马社会相对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在基督徒的情绪中,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希望正在逐渐消退;而是一种在现实世界中求生存、迁就秩序的生活态度。但它并没有放弃世界末日不可避免的理论,末日论仍然是基督教教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福音书不仅继续要求基督徒等待世界末日,并说服他们世界末日不远了,而且强调“这世代还没有过去……”(马太福音24:34,凯尔福音8:30,路加福音21:32)。这种观点在基督教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保留到现在。在基督教容纳现实世界的时期,教会作为一种组织体系也应运而生。这一时期也是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完全独立出来的时期。基督教不再要求遵守宗教规则,包括割礼,但也在仪式和习俗上断绝了与犹太教的联系,如将安息日改为周日,逾越节改为复活节。这一时期是基督教建立礼仪的关键时期。洗礼和圣餐是基督教仪式的基础。3.4世纪初,当罗马对基督教的镇压显然是徒劳的时候,帝国的统治者开始意识到任何强行摧毁基督教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而要有效控制帝国,首先要和基督教会保持和平。随后,继311年的《宽容令》之后,君士坦丁和李希尼于313年颁布了著名的《米兰令》,宣布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合法地位。从此,罗马统治者开始大力扶植基督教,并逐渐将其变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禁止在任何地方向异教神灵献祭,同时规定基督教是唯一合法的宗教。因此,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开始。
3.西方中世纪教会拥有如此大的权利有很多原因。没有整理过,随便打。个别人名和地名可能有误。抱歉:
首先,教会的组织结构:
宗教上,因为需要有人对诺斯替等异端做出最后的决定,教皇的宗教地位直线上升(古代基督教的五大城市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都被* * *,君士坦丁堡被冷落,罗马因为罗马法带来的强大理性思维,在宗教地位上占据了主动)。
其次,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变化:
军事上,西罗马帝国最后几年,欧洲蛮族(指日耳曼人)多次入侵意大利,罗马无力抵抗。反而是教皇出面干预(日耳曼人在中亚很受欢迎,虽然有点异端,但教皇在他们那里还是有发言权的),利奥利奥一世也曾经让即将大屠杀的蛮族撤退。最终,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加强了梵蒂冈的力量——它不再有黑手了。7世纪* * *势力崛起,一度隔着直布罗陀海峡入侵西班牙,东罗马帝国最终覆灭。但是西欧的教皇团结了大量的欧洲国家,抵抗了* * * *的入侵(忘了那一年,732好像是...称为杜尔之战),因此教皇的凝聚力直线上升。
第三,教皇倡议获得的权利。
教皇的地位很高,更何况通过君士坦丁御令的伪造条约,伊西多尔的敕令集拥有极大的权利,并且合法化。而且自从法国国王佩平给了教皇土地,教皇就拥有了大片土地,包括期间耕种的农民。换句话说,教皇从精神统治者变成了世俗统治者。公元800年(这一年很好记“灵之年”),教皇主动为皮聘的儿子查理加冕,称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更是雪上加霜。皇帝不当,教皇说了算。但教会里流行一种说法,皇帝是世俗管理者,教皇是精神管理者,精神管理者管理精神世界,“影响”世界。“影响”这个词很微妙,也很赤裸裸。
第四,社会制度导致的民族主义不强。
首先,中世纪人民的民族主义是软弱的。封建主义要求每个附庸对他们的主人负责。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上层贵族直接占有土地。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政治松散,信仰统一的大主教区自然有更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对了,中世纪教皇手握三大法宝:驱逐皇帝的宗教成员,查封教会活动,执行异端审判。综合来看,教皇最终赢得了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与德国亨利皇帝之间的授予牧师权力之战。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教皇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宣称自己是“基督在世界上的代理人”,是世界的统治者。
但最终,即便如此,教皇权力还是迅速衰落。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中世纪后半期,罗马教廷的教皇曾经被西欧的皇帝统治过,几个教皇互相指责互相虐待,互相驱逐的情况太多了。
随时打电话,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对教会的历史感兴趣,可以买一本叫《历史的轨迹——2000年教会史》的书,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4.基督教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什么早期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与传统犹太教相比,基督教更强调耶稣得救的恩典,认为只要你相信耶稣基督是《旧约》中先知们所暗示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心以上帝的意志为人生准则,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错误,就认为你已经悔改,可以通过洗礼被接纳为教会成员。
在基督教早期,基督教会曾经实行财产共享,被外界视为秘密宗教组织。犹太人视教会为离经叛道的异端,经常向罗马当局告他们。罗马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罗马的迫害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的基督徒普遍不分种族和社会阶层,甚至当时的奴隶成为信徒后也可以立即被接纳为兄弟。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了教会。虽然教会在二、三世纪遭受了许多可怕的迫害,许多主教和信徒在竞技场被烧死,被野兽吃掉,但教会还是继续茁壮成长,直到313年米兰敕令颁布,罗马帝国才最终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会开始把耶稣复活的日子定为复活节,也把65438+2月25日定为耶稣的生日,也就是圣诞节(耶稣的确切出生日期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