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发展的历史

大炮发展的历史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火炮的射程、射速、威力和机动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增加火炮射程方面,主要采用高能推进剂,增加装药量,加长身管,提高膛压,提高初速,相应采用自紧式炮身,发展新型弹种(如底切弹、底喷弹、火箭增程弹、枣核弹)。

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从二战时的11 ~ 12公里增加到15 ~ 17公里,155毫米榴弹炮射程从14 ~ 15公里。为了提高火炮的射速,采用了半自动枪栓、液压传动瞄准机构、可燃药筒和自动装弹机构。瑞典FH77-A 155mm榴弹炮,最大射速3发/6 ~ 8秒。美制M204 105mm榴弹炮利用前冲原理缩短后坐力,后坐时间由2.5秒降低到1.4秒,后坐距离由1184 mm降低到430 mm..为提高弹丸威力,采取了增加弹丸强度、减小弹丸壁厚、增加炸药装药量、改装高能炸药、使用预制破片弹等措施。美制105毫米榴弹的杀伤效果相当于二战时期的155毫米榴弹。在提高火炮机动性方面,许多国家采用新结构、新原理、新材料来减轻火炮重量,并重视发展新型自行火炮。美制M102式105mm榴弹炮,上搁板、下搁板、大搁板一体化,高低机和平衡机一体化,采用鸟胸骨封闭式搁板和迫击炮座板,简化了结构,改善了受力条件。除了后坐力部分,大部分都是铝制的。炮重从2260 kg降到1400 kg。美制M204 105 mm榴弹炮采用前推原理,重量从2260 kg降低到2027 kg。

美制M109A1型155mm自行榴弹炮采用特种铝合金车体,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采用封闭式旋转炮塔,具有浮动能力;采用液压折叠锄头,定向射击边界360。瑞典的FH77 155mm榴弹炮和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联合研制的FH70 155mm榴弹炮都装有辅助推进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苏д-30型122 mm榴弹炮采用360°定向射击边界的炮架,提高了火炮的火力机动性。为了提高枪管寿命,许多国家采用电渣重熔等精炼工艺来提高枪管钢的力学性能和抗热裂性能。自紧技术的采用提高了枪体的有效强度和疲劳寿命。炮膛表面镀铬提高了炮膛的抗热磨损性。使用高能低烧蚀推进剂或新型缓蚀剂可以减少火炮身管的烧蚀。联邦德国的120mm坦克炮采用光膛自紧镀铬。虽然初速为1330m/s,膛压为5.4× 105kPa,但枪的寿命仍然达到1000发。

为了提高火炮火力的适应性,火炮除了配备普通手榴弹、穿甲弹、穿甲弹、照明弹、烟幕弹外,还配备了各种远程手榴弹、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子弹药、炮射制导炮弹、化学炮弹和核弹(见核武器),使火炮可以压制和摧毁数百米到数万米的各种目标。该炮将进一步提高初速和射速,增加射程,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射击精度和机动性,采用新型导弹增加威力,增强反装甲能力,并与侦察系统和射击指挥系统集成,进一步提高反应能力。

加农炮:炮管长径比大,装药量少,适合低射高射击。主要用于射击垂直目标、装甲目标和远程目标。它装备有杀伤弹、爆破弹和杀伤爆破弹,有的还可以装备穿甲弹、混凝土破坏弹和火箭增程弹。大炮起源于14世纪。16世纪,欧洲人称之为大炮。它的名字来自拉丁语美人蕉,意思是“管道”。

加粗炮分类:按运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

6世纪时,一些国家把炮管长度为16 ~ 22倍口径的大炮称为。在17的70年代,重达1800 ~ 3630公斤的火炮被称为加农炮。17年底,射程远,弹道低的火炮叫加农炮。18世纪,炮管长度为18 ~ 26倍口径,射程为1000 ~ 1300m。19世纪中期,火炮改为球形爆炸霰弹枪。后来用线膛后装炮发射长尖头圆柱形子弹,射程、射速、射击精度都有明显提高。一战时炮管长度为30 ~ 45倍口径,初速达到477 ~ 785米/秒,射程7600 ~ 22800米,二战时部分火炮炮管长度为49.5倍口径,初速925米/秒,射程29600米。

20世纪50年代,部分火炮采用活动炮管,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5倍,并配有推炮器和吊车。推拉装置用于枪体战斗状态和行进状态的切换,吊车用于装卸车前大架。20世纪70年代,一些自行火炮装备了自动装填机构,使装填和投放全部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射速和机动性。还配有封闭式炮塔,具备三防能力。在发展自行火炮的同时,牵引火炮也得到了发展。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了1983型152mm加农炮。新研制的炮管压制火炮基本不采用纯加农炮的形式,大多是既能大角度射击又能小角度射击、战场适应性强的榴弹炮。2020年6月5438+10月,美国陆军研制出射程1000公里的超级加农炮。发展计划名为“战略远程加农炮”,由武器、运载工具和装载设备组成,可为多领域作战提供战略范围内的大规模火力。每个超级大炮平台由8个人操作。美国陆军对这种大炮感兴趣,因为它可以发射大量低成本弹药,以帮助抵消高超音速武器的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