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怎么样?注重人性化、经济性、舒适性。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蓝色的城市”。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和金融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牛奶之都”。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7万,其中市区面积210平方公里,市内四区常住人口1.98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41个民族杂居的城市。现辖4区4县1旗1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7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了大姚文化遗址。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向北扩张疆域,在此设立云中郡,拉开了呼和浩特历史的帷幕。西汉元初,“昭君出塞”,“胡汉秦”留下了民族友好、和谐共处的历史见证——昭君墓。公元258年,鲜卑族拓跋部建都乐圣(今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相对稳定的政治中心。呼和浩特作为边陲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古代民族交流融合的军事要地。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建成了云中、乐圣、丰州等大型城市。明朝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与明廷建立友好关系,并在此建城,被归化的蒙古人命名为“洪毓和屯”,译为“蓝城”。清乾隆四年(1739),清政府在桂花城东北新建“绥远城”。此后,呼和浩特逐渐成为商业中心和商旅重镇,各种产业聚集,人口密集。民国二年(1913),国民政府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桂花”和“绥远”两个市合并为桂绥县。民国十七年(1928),绥远省国民政府成立,改归绥为市,定为省会。1950,归绥市人民政府成立。1954撤销绥远省,所辖地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为自治区首府,恢复原名“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北临大青山,南临黄河。地貌特征如下:北部和东南部为大青山和满汉山;南部和西南部是土默川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8℃,年平均降水量337-465,438+08 mm,年日照时数29,265,438+0小时,四季变化明显,气候宜人。市内有昭君博物馆、将军府、大召、西力图召、五塔寺等众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周围有大片草原,是自治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呼和浩特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也是连接西北各省与大陆的陆上通道,是连接中国与蒙古、俄罗斯、东欧国家的桥梁。已建和在建的出海通道有7条高速和5条铁路线。穿越法兰克福的国际集装箱铁路列车横跨欧亚大陆桥沿线六国,运行周期约15天,总运行距离近万公里。是目前国际铁路集装箱联运中最长的铁路之一。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是一个国际机场,通达42个城市,开通超过49条国际国内航线。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呼和浩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经济在四个方面翻了一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总收入翻了两番。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5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8%,发展速度始终处于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人均GDP达到66929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74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46元,比“十五”末增长近一倍,年均增长13.6%。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543.80+0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两倍多,是前十个“五年”的2.3倍。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2465438亿元,比“十五”末翻了近两番。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9: 36.4: 58.7,在全区率先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乳业为主导的绿色食品加工、电力能源综合利用、生物制药、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是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产业、财税、金融、投资、土地资源等多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赋予内蒙古多方面先行先试权,为我市发展带来新机遇;二是自治区电力、能源、交通等一批出境通道的建设,使我市成为连接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和东部京津唐市场的枢纽;。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国家将我市列为胡宝鄂豫皖主体功能区核心区和自治区沿黄经济带建设,赋予了我市优先发展的诸多政策优势;第四,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市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和建设一流首都经济,继续保持两个“领先”,着力推进三个“深刻变化”,努力实现四个“翻番”。
两个“领先”:一是经济发展增速继续保持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二是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三个“深刻变化”:一是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有效推进产业多元化、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非资源产业,在总量扩张的基础上,基本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在2011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基础上,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三城共创”,中心城市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5个旗县城市建设进入全区101旗县先进水平。第三,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同步,力争在2010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四个“翻番”:到“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以上,四大经济指标均比2010翻一番。
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努力,使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城市优美、社会稳定、地域特色浓郁的现代化一流首都城市崛起于祖国北疆。
人文学科:
呼和浩特两千多年的文字记载和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大窑文化”,距今70-80万年的古人类石器工厂遗址。有中国最古老的“赵长城”,建于战国时期。有作为“胡汉秦”历史见证的昭君墓和辽代著名的万步华严塔。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雕刻的天文地图——金刚舍利塔;素有“最佳召城”、“佛教建筑典范”、“武星范宏”乌苏图召、“古木参天”喇嘛庙召等诸多召庙文化,形成独特魅力。在和林格尔增加中国东南部和东汉时期的壁画墓,沙漠风味的黄河旅游区,有“塞外西湖”之称的哈素海度假区和大青山丛林中的乌苏图国家森林旅游娱乐区,周边有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辉腾锡勒草原等旅游景点。使呼和浩特成为游客向往的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始终保持良好快速发展势头。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57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超过2465438+5亿元,增长20.1%。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5174元和8746元,分别增长12.4%和12.1%。2006-2010年,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41,31亿元。经过新世纪以来几年的快速发展,首都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12省会城市前列,具备了与东部发达地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到2015年经济总量进入全国27个省会城市前10的目标。
自然地理: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位于东经110° 46′-112° 10′,北纬40° 51′-41° 8′。9月1949,绥远省和平解放。65438年2月9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桂绥市工作组进驻桂绥。4月25日起,1954,“贵穗市”更名为“呼和浩特市”。1960之前,呼和浩特市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71年,隶属乌兰察布盟的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5 165438+10月21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 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呼和浩特市现行政区划辖9个县,国土面积1722.4万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山脚下,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它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蒙古语“呼和浩特”意为“蓝色的城市”。内蒙古人在省内通常被称为“呼和浩特”。
境内主要分为两个地貌单元,即北部的大青山和东南部的漫罕山,以及南部和西南部的土默川平原。地势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最高海拔在大青山金爵殿顶,海拔2 280米,最低海拔在托克托县中滩乡,海拔986米,市区海拔1 040米。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部,它产生了许多纵向山峰。境内主要山峰自西向东依次为九峰山、金米殿山、盘龙山、虎头山等。,满汉全席在东南方。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十万里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380.9平方公里,沟长6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972万立方米。1958年在沟口修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6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5438。哈拉沁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708.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622万立方米。全市河流总长度为1.075.8km,河网密度为0.1.77km/km2。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很大。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呈上升趋势,北部大青山区仅为2℃左右,南部为6.7℃。最高冷月温度为-12.7 ~ 16.1℃;最热月份的平均温度为17-22.9℃。年平均变化范围为34.4-35.7℃,日平均变化范围为l3.5-13.7℃。无霜期:北部山区75天,丘陵地区110天,南部平原地区113-134天:年日照时数1 600小时。降水:年平均降水量335.2-534.6毫米,其地理分布为西南地区最少,年降雨量仅为350毫米;平原地区400 mm左右;大青山区430-500mm;最多的是大青山乡义前乡村,年平均降水量534.6毫米,其次是景乡,年平均降水量489.3毫米,最少的是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35.2-362.8毫米。
根据自然地理,可以看出有多舒服。个人感觉不错。我是安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