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服务的起源与发展
导语: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案例、社区、团体等专业方法,帮助机构和他人发展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的社会服务人员。目前,我国大多数社会工作者活跃在民政、妇联、慈善、社会组织、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并已逐步扩展到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咨询等领域。他们在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
首先,灵性和灵性社会工作
要了解灵性社会工作,首先要了解灵性的概念。灵性,英文叫灵性,也翻译成?精神上的?狭义上,灵性往往被简单地等同于宗教信仰。其实宗教信仰只是灵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灵性的内涵比宗教信仰更广。
学者卡罗尔从两个角度理解灵性:一是作为本质的灵性,二是作为维度的灵性[1]1-13。通俗地说,卡罗尔认为,灵性可以被视为一种在个体内部实现自我平衡的力量,也可以被视为个体与上帝之间的一种存在关系。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总结灵性——个体在各种关系中都能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它包含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的平衡。要达到这种多重关系的平衡,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超越——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我们把内在超越作为一种灵性作为本质,假设心灵是分层的,有感性感知的心,有自我超越的心,在这种分层中个体有能力实现超越。灵性作为一个维度,属于外在超越,其基本出发点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实体论。假设人类的心智是不完善的,无法解决心智本身的所有问题,那么必须在心智之外找到一个对象或原型[2]。如果要细分灵性,可以分为四个具体层次。首先是宗教信仰层面。这是最直接的,大多数人平时接触并能感知到的精神存在。这是灵性作为一个维度的外在超越。第二是生命的意义。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都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思考。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人对人生意义的感受会越来越多,人也会越来越精神。第三是道德层面。道德层面的灵性本身就是多重关系下的平衡,比如我们拒绝杀生、安乐死、堕胎等。这些道德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对个人灵性的思考。第四是超自然灵感的水平。实证科学无法解释的预兆和反复出现的脑图像,属于超自然灵感的精神层面。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精神社会工作。是一种关注案主内在精神需求的社会服务工作,旨在帮助案主认识自我,帮助案主学会安顿和超越自我,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平衡感和个人成长。
二、社会工作精神服务的起源
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密切相关。19年末,一群基督徒希望通过成员间的关爱行动,来回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即睦邻组织和俱乐部的运动,社会工作发展的起源)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隔阂问题。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形式,主要关注的是人与最高实体的关系。在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时期,随着对皇权和宗教权力、人与神的关系等问题讨论的扩大,基督教逐渐修正了对精神问题的原有看法,逐渐扩大了对精神问题的讨论范围。不仅谈论个人与最高实体的神之间的关系,而且探讨人们如何实践灵性,从而使个人在多重关系中获得更好的平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到19年底,那么多基督徒开始参与睦邻组织和俱乐部的运动,并探讨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如何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个人如何修行以获得自我平衡感。从广义上讲,精神需求成为基督教作为宗教团体主动关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在影响着社会工作最早的动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性,社会工作的起源——睦邻组织和俱乐部运动在服务过程中仍然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所以当人们狭义理解灵性的时候,也是狭义理解灵性社会工作。因此,在实证科学盛行的学术界,社会工作专业长期以来未能正视精神服务的历史和现实需求,回避谈论宗教信仰,回避生命意义、道德和超自然感层面的精神和人文关怀。
第三,社会工作中精神化的丧失
何宋雪梳理了社会工作的哲学发展基础:经验主义传统、人本主义传统、激进主义传统和社会建构传统[3]。精神社会工作与这些哲学传统密切相关。
(一)精神社会工作的人文主义传统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关于西方的故事?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阐述。社会工作是在人文关怀的思想背景下诞生的。在社会工作的两个起源中,睦邻组织和俱乐部运动起源于从团体和社区层面关注人们的精神需求;而慈善组织关注的是个人如何获得帮助,如何发展自己,如何被释放。这些都充满了人文主义。
那么,在人文主义早期,灵性是否被视为人类的一种显性需求?在马斯洛早年对人的五个层次需求的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并没有把精神性作为一种外显的需求,而是更加关注个体现实的需求。
直到马斯洛晚年创立超个人心理学,才强调灵性是人类的一种需求。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有四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情感需求、理性需求和精神需求。
马斯洛认为,灵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个人不仅需要生理、情感和理性,还需要一种超理性或超验的意识的成长和转化。随着精神需求的提出,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社会工作和精神视角也在专业服务中被提出。从此,精神社会工作开始受到重视。
去精神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社工行业有精神服务。为什么不能开发一个专门的精神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何认为在这样一个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发源的时代,人文主义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激进?。
1、?疯狂?在理性时代,社会工作是精神化的。
文艺复兴之后,理性主义开始流行。随后,宗教的权威逐渐被削弱。大量社会工作者试图在实证主义和科学理性的基础上确立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所以希望消除社会工作发展之初的非理性色彩,尤其是宗教色彩。他们希望让社会工作更容易观察和衡量,让社会工作看起来像一门自然学科,更符合经验逻辑。这样,灵性逐渐从社会工作者的研究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经验哲学的物质理性的人。
比如社会个案工作的鼻祖里奇曼,在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极力主张用实证的科学方法来证明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在他的著作《什么是社会诊断》和《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中,鼓励社会工作者采用实证医学模式,从现象中诊断和治疗案主的问题。后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学者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经验范式体系的构建,引入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技术?专业的社工迫不及待地与宗教划清界限,脱离非实证的灵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证主义其实源于民本思想,既源于对神权的挑战,也源于宣扬人权的愿望。实证主义希望通过技术理性来回应人们的需求。但是,随着实证主义不断走向技术和理性的极端,它离人本主义的初心越来越远。就像今天,我们制造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产品却滞销,消耗了太多的自然资源。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些产品,似乎不再是因为人的需求,而是因为技术、市场、力量的竞争。
2.在极端个人主义下,社会工作被精神化了。
精神社会工作离不开个人主义。人本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然而,随着个人主义对个人自由的解读被无限放大,认为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信念被无限夸大,甚至对个人需求的解读也走向极端。有些解读甚至是庸俗的,缺乏道德伦理基础。个人主义的社会工作假设个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道德在没有宗教的情况下仍然是可能的。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寻找生命的意义,并用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来解释这种精神性[5]。极端个人主义下,个体的自我建构越来越令人担忧。学者安贝托?在《阐释与过度阐释》一书中,艾柯指出了过度阐释的危机。就社会工作而言,极端的个人主义很难让当事人达到多重关系的平衡。反而可能把当事人推向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无助的境地。另一方面,这也正好提醒社工要从广义上思考精神社工服务。
无论是对技术理性的疯狂追求,还是对案主个人现实层面无限放大的需求,所谓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越来越远?人文主义?初衷。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全套服务?这个概念应该包括?身体,思想和精神?立体服务。需求调查量表、访谈技巧等工具和技术只能让社工服务更贴近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从技术层面尊重、接纳、非批判,而不能从整个人的角度去理解服务对象的精神需求和能力。
第四,社会工作精神性的回归与发展
精神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人本社会工作的回归和发展。人文主义是精神社会工作的基础,精神视角将人文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人本主义导向的社会工作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将人与其生活情境联系起来理解,尊重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精神社会工作从更高的层面即精神层面关注个人需求,尊重案主的精神取向,要求社工正视案主的这种需求,并想办法满足。
超个人心理学和超个人社会工作的出现
尽管精神服务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起源,但由于实证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排斥,精神社会工作从未得到发展。
1960年底超个人心理学和超个人社会工作的出现,为精神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晚年,马斯洛重温早年提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时,发现早年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仍然不能作为一个人的终极目标,否则会把个人带入极端个人主义的境地。马斯洛开始思考,把个人的超越和精神需求置于自我实现需求之上,并在1969正式提出超个人心理学,希望把人的意识扩展到以整个宇宙为中心[6]。马斯洛晚年对需要层次的补充和超个人心理学的提出,直接推动了社会工作对个体灵性层次的探索。灵性作为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也被视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
超个人心理学试图打破传统心理学把身心、自我与非自我、心灵与宇宙人为割裂开来的观念,实现主客观的融合统一,把心灵的虚幻分化转化为本体意识的统一,把人类童年、成年和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结合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7]。与超个人心理学相对应的超个人社会工作的出现,也开始回答精神上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回应案主真实需求带来的困难。精神社会工作不仅帮助社会工作者克服对服务对象和某一个问题的关注,而且更加关注个案所有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其他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超个人心理学还是超个人社会工作,都是在抛弃宗教灵性的前提下,探讨个人与宇宙的平衡关系。这更像是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
作为一个类似精神社会工作的概念,超个人社会工作是对精神社会工作的矫正。精神社会工作也从最原始的宗教关怀扩展到关注个体内心平衡,正式成为关注个体内外平衡,不切实际的社会服务。
(二)新时代运动成为精神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在基督教的新时代运动也为社会工作中的灵性探索提供了机会。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灵性的探索得益于新时代运动的发起[5]。新时代运动可以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矛头直指人们的精神和信仰。新时代运动主张:为人们开辟一个整合的、兼容的世界新体验秩序,让人们感受到与宇宙和谐的感觉,从而更好地适应自由、多元、混乱价值观的现代生活[5]。此外,新时代运动与个人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个人主义的盛行,宗教趋向于独立、个性化发展,特别强调个人要形成自己的价值信仰体系[5]。此后,基督教对灵性的讨论越来越开放,并借助新时代运动的力量,将灵性推向更广的层面,如个体生命的意义、道德解释、超自然启示等等。此时此刻,有Car-roll从两个角度对灵性的理解,灵性是本质,灵性是维度。针对灵性的新定义,社会工作也不断延伸到个人工作的灵性介入层面,灵性社会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作为非主流的精神社会工作服务
目前,虽然精神社会工作还没有像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治疗那样成为社会工作干预方法的主流,但精神社会工作也在过去的不断讨论中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干预范式。精神社会工作者主要帮助服务对象认识自己和自己的精神需求,帮助服务对象学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安顿自己,并通过不断的超越获得自我平衡感。
精神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认识自我(包括自身内在的情绪、思维、道德、价值观)和环境,协助服务对象分析自我,培养其自我认知和自愈能力,最终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内外关系平衡的一套社会工作服务方法。
在实证主义横行的今天,作为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的灵性被长期忽视,社会工作行业转而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物欲和世俗需求。当社会工作面对案主时,如果我们的行动仅仅着眼于如何回应案主的物质和世俗需求,社工将永远陷入资源链接和推动案主回归所谓正常社会生活的漩涡。只有正视案主的精神需求,陪伴他,案主才能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