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的历史
吴淞江来自太湖,古称震泽。太湖通过松江、娄江(今六合一线)、东江入海,即所谓的“三江”。《尚书·龚宇》有云:“三江入,地震定。”“三江”曾经是大江大河,水量巨大,尤其是中支的松江,作为最宽的主流。据许多史料记载,松江长期以来宽度超过10公里,江面宽阔,气势澎湃。有诗为证:“吴淞之水来震,波浩荡荡。”到了中唐时期,大诗人杜甫在《画山水画歌》中,已经写出了“安得并州快剪,剪吴淞半江”的名句。直到北宋时期,青浦县的松江依然“九里宽”,依然是太湖排入东海的主要通道。唐宋时期的吴淞河水浩浩荡荡,绝非今日的苏州河可比。河口最宽的部分呈喇叭状,宽度为20英里。“吴淞古河又深又宽,可媲美千河。”
西晋时,吴国人汉斯·张“因见秋风起,思吴中之菜、汤、鲈”,遂弃官归吴。他怀念的鲈鱼和鲈鱼是吴淞江的特产,有“鲈鱼思维”的典故。这个典故在后来的宋词中反复出现,辛弃疾的词中也有“据说栖木才美”的说法。
自宋末元初以来,由于战乱无节制,泥沙淤积,水利官员流失,措施不当,地方官员纵容民间开垦土地,吴淞江日益萎缩。元十五年(1278)华亭府改名松江府后,松江正式改名为吴淞江。
从永乐元年(1403)开始,工部尚书夏元吉率众疏浚与黄浦江水相通的范家浜,然后从现在的外白渡桥进入吴淞口,到达复兴岛以东的古南磨房。黄埔自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流入长江,故称“黄埔胜歌”。到1569年,海瑞在治理吴淞江时,判断“黄埔夺淞”的趋势无法逆转,进而确立了“从黄埔入海”的方针,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长江的入海口叫吴淞口。南宋时,咸淳在《禹志》卷九中记载了一个吴淞河口。明朝永乐二年(1404),范家浜开通,黄浦江改道在复兴岛附近汇入吴淞江。所以明代有“吴淞河口是黄浦江口”之说。吴淞河口外有吴淞外沙,阻碍航行。清三年(1911),修建左导堤和右顺坝,分流冲沙,阻止长江泥沙涌入,吴淞外沙逐渐消失。
上海开埠后,来上海的外国人溯流而上,发现坐船可以到达苏州府城,所以英文标准翻译是“苏州河”。1848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扩大英租界条约时,吴淞江第一次在正式文本中被称为苏州河,后来上海民间逐渐称之为苏州河。但苏州、河北、新泾上游地区的人和教科书仍称之为吴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