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2009年及2010年中国经济的回顾与展望。

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回顾及2010展望。

经济平稳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将更加平稳、均衡地增长,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好于2009年,投资贡献率下降,国内消费基本保持稳定。虽然出口的反弹会比较明显,但是与之前的扩张周期相比,出口增长还是比较疲软的。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也将发挥作用,消费将保持稳定。投资增速可能从高位回落,但房地产投资和出口的反弹将支撑投资的整体增长,私人部门投资将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力。总体来看,2010年外需和内需会更加平衡,但内需的动力依然强于外需。随着经济的复苏,物价会逐渐上涨,但涨幅会比较温和。

政策前瞻: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和流动性的充裕使得政府有必要在2010调整货币政策。历史经验表明,货币政策的收紧首先是增加流动性,然后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后是加息,开始人民币的逐步升值。但是,如果政府在考虑“退出”时机时,仍然着眼于两个指标的变化:出口和通胀,那么货币政策的“退出”可能会相对滞后。在此之前,政府仍倾向于采取较为温和的行政手段,这可能为资产价格上涨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出口的相对疲软和贸易摩擦的升级将进一步加强扩大内需和扩大国内市场作为我国下一步政策重点的必要性,这将使财政政策保持积极状态。

2009年审查

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仍面临风险。

2009年,在各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下,世界经济开始逐步复苏。美国和欧洲的GDP在第三季度恢复正增长,日本经济在第二季度走出衰退,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复苏势头相对强劲,以至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澳大利亚和挪威在第四季度加息,印度也提高了流动性比率)。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GDP增长率恢复正增长。

尽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开始复苏,但众所周知的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政策将在2010年逐渐“退出”,私人部门必须再次肩负起支撑经济增长的重任。然而,一些关键因素将制约特别是发达国家私人消费的增长,进而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首先是美国的财政赤字约束。随着经济衰退中税收的减少和政府支出的增加,美国的财政赤字在2009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4万亿美元以上。巨额财政赤字限制了美国继续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增长的空间。

其次,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和储蓄率在拖累。当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逐渐消失时,消费的增长将取决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水平。由于美国失业率已达26年高位(10月升至10.2%),且市场普遍预期就业市场不会很快好转,高失业率将制约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进而拖累消费。此外,储蓄率的回升也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中国强劲的内需和快速的经济复苏。

2009年,中国经济复苏力度明显强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系列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今年中国经济呈现“V”型走势。分季度看,GDP增速在一季度触底(6.1%),二季度强劲反弹(7.9%),三季度继续回升(8.9%),四季度可能达到峰值(> 9%)。与之相伴的是,投资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继续回升,消费保持强劲,出口企稳回升,物价逐步走出通缩。

三驾马车对GDP增长的拉动效应

今年,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加速复苏态势。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投资是2009年经济强劲复苏的主要动力。今年6月5438+0至6月5438+00,投资同比增速达到33.1%,创下近14以来的最高纪录。分行业看,主要来源于三类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及其上游行业投资(如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民生投资(如教育科研、卫生社保和文化)、消费行业投资(如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医药)。当然,也有一些行业的投资增速较上一个扩张周期相对较低。如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长由低到扩张,累计增速与历史平均水平(2004-2008年28%)相比不高(1-10年23.4%),外贸(如纺织、通讯设备、纺织服装)投资在增加。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增速基本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从1-10的数据来看,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消费增速(16.4%)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15.7%)。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消费增长如此强劲,政府的刺激政策可能是拉动需求的主要原因。在政策的刺激下,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确实令人鼓舞,尤其是创纪录的汽车销量(今年前65,438+00个月的汽车销量已超过65,438+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分类型来看,除了受益于政府购置税减免政策的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外,未享受该优惠政策的1.6升及以上乘用车销量也快速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策刺激并非消费表现强劲的全部原因。此外,房地产销售强于预期。6月5438+0至6月5438+00,全国房地产累计销售面积增长48.4%,再创历史新高。房地产销售的火爆,带动了建材、家居等行业消费的大幅增长。

到目前为止,出口疲软是中国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定的关键因素。由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步伐相对缓慢和疲软,中国出口的改善也将滞后。从今年的月度数据来看,出口环比从3月份开始有所好转,但直到最近出口增速才开始明显回升,主要是海外企业开始补库存,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大幅收窄。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和基数效用(去年6月11至今年上半年出口基数较低),预计2010上半年出口反弹将非常明显。

2009年,中国出口缓慢复苏。

随着经济复苏和物价反弹,三季度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渐收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信贷开始正常化,贷款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尽管中长期贷款继续增长,以确保经济刺激中重大项目的资金供应,但6月至4月贡献大部分新增贷款的票据融资增速在下半年开始大幅放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央行指导、银监会审查信贷资金流向以及要求银行严格执行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的结果。二是7月9日央行重启7个月1年期央票发行,并在6月5438+10月第二周开始从公开市场持续回笼资金对冲流动性,这可能是央行吸收流动性的开始。

2010展望

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2010年,中国经济将更加平稳均衡增长,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好于今年,投资贡献率下降,消费保持基本稳定。

2010年出口反弹虽然会比较明显,但相比其他扩张周期还是偏弱。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走出衰退,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将进一步改善。但在更长一段时间内(如半年后),出口仍面临发达国家(如美国)在政府经济刺激政策效果逐渐消失后增速放缓的风险。

明年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也将发挥作用,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今年支撑消费增长的两个关键因素明年仍将发挥作用。首先,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转向私人消费的背景下,今年年底到期的汽车和房地产相关优惠政策得到了延长。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家电消费和农村消费的刺激力度,不排除明年会出台更多的“促消费”政策。第二,最近几个月商品房销售的高增长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推动建材、住宅和家用电器的消费。此外,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企稳,企业利润增加,个人收入预期提高,食品、日用品、娱乐等消费增速进一步回升。因此,2010年国内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2010年投资增速可能从高位回落,投资结构将发生变化。今年的投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政府“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中的重大项目快速启动,银行的大量信贷充分保证了政府各类项目的资金供应。但这种情况明年不会再出现,今年投资的高基数和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不支持明年投资继续超高增速。与此同时,投资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基础设施投资和其他政府主导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将下降,私营部门投资在房地产投资和外贸部门投资增长的支持下将进一步改善,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将增加。

总的来说,支持2010房地产市场好转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房地产市场整体不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需求依然旺盛;第二,不会出现对房地产行业有害的重大政策调整。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们看好中短期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自2005年以来,房地产竣工面积一直低于销售面积。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否认房价上涨过快,房价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市场普遍认为,2010的政策仍然是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对此,我们应该区别对待房价的上涨。中国不同地区差距巨大。在房屋销售整体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初始条件不同、价格涨幅不同,居民的购房能力及其受影响程度也有较大差异。如果用“房屋每平方米售价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这一指标来衡量购买力,中西部大部分省市居民的购买力明显强于东部地区。比如2008年,湖南居民的购买力是北京的3倍多。此外,通过对比2008年和2003-2005年的购买能力指数,以差距增大为准绳,衡量房价上涨对购买能力降低的程度。结果显示,两类省市: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市(如北京、浙江、福建、广东)和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西部省市(如四川、重庆)受影响相对较大。前一个省市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投机比重比较大,后一个省市主要和过去房价比较低有关。大多数中西部城市甚至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力。

因此,政府不宜采取一刀切的紧缩方式。前几年的经验表明,稳定的政策环境对于房地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政府的每一次重大政策调整都会导致短期内投资增速大幅下滑。鉴于房地产行业在支持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预计政府不会轻易做出任何在中短期内损害该行业的政策调整。

在此背景下,需要严格执行现有政策(如二套房贷政策、房地产商囤地处罚制度)或对房地产政策进行局部调整,防止过度投机。这样做不仅不会打破房地产行业的复苏势头,而且有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除了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出口是刺激投资增长的第三个关键因素。从历史数据来看,外贸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长与出口有很高的相关性。目前,由于前期出口大幅收缩,纺织服装、化学纤维等外贸相关行业投资增长仍然较低。随着出口反弹的延续,预计2010外贸行业投资将逐步恢复,其恢复趋势将进一步向上游行业(如化纤、石油)延伸。

外贸相关行业投资增速相对较低。

此外,虽然政府投资正在逐渐淡出(下半年基建投资等政府主导型投资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中央政府仍有充足的资金使政府主导型投资在2010的任何时候都能弥补私人部门投资的不足。根据计划,中央投资1.18亿元分两年下达,剔除已经拨付的5915亿元(根据拨付进度,去年四季度为104亿元,今年为4875亿元),2010年中央投资资金仍有5885亿元。可见,即使房地产投资和出口不如预期乐观,政府仍有足够的能力支持投资增长。因此,对于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不必过于担心。

价格上涨了,但涨幅不大。

在今年165438+10月期间,CPI同比涨幅已经由负转正,结束通缩。随着产出缺口的逐渐弥合,物价上涨的压力会加大,但2010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通过对CPI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居住类占CPI的14.69%,另外两类各占约1/3)的分析发现,上述三类在2010年的价格涨幅可能达不到2007年的涨幅。因此,明年中国的通胀水平可能会相对较低。

通过分析CPI的历史数据发现,在经济和出口同时快速增长的2003-2007年,制成品价格的涨幅没有超过2%,是因为制造业整体供大于求,制造业产品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动力,这一点从近年来电子、电器等行业的产品价格走势基本可以反映出来。与2003-2007年的扩张周期相比,2010年中国出口将相对疲软,产能过剩问题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将进一步制约制成品价格上涨。

受政策调整和未来住房供应增加的影响,住房销售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对租金价格反弹的传导效应也将减弱。虽然水、电、煤、汽等资源价格改革会提高CPI,但由于调价采取相对温和、渐进的方式(如调价先提高全国非民用电价,再提高居民电价),短期对物价的影响相对有限。

国内冻猪肉收储计划政策并没有持续多久,今年猪粮比只有2个月,比2003年猪肉价格暴涨前的连续19个月短了很多。它对农民积极性的影响没有2003年那么大。此外,尽管近期部分地区爆发了猪病,但其影响远不如2007年,政府有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因此,2010年出现猪肉严重短缺的可能性不大,此轮猪肉价格上涨也未必会出现类似2003年、2007年的“暴涨”局面。

此外,今年中国粮食产量高,但发达国家增速仍面临2010放缓的风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很难像2007年那样快速上涨,进口因素对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拉动作用可能不会比2007年更强。

未来政策前景

有必要调整货币政策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和流动性的充裕程度(以M2-GDP-CPI衡量,流动性宽松程度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使得政府有必要在2010调整货币政策。历史经验表明,货币政策的收紧首先是加大流动性对冲,然后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后是加息,开始人民币的逐步升值。但是,如果政府在考虑“退出”时机时,仍然着眼于两个指标的变化:出口和通胀,那么货币政策的“退出”可能会相对滞后。在此之前,政府仍倾向于采取较为温和的措施,因为2010年出口前景仍不明朗,通胀可能不会构成严重威胁,行政手段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资产价格的作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为资产价格的中期上涨创造有利条件。此外,相对疲软的出口和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强扩大内需和国内市场作为中国下一步政策重点的必要性,这将使财政政策保持积极状态。

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有很多条件。CPI通胀和外部环境变化(如资本流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从CPI通胀的情况来看,虽然CPI同比增速已经走出了通缩的阴影,但2010年出现严重通胀的可能性不大,这将使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动力不那么充分。

众所周知,对CPI影响最大的是产出缺口。如果把上一周期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平均增速16%作为经济恢复到潜在经济增长水平时的工业产出水平,那么近几个月工业生产增加值的运行情况(16.1%,165438+)剔除低基数的影响,仍然低于潜在工业产出水平),说明产出缺口正在迅速缩小,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调整时间可能不会在太远的尽管产出缺口可能很快就会弥合,但此轮经济复苏具有不同于以往周期的特点,即政府主导的投资迅速扩张,私人部门投资和出口复苏相对缓慢。因此,央行在调整货币政策方面可能会相对滞后。

一是在出口前景仍不明朗,消费受长期因素限制的背景下,短期内出口难以弥补。从中短期来看,必须保持投资的增长,特别是私营部门的投资。如果贸然加息,不利于“4万亿元投资计划”下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投资。

第二,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美国维持低利率政策的情况下,如果中国首先加息,将吸引资本流入,推高资产价格,增加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第三,如果人民币恢复升值,采取渐进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升值,短期内会吸引大量热钱,但在明显升值后,会构建人民币开始贬值的预期,从而大大降低对热钱的吸引力。缺点是不利于出口和就业的恢复,也不利于短期内流动性的管理。

流动性宽松程度远高于历史记录。

从外部环境看,2010年中国资本流入将加速,但与2005-2007年相比,流入速度和规模可能仍然较小。第一,随着外需的进一步改善,2010年我国出口将逐步恢复,贸易顺差将扩大,但内需的动力仍将强于外需,贸易顺差可能不会很大。第二,热钱快速流入是必然的,但流入规模不如以前。虽然各国的“退出”策略随着经济复苏被提上日程,但由于各国经济复苏差异明显,政府政策“退出”的时间会有很大差异。整体来看,发达国家经济相对疲软,通胀保持低位,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维持;新兴市场国家复苏势头良好,通胀上升,货币政策需要更早收紧。新兴市场国家在收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利差扩大和货币升值的预期,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由于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更加强劲,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对资金的吸引力更大,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对于大多数国家货币的贬值压力更大。在这种背景下,热钱的流入是必然的。但目前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价值)仅回到2008年8月的水平,与2005-2007年相比仍处于升值通道。同时,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表现出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比2007年要小得多,并且考虑到2010的贸易不平衡可能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能也没有以前那么强烈。

今年年初,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贬值。

基于以上内外部分析,我国以利率手段调整货币政策的时机可能相对滞后,加息可能在美国之后进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2010更重要的是防止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引导银行通过窗口发放信贷、严查贷款流向防止资金流入股市、重启IPO增加股票供给、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加强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公开市场回笼资金、打击投机资本流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等。2010,央行可能还是会优先考虑上述手段。

但关键问题是,上述手段能否有效应对资产价格上涨的风险,并使其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如果不是,加息的时间会比预期来得更早。

历史经验表明,政府的行政措施在短期内对资本市场有很大的调节作用。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提高印花税,打破股市持续上涨的趋势,股市短期内大幅下跌。6月20日,证监会颁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实施办法》,QDII全面向券商和基金部门敞开大门,股市应声下跌;6月29日,财政部获准发行6543.8+0550亿元特别国债购汇;15年8月,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由20%下调至5%,这些都暂时影响了股市。尽管如此,股市在大幅调整后仍延续此前的大方向。这基本上是引入行政手段后的一个* * *特点。即使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无法在短期内阻止这一趋势。

综合来看,2010中国货币政策将面临较大挑战,政府将在出口复苏和资产价格上涨之间权衡利弊。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货币政策往往以前者为主,而对资产价格上涨则采取行政和调控手段。由于2010物价可能温和上涨,出口相对疲软,加息时间可能滞后,可能有利于资产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