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的发展阶段

前水墨画、水墨、后水墨画既是中国主流绘画的历时性表现,也是时态的持续渗透。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中西文化并存、古今交融的多元时代,水墨画和后水墨画与其说是两个相继的阶段,不如说是同一艺术生涯中的两个活动,因为正是不同的蜕变相辅相成,扩大和延续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生命力。

水墨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独特产物。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水墨画,到战国时期的帛画线描,再到晋唐宋元时期的彩屏画卷,我们可以看到水墨画发生、发展、成熟的清晰轨迹。作为中国人观察和表达世界的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方式,作为中国人承载其观念意义的形式结构的自律发展的结果,作为中国人赖以休养生息的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参与了中华文明辉煌的构建,而且为世界艺术的多元格局提供了一个自立自足的极点,并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文化品格渗透到当今大多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当然,上述过于一般化的叙述实际上混淆了水墨画与中国画、传统水墨画与现代水墨画的重大区别。

如果把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区分为中国画,那么水墨画只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在上个世纪中叶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水墨画一直是指用纯墨或浅色制成的中国画。随着西方油画、水彩画等舶来品在中国的逐渐普及,以及中国画自身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墨画在某些场合已经被用来指代中国画。一方面,水墨画的延伸符合画种称谓的并行原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探索民族绘画的现代形态。利用媒介的物质规定性来简化中国画过于庞大、模糊和精神化的内涵,对于这类绘画的从业者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可以减轻历史压力,摆脱习惯性心态,楔入现实情境。这可能是90年代以来,水墨画作为一种绘画的概念越来越流行,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的内在原因。

伴随着水墨画概念的变异,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倾向逐渐缠绕在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思维和理论思维中。当人们摆脱了中国画生存斗争的阴影,从作为画种的水墨画中获得动力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面临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一种是特定的行动和表达规则、特定的规训意识和理性精神、特定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内涵所主导的话语体系,要求当事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到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水墨画被理解为一种不同于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的媒介构成,一种中国文化孕育的、中华民族所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因此它完全自由地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奔向新的自由和新的可能。因此,传统水墨画与现代水墨画的分野、互动和交叉,构成了当代水墨画的复杂景观。

鉴于以水墨画概念为基础的绘画艺术在历时性和* * *,包含着巨大的变化甚至质的区别,为了下文的顺利开展,有必要加上特殊的前缀——前水墨画、水墨、后水墨画。

在水墨画的学科特征尚未确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之前,代表画家出现之前中国的绘画形式,我们统称为前水墨画。从现有资料来看,唐以前的绘画史也是前水墨画史。虽然水墨画作为绘画媒介已经被广泛使用,纯水墨画作画的例子也很多,但也只能算是水墨画的前奏。随着王维、张勋的碎墨山水,郝静、徐希的笔墨构图,董源、米芾的图式趣味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主角,水墨画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

有趣的现象是,水墨画家往往与文人画家不谋而合,水墨画史的兴衰也与文人画史的兴衰息息相关。宋元以后,文人画家占主流,从、董其昌、徐渭、扬州四王、四僧、八怪到吴昌硕、黄,都是以文人画家的素养支撑水墨画艺术的高度成就。绘画的拟人化、绘画艺术的人本化、画家的文人化的过程,把水墨画锻造成了一门融诗书画为一体、蕴含畅游之情、注重形式趣味的精英艺术,在民间绘画、宫廷庭院等多种绘画形式的背景下,代表了中国国画的最大特点和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