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如何理解?
目前,对于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一些学者也没有严格区分“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经常将它们进行比较或混淆。显然,农村社区文化指的是农村社区文化,而不是一般的农村文化。不同的农村社区有不同的社区文化。农村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讲的就是农村社区文化的差异。农村文化的概念主要是相对于城市文化(或城市文化)而言的,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界定农村社区文化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农村社区,什么是文化。然而,农村社区和文化的定义是不同的。相比较而言,文化的定义更为复杂。一般认为,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首先定义了文化。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义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指这样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能力和习惯。”(1)吉尔兹(Clifford J. Geertz)认为,这种泰勒式的大杂烩理论和方法会使文化概念陷入两难境地。这一点在Kluckhohn的《人之镜》中尤为明显。在讨论文化的概念时,Kluckhohn用了近27页的篇幅依次将文化定义为:(1)“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2)“个人从群体中获得的社会遗产”;(3)“一种思维方式、感觉和信念”;(4)“行为的抽象”;5]“就人类学家而言,是关于一群人实际行为的理论”;[6]“知识的宝库”;(7)“对重现问题的一套标准化认知取向”;被“习得行为”;(9)“行为的规范管理机制”;(10)“一套调整与外界环境和他人关系的技术”;(11)“一笔历史存款”;最后,也许是出于绝望,他开始乞讨。
它有助于将文化直接比喻为地图、过滤器和矩阵。(1)格尔兹从符号学的角度将文化定义为“人们自己编织的一些意义之网”,因此他主张“对文化的分析不是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寻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②
尽管人们并不满意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但几乎每个研究文化的学者都不得不引用他的定义来展开自己的研究。根据博汉南和马克·格雷泽的说法,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当其他定义被证明太麻烦时,人类学家可以求助的定义”。事实上,关于泰勒文化研究的最大争议不是他的文化的定义,而是他的文化概念。
一方面,贯穿各种文明的一致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基于同一原因的同一行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不同的层次可能被视为不同的发展或演变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历史的产物,并在塑造未来历史中起着相应的作用。④
简单来说,泰勒的文化概念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均变论;第二个是幸存者的概念。泰勒的进化论影响了一大批文化学者。比如《古代社会》里的路易什。摩根体现了类似的文化进化观点。他在书的开头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人类早期情况的最新研究成果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从最底层开始职业生涯,通过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逐渐从蒙昧走向文明。不可否认,有些人类家庭仍然生活在愚昧的社会,有些生活在野蛮的社会,当然,有些生活在文明的社会。他们都经历过或者即将从蒙昧走向文明,看起来是一样的,所以这三种不同的情况是以一种自然的、必然的进化顺序相互关联的。⑤
虽然很多学者对这种单线的历史进化论观点提出了批评,但直到今天,文化进化论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文化进化论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普遍主义,与此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历史具体主义的文化观点,试图解释各种特殊的文化模式,甚至强调从特殊的文化语境中理解特定社会的文化实践。例如,Geerds认为文化只是“地方性知识”。这种日益高涨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对我们研究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具有启发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对农村社区文化的专题研究很少,很多论文避开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直奔主题讨论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个别文章的定义来看,社区文化或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基本上是泰勒式的。例如,张健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的社会生活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倾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⑥郑杭生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娱乐方式;后者主要包括人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观等。)、信仰结构和规范结构(习俗、道德、法律等。). "⑦毕田芸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为社区居民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规范的总和。”⑧孟古和白志刚认为:“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为保护和改善其居住的条件、形式和气氛,并使自己与社区融为一体而形成的精神活动、生产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⑨对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一般只是在上述社区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加上“农村”一词。如赖、等认为,社区文化是中国新时期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文化娱乐和文化设施,而且影响和包含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习俗、信仰和人际关系。(1)张桂芳认为,农村社区文化是生活在农村一定地理区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内,具有一定联系和联系,具有相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亲近程度和道德规范的人们所形成的。从形态上看,农村社区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社区文化统一体。(2)张兴杰等人认为,农村社区文化是生活在农村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们以一定的纽带和联系,如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亲近、道德规范等形成的。③这样的农村社区文化定义不利于农村社区文化研究的积累或增量推进。
第二,情境体验
这些对农村社区和农村社区文化的界定,都试图找到一个关于什么是农村社区、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的本体论答案。然而,人们由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对一个事物是什么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对一个概念的定义产生分歧或争议。这样的定义与其说是实证研究,不如说是对概念的分析或者是对词语的“考古”——缺乏实际内容和生活意义。所谓实证研究,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对植根于社会实践的社会实践的一种解读,所以它不得不深入社会实践,具有人的生命价值。从实证研究来看,所谓农村共同体是指一群农民的日常生活(这一范畴不仅指地理位置的范围,还主要指生活本身的差异和界限),他们享有相同的价值规范。因此,农村社区不能只从地域上来解释,还应该从生活本身来解释,也就是说,农村社区与其说是一个定义明确的地理区域,不如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所谓文化,是指一套情境化的经验,用以论证这套经验合理性的话语以及相应的维护机制(如行为准则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将农村社区文化定义为一群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共有的情境体验及其价值规范。
1.农村社区文化首先是一种地方性文化。地方性有地方性、局部性、区域性等多种含义。也就是说,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社区的当地人所享有的一种“地方性知识”,因此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
2.农村社区文化具有特定的社会适应性。每一种特定的农村社区文化只适应那个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活需要,并与那个社区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相统一。正如毕所说,对于外人来说,社区文化是社区的重要标志。了解一个社群的文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一个社群。对于“圈内人”来说,熟悉和掌握这个社区的文化,就成为一种适应社区的“生存和生活技能”,可以使自己在社区的一切生活和活动都显得“自然”。④
3.农村社区文化关系到农民的日常生活。它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独立实体。虽然乡村社区文化一旦生成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个体而言的。即便如此,个体行动一方面受制于社区文化,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文化,这一点AnthonyGiddens的结构理论已经作出了恰当的解释。
4.农村社区文化是生活经验的再现。文化是作为经验存在的,它只发生在实践中。⑤经验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因此农村社区文化是实践理性在农村社区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与该社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现实相关。这种实践性知识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在当地反复实践,并被实践检验、证实和改造的。为什么在传统的农村社区,长辈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由于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有实际知识或生活经验来应付社区的生产和生活。如果社区成员实际上离开了这个生产生活实践领域,这个农村社区文化对他就失去了作用。比如,如果一个农民的工作脱离了农业生产,生活的重心转向了城市,那么不仅原有的农村社区文化和社会资本不会对他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裨益,也不会对他有所规范和约束,他的行为必然会脱离原有社区的道德生活,从而产生“离域化”效应。
5.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经验体系。它既包括具体的生活经验知识,也包括相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所谓意识形态,其实是一种议论文式的话语,往往是论证和维护某种社会结构的合理性。严格来说,农村社区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层级结构,基本层级是一套生活经验知识,其次是与这套经验知识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意识形态论证了这一套生活经验的合理性,而价值规范则规范人们按照这一套经验知识行事——玛丽·道格拉斯女爵士说得好,她说:“在公共性的意义上,文化就是规范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它在个体经验之间起着仲裁和解的作用。”②
6.农村社区文化呈现差序格局。由于生活经验系统是等级化的,农村社区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序结构。一种特定的社区生活体验,只是满足了该社区的生活需求,与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相同的相邻社区一起,表现为同一地域的文化形态。比如皖南农村文化和皖北农村文化不一样,皖南农村文化和皖北农村文化不一样,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不一样。从一个具体的农村社区由内而外,农村社区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
第三,情境理解
那么,如何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呢?由于农村社区文化是一个情境体验系统,所以只能用情境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
所谓情境,就是事物存在的相互关联的情境网络。情况总是基于特定的社区。
深藏在语境概念基础中的是地点因素。语境是由场所创造的:场所是语境的最低形式。位置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观念上。这样一个地方是由意识形态和宗教意义、文化价值取向、社会礼仪规则、地域场景和空间取向、时间和历史机遇、个人经历因素、与谈话直接相关的圈子、现状等因素塑造的。一个世界围绕着一个由相似因素组成的地方崛起。③
这里所说的“位置”就是我们所说的社群。情境理解采用主题视角。简单来说,所谓主题视角,就是研究者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问题。在研究农村社区文化时,只有站在社区中人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他们的文化,才能发现社区文化是符合当地人民生活实际需要的。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每一种文化,无论高度、落后、先进,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而其存在的理由也仅限于这个特定的共同体,是由这个共同体特定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情境理解也是一种“n-active的观点”。格尔兹非常欣赏马林诺夫斯基使用“文化持有人的内在视野”来研究另一种文化。“你不必真的是一个特定的‘文化持有者’才能理解它们,也就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析方法所揭示的两个概念的作用。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不同的情况下,人类学家应该如何利用原始材料创造出与他们的文化持有者的文化状况相一致的确切解释?”④强调从文化持有人的内在视角看问题,而不是把研究者的想法强加给当地民众,而不仅仅是从研究者的角度去解释和判断当地的文化现象。
理解别人一些接近感性经验的概念,并有效地重铸为所谓已知的关于社会生活的遥远的感性经验,是一件极其微妙的任务。就算不像魔法那么不可思议,也要像钻到别人的皮层一样深。关键是不要被给你提供信息的当地人带入他们内在精神的相同对应。也许,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指代自己的内心。毕竟他们并不像有些人宣称的那么热衷。最重要的是描述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①
情境理解虽然没有与文化持有人融为一体,但它要求研究者应该被纳入到整个社群中去思考,即研究者应该在情境中理解和解读社群文化,将研究者与社群中的人联系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将他们对立起来,或者采取主客观二分法来解释他们。语言人类学家派克·肯尼斯(Pike Kenneth)从人类学描写的两个不同视角,即“内部人”和“外部人”,提出了“主位/分位”的描写理论:主位是文化承担者的认知,代表着内在的世界观,甚至是其超自然的感知。它不仅是内部的描述,也是内部知识体系的传承者。它应该是一个文化持有者唯一谨慎的评判者和提名者。另一方面,Etic代表了一种使用外国思想来识别和分析持不同政见者的文化。在这里,“科学性”是对遗传认知和描述的唯一审慎的判断。(2)王海龙认为etic到底有多少“科学性”,在什么意义上以对外描述、对外理解的方式给特定的文化发布一个名头的方式赋予它“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3)虽然帕克的“主位/分位”描写理论抛弃了对“主体/客体”的分析,但他所论述的两种描写方法仍然是相当对立的。情境理解显然超越了这种对立的描述方式和思维方式,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的统一。在进入对外星文化的认识之前,研究者是一个“局外人”,往往持有“科学”的价值观念。但在认识的过程中,他试图深入到这种异类的文化结构中,以“局内人”的视角去体验和看问题,然后抽离出来解释理论。这种解释虽然难免带有主观性,但也带有文化持有者的印记。
在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学者戴着有色眼镜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在他们眼中,农村社区文化必然落后或低劣,他们主张用先进的城市文化取代农村社区文化。即使一些学者自觉放弃这种“有色眼镜”,也是以所谓的科学或客观的名义,采用客位化的描述方法来研究农村社区文化。问题是,这种客位化描述的结论最终与前者融合,他们主张用所谓的现代文化改造中国落后的农村社区文化。相反,如果我们采取情境理解,我们可能会看到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另一种景观,在这种景观中不可能有文化偏见;在情境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社区文化正经历着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国家和市场的力量正在重构中国农村社区文化。
本文是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08ASH010)和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当前农村文化变迁与和谐文化建设”(项目批准号:08JJD810159)的一项成果。本研究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央大学基础科研业务费项目的资助。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