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茶的历史与文化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的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是佛教中的藏王菩萨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以佛教和茶文化为特色的景区。

九华山雄伟壮观,九大主峰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尽显云表。山区、溪流和瀑布雨量充沛。树是青笼杂花生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茶叶资源。

九华山佛茶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采用当地茶树品种的优质鲜叶,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它的形状又扁又直,像一个佛手。九华佛茶历史悠久。其前身是九华毛峰,以山前民院毛峰和山后黄石溪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最早可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

九华山茶起源于唐代。

黄金之地有一首真挚的诗《送童子下山》:寂寞时想家,会在别云的房下瞻仰他的九朵花。

爱骑竹马到竹篱,懒采金砂。瓶底月不沾,煮茶别做花。

去的时候不需要经常流泪。老僧相伴阴霾。

诗中写的是“茶壶作花”,可见当时金帝藏和他的弟子们也在喝茶。不过这首诗对联也写成了“瓶底添明月,池边洗花。”如果是这样,那这首诗就和茶无关了。

南宋陈亚在《九华诗选》诗《煎茶峰》中这样标注自己:“昔日宝地招道夫妇峰前,春来煮茶。”又注:“广化寺钟楼上”。可见九华山有一个炒茶峰,在宋代广化寺钟楼之上,峰名是因为峰前经常用金宝炒茶。陈亚的诗《煎茶峰》再次表明,金帝藏不仅自己喜欢喝茶,还经常煮茶招待道士夫妇。当然,仅凭这首诗,我们并不能确定金款待道绿的茶是九华山土茶还是山茶。

封于唐代的冯《文健集》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仓、狄,渐至荆邑,多开店铺,卖煎茶,不问俗题,投钱饮。其茶来自江淮,船、车此起彼伏。它位于山区,色彩丰富。”严丰是唐玄宗天宝进士,其生卒年与金乔觉大致相同。江淮指的是江南和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当时的安徽霍山黄芽、千山天竺茶、宣城雅山横条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中国的名茶,江南名山九华山产茶也就不足为奇了。

《冯仕文·吉剑》也有:“(茶)南方人喜欢喝,北方人刚开始不怎么喝。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降妖师和大兴禅。晚上不睡觉,不吃饭,都让他们喝茶。人们珍惜骑士精神,到处做饭喝酒。从此,效仿成了一种习俗。”供佛教徒坐禅驱除睡意、招待香客和游客的茶,在佛教中很流行,寺庙里的和尚喝茶也很常见。唐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饮酒风尚的影响,也“到处烧开喝,从此成了风俗。”九华山位于江南,盛产茶叶。盛唐中期种茶是很有可能的,和尚在九华山喝茶更是天经地义。

九华山茶最早兴盛于宋代。

南宋左丞相周弼,游历九华四海。他写了九华山的记录。他游九华,“到花城寺,……祭奠金隐塔,……高僧祖英独居塔院,献土茶,品敌北苑”。北苑位于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县),北苑出产的龙凤组茶专供皇室。这是宋代最受欢迎的茶。周必达品尝九华山土茶后,评价其口感堪比北苑茶。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品质优良,甚至接近当时最著名的北苑贡茶。

陈亚《九华诗集》中的《明帝原》诗写道:“暖风吹长紫芽茎,人煮水上山头。”并自注:“北溪上延生岩,所产之茶甚好。”可见九华山延生岩北溪上产的茶特别好喝。陈亚的理论与周必达的评价是一致的,说明宋代九华山茶是以其优良品质脱颖而出的。

但是,宋代九华山产的是什么茶?唐代的茶分粗、散、粉、饼四种,以饼茶为主。宋代的茶有两种:片茶和散茶。此外,还有一些散茶制成的端茶。所谓片茶,即饼茶,是建州龙团风饼最著名的贡茶。但在州外,饼逐渐改为散茶,当时是清蒸绿茶。到了宋代,就连唐代最著名的洋县贡茶产地宜兴也改为生产散茶。北宋葛长之在文章中说:“自建茶为贡,阳羡不再碾膏,谓之草茶。”草茶是散茶。南宋以来,虽然朝廷褒扬北苑贡茶,但仍是饼茶,但开始在民间流行,到了元代更是进一步普及。当时江西洪州的双井茶,浙江的日珠茶,都是当时散茶中的名茶。九华山也不例外,它的茶应该是清蒸绿茶。

南宋陈亚《煎茶峰》诗中写道:“春山精心采紫英芽,碧玉瓯中散乳花。”“文火烤活水,山上卓溪取清水。”宋代九华山产的茶应该是芽茶或叶茶。

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很有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名茶产地中,池州九华被列入其中。

清代刘元昌《茶史》、《名产茶》记载:“九华山有‘空梗茶’,为金地藏所植。一般在云雾缭绕中,气体往往温暖湿润,与地面有别。”

陆廷灿《续茶经》、《八果》注:“同治”:池州府属庆阳、石堤、建德,均产茶。贵池也有,九华山闽陵园茶,四方所称。"

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全国闻名,是当时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璋颁布法令,罢贡团饼茶,客观上促进了散茶的发展。明初,蒸绿茶自宋元以来一直延续。后期除了浙江长兴骆驼蒸绿茶外,全部改为烘绿茶或炒绿茶。明初的九华茶应该是蒸绿茶,晚明以后的九华茶应该是烘绿茶。据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有天台云、龙池云、东岩阙舌、九华龙芽、南苔洼、身仙茶等。据考证,天台云是黄石溪的现代毛峰,龙池云是闽园的现代毛峰。

九华山茶业在当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1915年,黄石溪毛峰荣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这是九华茶的最高荣誉。但随之而来的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九华山的茶产业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九华山的茶产业才进入快速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林教授主持省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九华山名茶开发”,开发九华山名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世纪初,池州进一步整合茶叶品牌,确立了以“九华佛茶”为主打产品的战略,使九华佛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