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递铺的江南古村落(4)
仙鹤堂位于递铺村中心,建于明朝郑德十年(1515),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大厅有三厅三室。这是一座有两个斜坡的山顶建筑。其宽度为125m,深度为105m,占地面积约为130m2。该厅梁柱、砖墙、明式木柱、次生时期木柱粗壮,其木雕图案和建筑字母充分展现了明中叶的建筑特色。整个建筑非常宏伟。
据申屠祠堂记载,仙鹤堂是由申屠的第十四世祖翁和子东公出资修建的。是递铺神土氏族第八室祭祀和讨论的重要场所。教堂以家庭、种族、村庄、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命名。
1949解放后,仙鹤堂归村里管理,曾做过村熟学校、队集粮点、粮食加工厂。
2011年,递铺村对仙鹤堂进行了全面整修,整治了周边环境,恢复了仙鹤堂的原始风貌,完整保留了明代中期的建筑特色。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还讲了很多村里美丽乡村建设的故事。村里的路是用村民从山上捡的石头铺成的。村里每个劳动力每月给村里200块钱。在过去的几年里,它已经筹集了3000万元来帮助那些因病致贫的村民。
跟随导游让我对这个村庄有了初步的了解。递铺古称递铺河,因河中长草而得名。明朝崇祯年间改为现在的名字。
迪普民风淳朴,“孝”代代相传,和睦相处。现存的古建筑基本都是徽州的,主要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会馆。
自古以来,迪普人挖沟治理西地,凿陈坡、泉塘,将西地引入村中,这里池塘分布广泛,种植莲藕,饲养鱼虾。居民楼靠着池塘而建,前门对着巷子,后门对着水。房间比肩,高墙下,小巷深处,鸡犬相闻,邻居互相呼唤。村里有一条石板路,宽约3米,由鹅卵石和石板铺成,南北走向,是进出递铺的必经之路。
明代申屠的诗说:隐居似小东流,门前松柏密布,醉卷帘凝望,白云流水四时同。给我们展示一个环境优雅、村民富裕、农耕传家宝、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古村落——递铺。
递铺以历史文化、古建筑文化、古代造纸文化、古代戏曲文化、古生态文化、孝文化六大特色古文化而闻名于世。
村内尚有龙、樊家井、慈济寺、墓碑、孝山前、泉塘坳、古纸沟遗址等文化古迹20余处,古建筑40余处,其中申屠祠堂、堂、仙鹤堂均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中午,我们在一个古色古香的老房子里吃饭,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漫步递铺古村,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蜿蜒幽静的街巷,青石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江南风情,展现着古老文明的传统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