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的研究历史

线粒体的研究从19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1857年,瑞士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艾伯特·冯·克里克发现了肌肉细胞中的颗粒结构。其他科学家也在其他细胞中发现了同样的结构,证实了克里克的发现。德国病理学家和组织学家理查德·奥特曼将这些颗粒命名为“生物母细胞”,并在1886发明了一种染色方法来识别这些颗粒。奥特曼推测,这些粒子可能是细胞中诞生的独立细菌。

1898年,德国科学家卡尔·本达利用希腊语中与“线”和“颗粒”相对应的两个词,将该结构命名为“线粒体”,沿用至今。一年后,美国化学家leonor Michaelis发展了用还原性janus green染料溶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的方法,并得出结论:线粒体参与了一些氧化反应。该方法发表于1900,由美国细胞学家埃德蒙·文森特·考德里推广。德国生物化学家奥托·海因里希·沃伯格成功提取出线粒体,分离出一些催化与氧相关反应的呼吸酶,并提出这些酶可被氰化物(如氢氰酸)抑制的猜想。

在1923到1933的十年间,英国生物学家大卫·基林探索了线粒体中氧化还原链的物质基础,确定了反应中的电子载体细胞色素。

沃伯格因“发现呼吸酶的本质和作用方式”于1931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弗吉尼亚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动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际上是寄生细菌。早期寄生细菌可以为动植物提供能量,在细胞中作为能量寄生虫存在,对宿主非常有利。新一代DNA测序技术解码了18细菌的基因组,这些细菌是线粒体的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