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表剧种
中路梆子的起源应该是在清朝咸丰年间,从光绪十五年到清末进入辉煌期。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大部分有钱有势的人持观望态度。5-19(1916-1930)期间,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子进入第二个辉煌期。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山西梆子的一些老艺术家还健在,舞台结构可以保持男女同台演出,于是出现了太谷锦衣苑等三出好戏。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著名女艺人为首的步云剧社和以盖为首的唐风剧社赴京、津、沪等地演出,极大地扩大了山西梆子的影响,也与其他艺人交流了经验,充实了自己。后来山西梆子出现了主角逐渐由男性向女性转变的局面。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问题:由于女性演戏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赚更多的钱,各地普遍出现了培养女艺人的热潮。因为山西梆子的演员是“阴盛阳衰”,所以做出了很多优秀的头盔戏、武侠剧、花脸、小丑戏。而逐渐中止或丧失的表演也逐渐用委婉的旋律和缠绵的习惯取代了这一北戏表演节目特有的慷慨激昂的对白、唱腔和跌宕起伏,从而失去了昔日的阳刚之气和铿锵之气。阎、冯推翻蒋介石失败后,山西经济萧条。山西梆子中的一些阶级社团误入歧途,腐败风气引入剧团,致使台风不振,艺人思想退化,艺术水平下降,给许多艺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困难,甚至有少数昆角艺人不幸身陷囹圄。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军入侵山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逼得当地剧团全部解体,艺人四散。他们中的一些人逃到了国外,一些人开始务农。只有少数人进入太行、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以崭新的面貌为抗日军民演出服务。抗战前后10年间,山西梆子遭受的灾难,造成了山西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山西梆子的第三个辉煌时期。但文革让晋剧成为第一批被打击的对象之一,它又一次走向了谷底。
晋剧有很多传统剧目,包括《渭水河》、《大金枝》、《临潼山》、《干坤带》、《沙陀王国》、《沾湾城》、《白水滩》、《金水桥》、《火驹》、《凡高宫》、《双锁山》。
晋剧的特点是委婉、流畅、优美、醇厚、亲切、清澈,具有浓郁的晋中地方风味和独特的风格。非常注意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唱和轮换,以充分发挥他的歌唱艺术特点。晋剧唱腔结构属于板腔,分为“乱奏”、“腔”、“调”三类。“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腔控制,有平盘、夹板、性、流水、中盘、滚白、导盘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