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美食的发展与传承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一座古老的港口城市。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商埠,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和友好往来。到了宋元时期,更是以“刺桐港”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的亚历山大港”、“光明之城”,出现了“七城人市,四海商人涨海”。20世纪初,很多泉州人去南洋打工。由于交流的频繁和对外交往的扩大,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仅影响了漳州、厦门、潮汕和台湾海峡,还远销国外。

漳州除了地理上靠近泉州,历史上还有很多密不可分的渊源。明朝万历年间以后,泉州的后渚港被封锁,闽南的洋港迁到漳州的月港,成为进出口集散地。泉州、厦门、东南亚的商人也聚集,漳州也促进了餐饮的发展。闽南菜一开始对其影响很大,但漳州的风味并非承袭闽南风味,还受到客家和潮汕风味的影响。漳州菜的风味是泉州和潮汕风味的结合。

厦门是上百年发展起来的港口,与漳州响应同一个时代。但历史上厦门以泉州、漳州美食路为主体,也吸收了粤菜、西餐的风味。20世纪30年代初,泉州餐馆有16家,广东餐馆有165438家,西餐厅有15家,这种餐馆的结构一直保持到50年代。连续几年,他们派出大批有文化素养的年轻厨师到外国舰船上担任厨师。这些厨师走遍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量吸收了西餐的精华。回国后,他们成了做饭的主力军。厦门菜在闽南菜“鲜脆”这一原有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和创新,成为了闽南菜的代表。比如传统菜“嘉里鱼炒白菜”,以前是嘉里鱼头和大白菜的慢火工。改革后的嘉里鱼用大白菜包好,放入事先做好的鱼骨汤里,再放入现场瓷杯里。大火蒸熟后,优雅高贵。“鲜虾蘑菇配沙拉”是一道西方烹饪的中国菜,“龙宫水晶蚌”、“绿带寻”、“西施浣纱”、“香酥甜虾”等一批创新菜肴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应该说,闽南菜起源于泉州,发展于厦门。比如厦门人过年必吃的美味“煎饼”,就起源于泉州的传统美食“酥饼菜”。它的原料是萝卜、白菜,分别切丝后与鲜虾、肉丝、香菇丝、扁豆、豆干等一起慢炒。变成填料。吃的时候,先把春卷的皮掀开抹上。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餐饮业蓬勃发展,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技艺精湛的烹饪队伍,在继承传统闽南风格的基础上创新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泉州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