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黑龙江的雨怎么样?
2011年初,黑龙江省气象局分别组织召开了年度分析会和短期气候预测年度分析会,对前期气候情况、年度气候预测和年度形势进行了认真讨论。综合分析,今年降水正常,气温略偏高,生长期热量充足,总体气象条件好于常年,略差于去年,是丰收年(与最近5年平均值相比)。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有:春季西部局部干旱,东部部分地区渍涝,春季后期出现阶段性低温;夏季阶段性干旱,夏末局部洪涝;秋天的早霜
一.天气和气候的总体趋势
预计2065 438+065 438+00-2065 438+00全省气候总趋势:气温略偏高,生长期热量较常年偏高,较去年偏少;降水正常。
春季:春季大部地区降水较去年略多,且以春末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南部、黑河、伊春南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哈尔滨、佳木斯东部、双鸭山东部、牡丹江、鸡西较常年同期偏多1%左右,其他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1 ~ 20%;春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早春和晚春冷空气活动频繁,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常年气温略低;终霜是正常的。
夏季:夏季降水正常,以局地降水为主,夏季后期降水相对集中,其中齐齐哈尔南部、大庆、绥化、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较常年偏多1%左右,其他地区较常年偏少1%左右;夏季气温略高,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5℃左右。
秋季:全省大部分地区秋季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 ~ 2成;秋季气温略高,近几年有下降趋势。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2 ~ 0.5℃,初霜冻略早,比常年平均偏早1 ~ 3天。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与分析
1.中国西部春季局部土壤干旱和夏季阶段性土壤干旱。2010秋季,黑龙江省平均降水量40mm,较往年同期偏少50%,不利于土壤墒情的增加。2010 (11.8)最后一次封冻前土壤墒情测定表明,西南地区耕层(0 ~ 10cm)34个县市土壤墒情较差,9个县市土壤处于重旱状态,对春季解冻后土壤墒情有重要影响。到6月上旬5438+10月下旬,黑龙江省积雪覆盖,主要农区积雪深度在10cm以上,有利于冬季土壤保墒。据预报,春季大部分旱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左右,有利于缓解旱情。综合以上分析,预计今年春播期间黑龙江省土壤干旱以局地性为主,旱区主要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据预测,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夏季缺水,大田作物苗期遭遇周期性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2.晚春低温阶段。据预测,黑龙江省春末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对作物播种和出苗有一定不利影响。
3.春季东部短时内涝,夏末局部洪涝。
4.当地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
5.局地有冰雹、暴雨、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
第三,分析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播期:根据以上分析,今年春播期气象条件对播种有一定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春末的阶段性低温将影响大部分地区的正常播种和出苗,并可能降低出苗率。其次,注意西部局部土壤干旱,东部部分地区短时渍水,将不利于大田作物适时播种,影响播种质量。
2.大田生长期:今年的气象条件对大田作物的生长较为有利。整个夏季降水正常,气温略高,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可以旺盛生长。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因此周期性的干旱、渍涝、局部病虫害、冰雹、暴雨等都会对当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灌浆成熟:秋季气温略高,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 ~ 2成,对农作物籽粒灌浆成熟十分有利。但初霜冻比常年提前1 ~ 3天,极晚熟作物不易安全成熟。
四。对农业生产的建议
建议今年农业生产部署和防灾减灾重点抓好抗旱、防涝和防春后低温。
1.选择作物品种必须充分考虑当地作物生长期的热量条件。虽然今年的热况比常年略多,但不如去年。因此,建议各地禁止跨区域种植,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尽量不种植极晚熟品种。
2.认真做好春耕准备,提前选好种子、检修农机具,抓住有利天气尽快开展整地、耙平、送粪等农事活动。
3.建议做好春播工作。在干旱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要以保、增、抢水分为重点,拦截桃花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力争一次播完苗。注意排水翻耕,分散东部涝区土壤水分,提高地温,争取适时春播;同时做好春末低温防范准备,必要时采取覆盖、烟熏等措施防低温,保证农作物正常播种。
4.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铲运,合理施肥,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5.夏季,黑龙江省易发生冰雹、大风、暴雨等灾害。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做好防雹、防涝和阶段性抗旱准备,特别要注意农业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