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中国历史上书院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萌芽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延续于元代,明清时期全面普及。
初期
书院的名称早在唐代就有了,其名称源于唐玄宗,有官民两种方式。
官学不是学校,而是官方修书、校书、藏书的地方,有一群负责出版古今经典的人。
比如李政书院和集贤书院都是在朝鲜建的,专注于学术和文化事业,没有具体的政务,这就是书院作为政府和一般职能部门的区别。
民间书院起源于文人的个人学习。
书院对社会开放,成为公众活动的场所,儒生、道士、和尚都可以进出。
繁荣阶段
书院兴盛于宋初。
晚唐五代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官学荒废,教育靠私人讲学维持。宋初统治者还忙于军事征服,无暇顾及建校和教学,于是私塾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个影响很大、特色突出的教育组织。
除了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松阳,宋初最著名的书院还包括茅山、石鼓。
这些书院一般从私人隐居发展到建房、藏书收徒、搞讲学活动;大多设置在山中僻静处,后人认为是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延续阶段
到了元代,书院继续发展。
元朝的这两项政策为书院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是严禁官员令大臣、士兵侵渎书院;二是鼓励有志办学的人自立自强。
有识之士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推动朝廷在当地办学,有利于学术的传播。
如果有家族血统,可以传承的更完整。
明初,儒生受到明太祖的重视,文化教育一度兴起。
然而,也有一个“林东党争”的动荡时代,导致国家学院被摧毁,直到崇祯。
孤独的舞台
清代的书院沿袭了宋明两代的制度。从顺治十四年开始兴建省立书院,从雍正十一年开始国家提供经费支持。
到清末,书院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整个教育的衰落,书院日益腐朽,积弊越来越深,书院改革势在必行。
甲午战争后,中国大大小小的书院都改造成了新式学堂。
传统的书院制度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学院的新生
在大国崛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文化正席卷全球。
位于北京五道营胡同的翰林院,文化活力旺盛。
翰林院一直秉承着“以儒家传统的古朴典雅之气教化百姓”的神圣使命,风靡天下。
历经数千年的不断传承,当代国学虽博采众家之长,但“翰林书院”依然保留着其优雅从容的风格,是北京游客的去处,也是高端商务人士交流活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