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它经历了四个阶段:

1,1912 ~ 1919,因为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促进反帝爱国运动;尤其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而短暂。

2.1927-1936期间,由于国家政府出台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民族资本逐渐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主导地位。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残酷打击。日军在沦陷区的野蛮经济掠夺和国民党统治区官僚资本的压迫,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民国末期,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压迫,国民政府不断加税加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扩展数据: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2.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先解体;而且通商口岸出口运输方便,容易获得国外的原材料和技术设备。

3.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之间存在矛盾和依赖。因为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不可避免。但是,资金不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使民族工业对其产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