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鱼皮画艺术有什么特点?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的三江平原上,以及佳木斯、同江、饶河、依兰县境内。俄罗斯远东还有赫哲族,被称为“那乃人”。

赫哲族历史悠久,其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在明清的史书中,已经留下了相关的记载。因为赫哲族过去穿鱼皮大衣,有狗陪伴,所以被称为“鱼皮部”、“狗部”。

明代赫哲族是女真族的一个分支,清代称为“黑金”、“黑旗”、“赫哲族”、“齐冷”、“赫哲族”。后来统一的民族命名为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传说赫哲族是鱼的后代,所以鱼神是他们普遍信仰的神。每当渔民出海捕鱼,都要向鱼神献祭,祈求平安和丰收。

赫哲族聚居的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淡水鱼类丰富,其中以蝗虫鱼和蛙鱼最多。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

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赫哲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赫哲族的生产生活与鱼息息相关。他们适应自然环境,生活在河边,主要靠捕鱼为生,吃鱼,穿鱼皮,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

尤其是用鱼皮做衣服,成了赫哲族的一大特色。《清帝志公图》记载:

男女衣服都是鹿皮鱼皮做的。

赫哲族传统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经常在鱼皮、兽皮制成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各种云纹、花卉、蝴蝶、几何图案。在餐具和桦木制品上雕刻各种连续的花纹、云纹、山水、花鸟、动物,形象生动,造型美观独特。

妇女在裙子、披肩、马甲、帽子、裤腿上绣出的图案、花纹更为精美,尤其是在生活用品上,如“公鸡捧花”、“花篮莲藕”,构图新颖独特,特别精彩。

赫哲族人在不同产品上刺绣、拼接的各种图案,以其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群体意识。

赫哲族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充满民族风味,反映民族生产生活特点,充满民族特色。它是中国刺绣和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鱼皮画是赫哲族特有的艺术作品。鱼皮有一种自然美,有天然的鱼鳞纹,千姿百态,凹凸不平,浑然天成。

画面色彩斑斓,意境幽远,富有诗意和哲理。其风格简约、粗犷、立体、动感,是任何其他艺术材料所无法替代的,也是人工模拟所无法获得的。

鱼皮画纹样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纹样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反映了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是中国民族纹样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鱼皮画种类繁多,造型丰富。从内容上看,大部分展示了赫哲族传统的日常生活画面,也有一部分展示了赫哲族的宗教信仰。

做鱼皮画,首先要对鱼皮进行加工,要经过去皮、烘干去鳞、鱼皮烘干、打浆漂白等很多细致的环节。

鱼皮画可分为粘贴和雕刻。贴纸画比较好做。先画出初稿,然后选择底料,再选择合适的鱼皮进行裁剪。

这一步尤为重要。首先要确定要贴的部位,选择鱼皮的颜色。剪完之后,我们可以把它粘贴在底纸上,一幅鱼皮画就完成了。总的来说,适合粘在生活中的东西上,动物和人也一样。

鱼皮要先刻。一般选择较大的鱼皮,在鱼皮反面画草图,或者直接裁剪。这种方法不适合切割复杂的图形,因为鱼的皮又硬又厚,一次只能出一两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