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比较的几个问题
2.英国《权利法案》的全称是《关于国家权利和自由以及王位继承的宣言》,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实际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财政、司法和军事权力。
3.独立宣言:要废除奴隶制,禁止种族隔离或提高妇女权利,就必须向公众提及“人人生而平等”。
4.启蒙运动: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宣传。
5.雅各专政:法国大革命时期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统治法国的时期的名称,也称“恐怖统治”。
6.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6 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组织,目的是沟通和加强各国工人阶级之间的联系,传播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
7.彼得一世的改革:改革军队,加强国防,完善国家行政机构,进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发展文教事务,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政治地位。
8.林肯:第16任美国总统。林肯亲自起草并颁布了解放宣言,结束了内战。
9.德川幕府: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政治天下,故又称江户幕府。从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将军在江户建立幕府,到1867年,第15代将军庆祝他的幸福,将政权归还给朝廷(即归还大政方针)。大约265年前,它是继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之后最强大也是最后一个军事政治组织。
10,德国联邦: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国在德国占领区合并。次年5月23日,在美英法控制的西部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
11,国际工人协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再次兴起的形势下。反压迫、反剥削斗争的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过去的分散斗争往往使他们遭受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团结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来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12、日本明治维新: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执行“归还正史”和“废除藩属县”的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个都道府县和72个县,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3,亚洲的觉醒: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崛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者正在形成;资产阶级的民族性和民主意识由此产生。
14,1889 ~ 1914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国际联合组织。它的名字来源于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的。
15,伯恩斯坦提出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修正马克思主义体系,因此得名修正主义或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普遍真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观点体系。
16,奥地利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在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遇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简答题:
1.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三个阶段
1)制宪会议是18年底(1789年7月14-1792年8月1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阶段的革命领导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从1789年7月至65448年存在。君主立宪制在议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2)立法议会是18年底(8月1792-6月179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的国家立法机关,存在于6月1791至9月1792。
3)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即革命的第三阶段(1793-65438年6月2日+0794年7月27-28日),国民公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废除封建所有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后,雅各宾派颁布的主要革命措施按照大资产阶级的意志被取消,最终于1795年6月解散。
2.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运动中的主要起义和革命。
1)朝鲜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2)印度的革命运动
3)越南民族解放运动
4)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
5)土耳其的改革运动
3.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三条路线和双方的形势。
西线:英法对德作战;东线:俄国对德国作战;南线: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作战。
1915年春,英法联军发起了两轮攻势,香巴尼和阿尔道伊斯,德军主力集中在东线。但由于战术陈旧,缺乏强大火力掩护,德军成功抵抗,伤亡惨重。当年4月,德军反攻,首次使用毒气,双方损失更加严重。结果在1915的西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德军也死伤610000人,但战争依然僵持不下。
1916年2月,东线压力稍减,德军主力再次转战西线,在凡尔登与法军爆发了一场战役。结果,经过7个多月的激战,德军仍未能攻占凡尔登。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当年7月初与德军爆发了索姆河战役,战况更加惨烈。虽然英军在这场战争中首次使用了坦克,但在双方伤亡约1.2万人后,战争仍无重大突破,一直持续到当年的165438+10月,西线再次陷入僵局,但盟军开始在战争中占据主动。美国于1917年4月6日对德国宣战。东线因为俄国的十月革命和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在西线,打算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天击败英法,以扭转局势。1965438+2005年5月,由于英法承诺战后共享富勒姆和达尔马提亚,意大利投奔协约国,向协约国宣战。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加入协约国,向协约国宣战。
4.19年末20世纪初亚洲主要资产阶级革命。
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5.19年底非洲国家的反帝斗争。
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6.巴黎公社成员中的“多数派”和“少数派”
公社成员分为多数派和少数派:多数派是布兰基人,他们在国民卫队中央委员会中也占据主导地位;少数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成员,而大多数是蒲鲁东社会主义的追随者。
作文题: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三个阶级及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
背景: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彻底、最典型、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客观条件中已经满足了这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比英美发展得更快;资产阶级壮大了,经历了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更加成熟。它没有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革命,而是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推翻封建专制的理由和一个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要建立。在革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民主和自由的原则。这些必须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来获得。
三个阶级:僧侣是当时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阶级,贵族是第二阶级。其他各种人都属于第三层次。
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彻底、最典型、最有影响的革命。其彻底性和典型性体现在君主立宪制、吉伦特和雅各宾派在各自执政期间颁布的革命措施中。由于法国大革命的特殊性,大革命超出了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建设的范围,这种超越也体现在大革命三个阶段中当权者的政策上。
2.试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过程和后果。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1,大量资本的积累;2.提供雇佣工人;3.国内外市场的拓展。
过程:从19开始于60年代棉纺织部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其他行业的革新。你为什么从棉纺织行业开始?因为这个行业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是新兴行业,不受旧传统束缚。
后果:1,经济后果,使用机器后产量增加十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2.社会后果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在背景、内容、效果上的异同。
差异:
明治维新以美英对民族的殖民侵略为背景,危机加剧。
俄罗斯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明治维新的内容:政治上,废藩设县,四民平等;经济上,进行土地改革和工业发展;文化上,讲文明,有教养;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型军队。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政治上,农奴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干涉他们的生活。经济上,农民解放了就得到地块,需要赎回。在组织上,他们仍然受到村社制度的束缚。
明治维新的效果:工业化是文明的、现代化的。
俄罗斯农奴制改革的效果:废除农奴制。
共同点: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都是开启了现代化,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5.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美国参战,1965438+200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国大使佩吉收到齐默尔曼的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向美国宣战,德国将帮助把美国西南部归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于当年4月6日对德国宣战。为了牵制俄罗斯,德国承诺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1亿法郎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和俄罗斯在高加索作战。俄军一开始不利,但在1915 1发起反击。意大利转向协约国,1965438+2005年5月,意大利转向协约国,向协约国宣战,原因是英法承诺战后共享富勒姆和达尔马提亚。意大利军队虽然在战争初期实力较弱,损失近30万人,但成功牵制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解了俄国和法国的压力。1965438+200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盟军,派出30万军队配合德奥联军进攻塞尔维亚。结果,盟军很快占领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和军队被迫退守希腊凯基拉岛。1916年春,俄国从三条战线调集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起反攻。一战时,日本走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结果,日本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进而引发了五四运动。段领导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加入协约国,向协约国宣战。
两组参与国家:
盟军士兵伤亡:549.76万人
比利时:13700
英国:90.8万人
澳大利亚:60 000 2
加拿大:55000人
印度:25000人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_
英国:715000
法国:65438+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人
意大利:65万人
日本:300
黑山:30 000人
罗马尼亚:33.6万人
俄罗斯:65438+70万
塞尔维亚:45万人
美国:50,600
盟军士兵伤亡:338.25万人
奥匈帝国:65438+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国:1.77万
奥斯曼帝国:32.5万人
平民伤亡:6 493 000人
奥匈帝国:30万英镑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理由:1965438+2004年6月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这一事件是欧洲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却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课程:1965438+200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盟友,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盟友。1914至1918期间,亚洲、欧洲、美洲多个国家加入同盟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意大利是盟国,但英法俄与意大利签订了秘密条约,承诺给意大利一些土地。于是,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抗协约国。
最后的结果是协约国的崩溃,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德国的投降。历时四年零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战争期间,盟军共动员兵力421.8万,损失221.5万,其中死亡51.5万。盟军共调动兵力2285万,损失654.38+054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的直接战争成本约为6543.8美元+0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崩溃;英法虽胜,但在战争中被削弱,被削弱。美国在战争中获利丰厚,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奴役和掠夺战败国,屠杀弱国的《凡尔赛条约》虽然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花了将近6个小时才看完,问题很多。可能你已经考过了,时间赶不上了。祝你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