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主要军事著作
1.历史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425年)撰写的《历史》,又称《波斯战史》,共有9卷。其主要内容是描述公元前478年前希腊世界与西亚之间的斗争和军事事件。
前四卷主要描述波斯国王的成就:居鲁士的成长及其征服米底亚(公元前550年)和巴比伦(公元前539年),坎比西远征埃及(公元前525年),大流士一世的崛起及其西征(公元前513年)等。
同时也描述了埃及、亚述、巴比伦、吕底亚、米底亚和波斯的传说、风俗、习惯、政治和军事。在记录了这些背景之后,5-9卷全面描述了希腊-波斯战争的过程。可以说视野开阔宏伟,但也是无处不在,后续随意。通过我的游历和观光,记录了我的所见所闻,收集了大量史实,成为研究当时地中海周边国家军事史的珍贵史料。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关于希波战争的主要史料都来自这本书。
但希罗多德只是一个优秀的记录专家。他很容易轻信,经常夸大其词。比如,第三次赴希腊的波斯士兵总数为5283220人,就当时的物质条件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只是就事论事,往往满足于事件发生的表面原因,而不是深究。正如他所记载的,波斯战争的原因是:希腊人从波斯人那里抢了一个女人,波斯人从希腊人那里抢了一个女人,希腊人又从波斯人那里抢了一个女人。这似乎认为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只是为了三个女人,显然是很搞笑的。
总之,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太轻信了。作为军事史学家,他的战史一部接一部非常生动,但真假难辨,也没有什么战略概念。他的功绩在于第一次记录了他所知道的世界的政治军事事件,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公元前460-399)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8卷的书。其主要内容是描述公元前5世纪后期希腊的内部对抗,尤其是雅典和斯巴达的军事冲突。作者本人就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曾经担任过雅典十将之一,并带兵与斯巴达抗衡,所以所有的记载都是可信的。
作为军事历史学家,他比希罗多德更胜一筹。他不仅按时间顺序描述了这场断断续续持续了27年的大战,还把事例连接起来。而是适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代表了他的军事思想。
他意识到经济对军队的约束,认为国库不充实就无法支撑长期战争或维持一支舰队。特洛伊战争旷日持久,不是因为“缺人,而是缺钱缺补给”,迫使希腊联军不得不分兵种地抢劫,不能全军参战。否则,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十年。
在讨论伯罗奔尼撒战争时,反复强调“金钱比军备更重要,因为只有金钱才能使军备发挥效力”。他强调了军纪的重要性。“如果军队的军纪特别好,让全军行动起来就像一个人的一样,是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而轻视敌人,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没有用的。在他看来,我们不应该因为军队的优势而放松警惕。“在一场战争中,很多事情都是不可预测的,攻击往往是一时冲动发生的。一支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军队,往往会击败过于自信、因谨慎而疏于防备的优势敌人。”一支警惕性高的军队“进攻时能勇猛精进,防守时能谨慎可靠。”
在战略战术方面,他也零星地提出了一些观点:“战争,无疑不是按照某种模式去做的事情;相反,它常常创造自己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一个人不得不使自己适应变化的情况”;为了了解敌人的弱点,一个将军应该“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部队,用最适合实际情况的方式作战,而不是用明显为人所知的方式作战”,“有了这种出奇制胜的方式”,“就可以欺骗敌人”,取得胜利;“伤害敌人最恰当的方式是找到敌人无疑最害怕的方式,然后用这种方式攻击敌人”。
这些论述类似于中国《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不正形,水在无常势”,“避实击虚,出奇制胜”等战术。
在讨论战争起源时,他没有将其归结为偶然因素,而是深究其远近原因,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雅典力量的增长和斯巴达的恐惧”;在分析失败原因时,他并没有像希罗多德那样轻率地归结为天意。他认为雅典的失败是由于党内斗争。他们必须同时对付他们的敌人和盟友;以及像远征西西里这样的战略失误。
相比较而言,他比希罗多德更重视战略问题,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论述军事战略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军事著作,但不是军事理论著作。
3.色诺芬的军事理论
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5),雅典人,古希腊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苏格拉底弟子。他反对雅典民主,支持贵族政府。他参加了希腊雇佣军的远征,帮助库鲁什争夺他哥哥的王位(公元前401)。远征失败后,他率领一万多名雇佣兵返回希腊撤军,显示了他的将军才能。后期主要从事写作。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被称为“阿提卡的蜜蜂”。
他一生写了许多关于历史、经济、哲学和军事的作品。《经济论》和《雅典收入》从军事角度讨论了农耕和战备问题;希腊历史定义了epaminondas的新方阵战术。《苏格拉底言行录》试分战略战术。“为骑兵首领筹划”和“为骑兵筹划”讨论骑兵战术和骑兵指挥官的职责;《居鲁士传》广泛论述了军事科学,包括军队组织、军事训练、教育、补充和战术的基本理论。但最著名的是他的回忆录《长征》,或称《万人远征》,被视为西方历史上第一部军事理论专著。
概括起来,他的军事思想是:主张农战相互依存,农战统一,农战并重。他认为农业和战术是“两项最高尚和最必要的事业”,农业是其他技能之母,可以增加财产,锻炼和训练精锐士兵。而且“如果没有人保卫土地,耕种多少英亩土地也是没有用的...即使是勇敢的军队也离不开劳动者的帮助”。
强调军纪的作用,“纪律保证安全,不守纪律永远是败军之源”,“没有秩序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没有用,容易被敌人俘虏”,“他们碍我,我碍你,有的走有的跑,有的停,战车撞骑兵,驴撞战车,轿夫撞骑兵”,互相践踏。他们如何行军才能赢得战斗?如果所有兵种都“列队,整齐地跟在军官后面”,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两军之间勇敢的士兵获胜。“在一场战争中,决定胜利的不是士兵的数量或力量,而是哪一方的军队,以上帝的名义,拥有更强大的心脏”,即士气是胜利的基础;
做将军,要激发士兵的进取精神和远大志向,“让士兵觉得有责任跟他赴汤蹈火”,“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在西方历史上,他可能是第一个提出“从敌人那里获得粮食”战略的学者,他认为“从敌人那里获得物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战争时期,用武装力量搜寻粮食往往比用农具收集粮食更可靠”。
他的《长征》一书提出了许多具体战术的实际运用,如取山取路,佯攻正面,从侧翼取;面对强敌,要善用阵法,要横阵出击。敌人撤退时,兵分两路,明队诱敌,暗队潜行。
色诺芬是军事理论家、战略家和战术家。“他的独创性和发明天才对后来的希腊兵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传承到现代”,一位现代军事科学研究者写道。“在亚历山大之前,色诺芬无疑是最有教育意义的士兵。是他向世人指出了退师的战术是什么,以及如何指挥一支警卫部队。
《长征》给我们的战术创意比其他任何一本书都多。23个世纪后,没有比“长征”更好的军事课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