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大义的历史渊源
相传,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 479)把鲁隐元年(公元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这段历史编成了一部史书,这部编年史叫《春秋》。共242年的历史事件,约654.38+0.5万字。《春秋》年谱很简洁,接近于大事年表。
后来(也可能同时)出现了《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始于(公元前722年),止于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左传》约654.38+0.8万字,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比《春秋》多记载了654.38+07年,史料也比《春秋》多了很多。但后来儒生认为《左传》是一部诠释《春秋》经典的著作,于是西晋杜甫重新整理,先把《春秋》经典罗列出来,再分篇记载。从此,左传的本来面目就看不见了。《史记》和《汉书·艺文志》认为是孔子同时代人左丘明所作。
孔子开启了私学之风。因为《春秋》很简洁,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解释它的措辞和历史意义。在大约公元前100年的汉代,出现了《公羊传》和《谷亮传》,它们侧重于解释《春秋》的语言和历史意义。先列出《春秋》原文,然后逐字逐句,层层解释。《谷亮传》相对更忠实于记录史实的原则,《公羊传》则认为《春秋》是孔子通过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事件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处处蕴含着“小言大义”。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有说孔子写《春秋》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事件,更是为了用反映一套书法的词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看法,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也是《春秋》中的“大义”。
另一方面,与汉代盛行的语言文字相比,孔子写《春秋》时所用的语言文字,已经称之为“古文”。如果没有注解的话,当时的一般文人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教《春秋》的时候,确实有必要提意见。